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产操作系统助力数字经济发力

发布时间:2024-07-30 17:05:36 来源: sp20240730

   中新网 北京2月26日电 (尹倩芸)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随着这一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地新兴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增加值持续攀升,协同创新驱动持续发力。

  数据显示,三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较2019年均增长20%以上。2022年三地研发投入强度为4.28%,比2013年提高0.8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全国。

  十年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联动对接协同发展,基建、科创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条不紊向纵深推进,其背后都有国产操作系统提供助力。

  交通一体化提速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随着2023年底轨道交通线路建成通车,京津冀之间已实现京津城际、京张高铁等多条高铁和城际列车往来穿梭,三地铁路运营总里程超过一万公里。

  工作在北京,安家在天津、保定、廊坊等北京周边城市的人们,切实感受着高铁和城际列车的扩张及提速对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

  从铁路、民航、高速公路到轨道交通,京津冀交通圈里,国产操作系统服务出行、运输等场景下多种需求。例如在我国轨道交通等多个应用领域,银河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已获部署应用,可同时为列车自动监控、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等铁路关键核心系统提供信息化支撑。

  新开通的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东段项目,是天津市开通的第10条地铁线路,也是落实“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点项目。天津地铁11号线初期开通运营11座车站的AGM自动检票机、iBOM自助票务终端、TVM自动售票机、BOM半自动售票机等均采用了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全国产化工控机产品。

  打造智慧政务

  “只进一扇门、可办百家事”,智慧政务的加速推进也让三地老百姓办理业务越来越“丝滑”。

  作为河北省内最大的政务云项目,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是建设“智慧雄安”的重要支撑,也是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之脑”“之眼”“之芯”,是新区数字孪生城市运行服务系统的重要载体,其承载的边缘计算、超级计算、云计算设施将为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AI、VR/AR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服务。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采用三种技术路线的服务器提供算力,其计算能力由自主云进行统一管理。其中,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撑了上述90%以上的服务器平台。

  这仅是京津冀智慧政务和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政务领域,北京海淀区政务云、雄安云、河北省移动云、石家庄、廊坊、沧州、保定等多地政务云建设亦不乏国产操作系统的支撑。

  盘活人才发展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还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打造区域人才一体化共同体。

  目前三地已建立配套的全国产化软硬件环境的适配中心,面向高校提供了一站式信创人才实习实训解决方案,形成了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践案例,打造信创领域“引产入校、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此外,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与麒麟软件共建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天津大学、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与麒麟软件联合成立了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教联合体,并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

  国产软硬件上下游共同打造的教育信创“天津模式”也已初步形成多项成果,包括以国产飞腾CPU+麒麟OS为算力底座构建的信创信息科技教室及人工智能科创教室,在三所试点校已实现常态化教学;在开源生态下设立相关教学及课程体系研发项目,用以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加强信创师资队伍建设。

  202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拓展新阶段,以国产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将为三地形成更紧密的一体化格局提供信息化支撑,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完) 【编辑:田博群】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预制”火箭捷龙三号2024年首飞迎“外国”乘客 - 努力让造纸产业更绿色(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预制”火箭捷龙三号2024年首飞迎“外国”乘客

发布时间:2024-07-30 17:05:37 来源: sp20240730

   中新社 北京2月3日电 题:“预制”火箭捷龙三号2024年首飞迎“外国”乘客

   中新社 记者 马帅莎

  2月3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以“拼车”形式将9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完成了该型火箭2024年的首次发射。此次发射有哪些特点?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有关专家作出解读。

北京时间2月3日11时6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drol卫星、智星二号a星、东方慧眼髙分01星、威海壹号01~02星、星时代-18~20星以及nexsat-1卫星共9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第3次飞行。安迪 摄 北京时间2月3日11时6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DROL卫星、智星二号A星、东方慧眼髙分01星、威海壹号01~02星、星时代-18~20星以及NEXSAT-1卫星共9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第3次飞行。安迪 摄

  寻找新发射点位

  这次任务是捷龙三号火箭第三次海上发射。让火箭稳立船上;为火箭穿上“保温衣”,确保舒适的海上运输环境;寻找海况更好的发射点位……其间,火箭团队不断与大海“磨合”,适应海上发射任务。

  相比陆地发射,海上发射的优势在于发射点位更加灵活。在茫茫大海上,发射点位怎么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总体副总设计师刘伟表示,这恰恰是难点所在。

  刘伟称,上次的发射点位虽然符合卫星轨道需求,但风浪大。通过分析近5年海事部门对附近海域实测的数据,团队发现在近岸位置海况会降低一个级别,于是选定一个离岸更近、风浪更小的新点位。“看似简单地‘给发射挪个地方’,涉及大量计算、设计与协调,火箭团队在一个月内完成了这项工作。”

  把火箭变成“预制菜”

  据悉,此次任务中,科研团队调整了火箭总体回路设计,识别、剥离出火箭更多可“预制”部分。对此,刘伟打了个比方:“这就像炒菜,过去接到顾客订单后,我们才去买菜、洗菜、切菜、炒菜,需要较长时间。现在,我们把火箭的部分研制生产工作提前完成。”

  此次发射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预制”部分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完成。据了解,从总体设计、产品生产配套到总装总成,如今,捷龙三号火箭研制生产中可“预制”部分约占70%。

  谈及火箭“预制”的好处,刘伟算了一笔人力账,“原来一支队伍一年只能执行4次发射任务,现在极限状态下可以实施12次发射”。

  首次搭载外国“乘客”

  本次发射与同日进行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均由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承揽商业运营,这是国内商业航天公司首次单日完成两次商业发射任务。随着国内卫星技术不断发展,小型卫星批量发射、星座组网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商业发射需求,提供成本更低、更灵活的发射方式,火箭“拼车”服务开始流行,好比人们所熟悉的拼单团购、拼车出行。

  此次太空“拼车”中包含一位外国“乘客”——埃及NEXSAT-1星。这是捷龙三号火箭合作的第一颗外国卫星。刘伟介绍称,“为了让卫星和箭体更加匹配,团队研制了特殊的转接结构,保证卫星接口能跟我们的降冲击装置适配。”

  当前,捷龙三号火箭已进入应用发射阶段。根据此前披露的消息,2024年,捷龙三号火箭计划执行5次以上发射任务。(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