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泽代表:荧屏“繁花”绽放 文学与影视双向赋能

发布时间:2024-08-19 14:07:02 来源: sp20240819

  “这两年,大家印象深刻的影视作品多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我们不缺故事,但我们依然需要文学。”近年来,文学与影视互相成就、相得益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电视剧《繁花》年初火“出圈”,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滋养,“文学作品也好,电视剧也好,创造出面对生活、面对世界的独特‘语法’至关重要,这也是文学和电视剧碰撞出火花的根本因素。”

  《繁花》绽放 文学让影视改编更出彩

  近年来,国产影视剧市场掀起了文学“改编热”。由《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人世间》等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屡屡“破圈”,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同名电视剧一经播出即引发收视热潮,成为了跨年现象级“爆款”。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学在影视剧中的“母本”作用得到强有力的发挥。在李敬泽看来,文学为影视剧等大众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艺术土壤,“文学作品为编剧、导演提供了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启迪着他们在文学蓝本上进行再创造。”

  “电视剧《繁花》不仅具有大众文化的品格,它同时也具备艺术性,体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性。”李敬泽认为,好作品包容万象,每个观众都能找到共鸣,“不同年龄段的人看电视剧《繁花》,大家都有各自喜欢的理由。有人想起了青春记忆,有人喜欢剧里的女性形象,有人爱看其中的光影镜头。”

  李敬泽谈到,《繁花》从文学佳作到荧屏好戏,两者在故事层面相差很大,但小说的核心内涵仍然深刻影响和塑造了电视剧。“看了《繁花》,我们都懂得了‘响’和‘不响’:生命中有喧嚣、热闹的时刻,也有百感交集、一言难尽的瞬间,电视剧成功转化了这一表达。”李敬泽说,“文学作品也好,电视剧也好,创造出面对生活、面对世界的独特‘语法’至关重要,这也是文学和电视剧碰撞出火花的根本因素。”

  直播带书 “滴水穿石”建构阅读生活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主播绘声绘色讲述着图书背后的文化渊源,读者在屏幕前与主播互动……这样的场景,在当前图书市场中并不少见,短视频直播成为了网络时代值得探索的售书新模式。

  据《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912亿元,同比上升4.72%。短视频渠道仅次于平台电商,成为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

  当图书走进直播间,内容与流量碰撞磨合,创下了“一条短视频带动图书数万册销量”的好成绩;主播娓娓道来,作家、学者积极现身图书直播现场,拉近了作者、出版机构与读者的距离。

  李敬泽关注到,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图书业面临挑战,“酒香也怕巷子深”,直播带书让图书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我们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扩展文化产品。这不仅仅是图书的经营问题,也涉及到大众文化生活。直播之外,我们需要多种方式建立、健全活跃的阅读环境、稳定的文化生态,让中国人越来越爱读书。”

  “‘破圈’与‘跨界’不是迎合媒介的变化,也不是与短视频、影视、游戏等抢夺注意力。”李敬泽直言,现代传播格局对参与文学创作、生产、传播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让好作品在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能量,让文学更好地迸发生命力与活力。

  网文出海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当我们提到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候,网络文学是其中不容忽视的范本。优秀传统文化正成为网文创作的素材库、网文出海的新引擎。”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以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吸引了国内外读者喜爱,李敬泽感叹,网络文学满足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因其传播便捷而更易“漂洋过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超过40亿元(人民币),海外访问用户约2.3亿,覆盖全球200余个国家及地区……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网络文学是我们新时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富生产力和创造力。”李敬泽表示,“我们的很多网络文学作品,都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统文化成为网络文学取之不尽的宝库。网文作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多元题材和类型,践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全球化大众文化形象。即使很多外国人没来过中国,不懂中文,也不妨碍他们‘催更’中国的作品。”

  近几年,网络文学以其新锐之姿,不断吸纳年轻力量加入,“95后”“00后”作家引领网络文学创作新风潮。李敬泽期待,青年作家能够立足时代、勇担重任,面对新挑战、开拓新道路、呈现新可能,在新征程上努力攀登新时代文学的高峰。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扎实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家谈) - 国奥男足2球胜卡塔尔 奥预赛前踢出信心

扎实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家谈)

发布时间:2024-08-19 14:07:04 来源: sp20240819

  “夫孝,德之本也”。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关注老龄事业的发展,为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社会氛围凝聚力量。

  ——编  者  

  

  完善保障,实现老有所养

  袁千里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在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应有之举。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然而,老年人在家中跌倒的意外常有发生。为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河北省石家庄市通过政府补助、社区帮扶、专业机构支撑的方式积极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在改造中专业机构会按照“一户一案”“一人一策”的原则,进行卧室、浴室等基础项目改造,有条件的还可以加装“一键式呼救”等设备。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康复护理等多种需求,提升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可行性,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

  前不久发布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相关流程及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完善居家养老设施,规范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让广大老年人的幸福安全更有保障,全社会都会因此受益。

  

  丰富供给,促进老有所乐

  原韬雄

  不久前,笔者在陕西省西安市一老旧小区了解到,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差异明显,低龄老年人往往渴望更多的文娱活动,而高龄老年人则需要更多更精准的生活照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不仅是实现老有所乐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蕴藏着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

  陪护机器人、跌倒报警器、多功能床椅等新产品,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更多保障;文化馆、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机构推出象棋、舞蹈、戏曲等文化活动,充实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养老生活。但也要看到,仍有一部分老年人难以跨过数字鸿沟,生活中容易遇到不便。数字化美好生活,不能落下银发群体,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不断推动适老化改造,才能扎扎实实提升养老生活品质,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畅通渠道,助力老有所为

  翟钦奇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悦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几位老党员正带着一群小朋友学剪纸、玩游戏。充分发挥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开展各类服务群众的“暖心”项目,让老党员们有所为、社区群众有所获,这样的社区服务互利共赢有温度。

  随着我国老年健康保障制度不断健全、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依然葆有为社会作贡献的强烈意愿。在广大乡村地区,许多退出农业生产一线的老年人活跃在基层议事、村民自治、矛盾化解的一线,为社会稳定与邻里和谐贡献着重要的力量。拥有充足的业余时间、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的还具备相当的知识技能,老年人可以为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作出不少贡献。

  更好支持老年人老有所为,需要搭建好老年人服务社会的各类平台,畅通他们发光发热的渠道。让更多老年人有机会、有渠道发挥余热,他们的老年生活就能更加丰富多彩。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06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