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开启“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4-07-08 11:10:29 来源: sp20240708

  跨境电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亮点。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进口1296亿元。

  依托灵活、高效、韧性的供应链,跨境电商给全球贸易增长注入新动力。从政策支持到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从企业加速出海到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中国跨境电商正开启“加速跑”,让“买卖全球”更通畅。

  促进外贸新动能

  对于河南省许昌市假发产业带的速卖通商家乔十礼来说,“五一”假期跟每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并没有区别,因为“要发的单子实在太多了”。

  自今年1月加入速卖通半托管后,乔十礼的店铺单量增长明显,假日期间安排了人手发货,每天不打烊。“我们商家可以选择由平台统一承担跨境物流环节,同时保留灵活自主的经营及定价空间。”乔十礼介绍,商家只需直接在家门口的仓库备货,待海外消费者下单后,商品最快24小时就可出库。

  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的快件监管中心内,工作人员熟练地将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服装打包装车。预计5天内,货物就可以全部派送到日本消费者手中,比之前缩短了2到3天。

  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出口总额超过1.8万亿元,增长19.6%。仅从上海浦东机场海关统计数据来看,有3家电商平台2023年出口申报量同比增长超10倍,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跨境电商出口快速发展,助力中国产品通达全球,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建设独立站已超20万个,出口涵盖从服饰鞋包、玩具家纺到电子数码、智能家居等大部分“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优势产品。跨境电商的配套服务也在完善。截至2023年,中国海外仓已经超过1800个,中国的银行能为境内跨境电商经营者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也为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5年起,商务部先后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鼓励各试点在监管、标准、信息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目前,跨境电商综试区内企业的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超过95%。

  政策对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日前,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持续完善配套政策,提升监管便利化水平,加快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需要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不少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4月11日,《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提出到2026年,江苏省苏州市将建设成为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基础设施全、发展生态优、对外交流合作水平高的跨境电商发展强市。

  同月,在辽宁省鞍山市,中国(鞍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跨境电商综试区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说。

  企业出海新机遇

  “以女鞋为例,相较于国内热门的甜美风,欧美消费者更喜欢大胆明亮的设计,例如撞色、带钻的,不能以设计国内女鞋的思维来设计跨境商品。”

  这是4月8日跨境电商平台Temu全国产业带对接大会浙江省台州站上,嘉宾进行的一段分享。在活动现场,数百家当地企业及工厂代表,纷纷对Temu平台模式、商家扶持计划、选品方向以及品牌培育的“小窍门”等表现出浓厚兴趣。

  2022年9月,拼多多集团启动多多出海扶持计划,推出多多跨境及旗下电商平台Temu,助力中国制造出海。至今,多多跨境已深入浙江、广东、山东、安徽等地的百余个制造业产业带,先后推动家居、数码、箱包、户外、家电、服装、配饰、玩具、文具等优质产品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扶持更多产业带企业紧抓出海新机遇、搭建外贸新通路,今年以来,多多跨境持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胶东地区开展了数十场产业带对接活动。

  浙江台州作为“塑料制品的王国”以及“中国模具之乡”,是多多跨境倾斜资源、重点扶持的产业带之一。“台州是长三角地区非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许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我们期待Temu与台州更多产业深入对接,让台州传统产业通过这一跨境电商平台,焕发生机,扬帆出海。”台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董杰说。

  专家表示,以速卖通、SHEIN、Temu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今后,跨境电商在服务中国制造全球化品牌与渠道建设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双11’期间,我们在跨境电商全托管店铺卖出了3万多件单品,差不多是平时的5到8倍。”汽摩配国货品牌CARE有关负责人说。

  一位Temu卖家对本报记者说:“以前中国消费者参与‘黑色星期五’等海外传统购物季,现在海外消费者也参与中国‘双11’购物节。”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跨境电商分会会长、新蛋集团中国区常务副总裁陈刚认为,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具有创新迭代能力的生产制造企业,更加注重拓展海外市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打开销路。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利润和商机,也为海外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

  “跨境电商是未来国际贸易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制造全球化品牌与渠道建设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说。

  青年就业新选择

  义乌工商职院外语外贸学院学生吕淑熙,现在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跨境电商主播。

  在她的直播间,大多数海外消费者来自美国,少部分来自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起初,直播间播全品类商品,但随着对直播间消费者需求分析的深入,吕淑熙和团队逐渐将串珠配饰作为直播间的主推产品。

  “每天早上9点到义乌商贸城,我们会先发一些短视频,开播后一般会直播到下午四五点,下播后偶尔也会跟大家一起加班包装和发货。”吕淑熙在这条职业道路上颇有成就感,“在我的海外直播间,我可以做到一对一服务。顾客们都很包容我,这给了我很大信心。现在,我每天平均会对接上百位海外消费者,成单率90%以上。我的收入在同龄人中算是可观的。”

  吕淑熙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近年来,跨境电商主播的职业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成为许多青年就业的新选择。

  从国外留学回来的95后女生海伦做跨境电商主播一年了。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如今尝试组建团队,她认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但好的跨境电商主播一直都很稀缺”。

  前不久,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在吸纳就业的同时,也引发了劳动方式的变革,电子商务行业内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李鸣涛表示,从业态看,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是电商人才需求增长的主要领域;从需求看,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行业人才缺口依然较大,达1500万。

  杭州弧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邓亚辉关注到,不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正将就业目标转向跨境电商相关职业。邓亚辉认为:“中国品牌出海需要更多的跨境主播作为‘代言人’。而做好‘代言人’则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语言、文化、消费理念等方面的差异。”

  让邓亚辉感到振奋的是,今年初,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说,今年中国将培训跨境电商人才10万人次。(本报记者 杨俊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发布 - 美国南加州“高地大火”迅速蔓延 数千人被强制疏散

《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4-07-08 11:10:30 来源: sp20240708

   中新网 上海5月18日电(记者 范宇斌)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18日在上海举行,首次对外发布《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上海的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政策服务与支撑体系等多元维度,用大量的成果展示与数据图表展现上海创新创业的蓬勃生态。

《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发布。 上海市委统战部供图

  《报告》围绕筑平台、聚英才、创未来三条主线展开。

  发达的产业集群是上海创新创业的沃土。《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3月,上海共有上市公司447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89家,占全国总数的15.7%。从产业方向来看,上海拥有近160家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其中电子核心产业、生物医药、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等三个领域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充分印证了上海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个先导产业方向上的发展优势。

  中小企业决策机制灵活、市场响应敏捷,为产业集群提供活力。上海十分注重中小企业培育,2019至2023年间,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7万家,数量规模均居全国领先地位。2023年,上海新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超8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616家,各类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了良好的梯度发展格局。

  独角兽和外资企业是上海产业集群的两大亮点。近年,上海诞生了大量的独角兽企业。2023年,上海共66家企业登上《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总估值达到11147亿元,占全国独角兽总估值的20.8%。在上海的上榜企业中,有42家企业估值达到百亿元及以上规模,占比超过七成。

  上海也是中国内地外资企业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截至2023年末,上海已认证外资企业地区总部962家,较2019年增长近35%。随着外企的数量增加及业务发展,上海更积极地通过认证外资研发中心等方式引导外资企业在沪发展研发等高价值业务,至2023年末,已累计认证近600家外资研发中心。

  《报告》指出,上海拥有庞大的青年群体。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上海19-34岁的青年常住人口达到660万人,青年人口规模全国领先。大量的高校学生、青年学者、产业专家、海归人才、创业者等青年人才在上海集聚,为创新创业形成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优质育才引才机制环境下,上海的全球人才吸引力逐年提升,外国人才集聚度持续位居全国首位。截至2023年底,上海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43.4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8.3万余份,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总量达到7.2万余人。2020年至2022年,直接落户引进留学人才累计达到8.5万余人。

  《报告》还指出,上海创新创业青年的身份背景十分多元,且普遍拥有较高的学历。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选择上海,看重的是这里拥有大量的合作机会、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年增长,未来产业产值按规划将在2030年达到5000亿元,巨大的产业发展前景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大量的落脚点和发力点。

  《报告》为历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的创新创业青年绘制了群体画像,他们充满活力、敢于想象、满怀斗志,是上海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引领社会风尚的中坚力量。

  在成果展示、数据支撑的基础上,《报告》还邀请创新创业青年畅谈创业路上的感悟、困惑、思考与体会。上海葭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早立表示,“作为青年创业者不应该一味地求新求异,一哄而上,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然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来选择自己的创业方向。”(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