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走廊”绘出现代农业新“丰”景(新时代河西走廊见闻③)

发布时间:2024-08-23 20:14:07 来源: sp20240823

  有“金张掖”之誉的甘肃省张掖市,今天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这一贡献让新时代河西走廊增添了一张“农业走廊”的新名片。

  河西走廊和农作物“种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开辟了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引进葡萄、苜蓿、石榴、芝麻等种子。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真实还原了这段文明交流史——

  一粒粒西域种子远道而来,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在大江南北开枝散叶。

  如今,一粒粒甘肃种子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2023年,甘肃外繁制种面积近9万亩,近10年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子5.13万吨,货值51.29亿元。

  干旱少雨、戈壁遍地的河西走廊,缘何成为种子繁育的“农业黄金走廊”?

  既有先天禀赋,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冰雪融水丰盈,“天干地不干”,利于种苗生长、制种晾晒;

  更靠后天努力,向科技要产量、向节约要水源、向光热要品质,“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变身致富“希望田”。

  一犁春泥,万象“耕”新。张掖市甘州区万亩玉米核心种源扩繁基地里,无人播种机纵横驰骋,北斗卫星精准导航,铺膜、铺设滴灌设施、施肥、播种实现一体化作业。

  “铁牛代耕牛、小田变大田,‘种子选手’跑出加速度。”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局长张东昱介绍,单台机器日覆膜播种面积超50亩,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

  “黄棒子”孕育“金种子”,“张掖玉米种子”成为全国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甘肃省玉米种子产量6.8亿公斤,占全国总需种量比重超过55%,全省玉米制种面积达165.5万亩。其中,张掖市制种面积超过100万亩,年产优质玉米种子4亿公斤以上。

  莫高窟里珍藏的80余幅农作壁画,见证着河西走廊悠久的农耕文明。充满希望的田野,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步入甘肃兰州市区的“甘味”品牌推广运营中心,200种来自河西五市的“甘味”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展示墙上,莫高窟农作壁画栩栩如生,扫描二维码,策鞭赶牛、庭院打场等虚拟现实场景立马活灵活现。

  如何在寒旱的贫瘠土地上播下希望种子?2017年,甘肃省印发《关于河西戈壁农业的发展意见》,提出“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近年来,依托国家现代种业“南繁北扩”功能布局,河西走廊培育了“陇油6号”等一批超强抗寒冬品种,可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极端低温环境中越冬。

  由此,冬油菜种植区域向北跨越13个纬度!目前,超强抗寒冬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37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27亿元以上,减少沙尘逾1000万吨。

  既“增绿”,又“生金”,乡亲们过上了甜日子。在张掖市临泽县,近60%的耕地用于制种,约60%的农民收入来源于制种,约60%的农民从事制种产业。2023年,河西五市制种产业总产值逾110亿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2021年9月,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甘肃农业大学,迄今审定作物新品种33个。切实提高河西种业基地建设水平,列入甘肃省《“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

  “小蘑菇”装上“科技芯”,戈壁滩上仅张掖市就建成菇房110座,420多万瓶鹿茸菇同期生长。

  2023年,甘肃省瓜菜花卉制种面积达44.5万亩,产种3377.9万公斤,占国内市场总需求量约50%。河西走廊正绘就着现代农业新“丰”景。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2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袁勃)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00后”退伍军人当乌篷船船长:老船工精神很打动我 - 湖北孝感:大学生登山看日出被困 消防员营救

“00后”退伍军人当乌篷船船长:老船工精神很打动我

发布时间:2024-08-23 20:14:09 来源: sp20240823

   中新网 绍兴4月29日电(项菁)“我的优势可能是比别人稍微刻苦一点。”被问及个人的特色优势,“00后”小伙刘河腼腆地说。刘河是一名退伍军人,见到他时,一身军绿色的外套、一脸朴实的笑容,让人感到很亲切。

“00后”小伙刘河在练习乌篷船划船训练。胡海英 摄

  近期,浙江绍兴东湖景区“10万年薪诚聘年轻船长”消息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全国70位年轻人报名,“90后”“00后”青年占到一半。来自四川的刘河就是其一,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位。

  “去年退伍后一直在找合适的工作,今年恰巧看到绍兴东湖的招聘信息,自己在部队里就学会了游泳和划救援艇,所以就报名了。”刘河受访时表示,乌篷船船工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我很珍惜”。

  与乌篷船结缘,并非偶然。刘河回忆道,2016年他曾到绍兴旅游,当时就在东湖景区乘坐了乌篷船,“江南水乡风景很秀丽,气候条件也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仅是刘河,“特别”的岗位让不少青年跃跃欲试。据东湖景区负责人宋亚娜介绍,此次应聘者背景较为多元,包括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毕业生,还有“船二代”“船三代”、运动员、退伍军人等。

  经过前期筛选,20名“准船长”4月初正式开启培训,培训第一课就是“下水”划船。宋亚娜表示,乌篷船制作技艺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构造,人们需用手脚并用的划船方式,十分考验船工的体力、耐力和协调性,“培训第一天,一部分应聘者觉得难以胜任,便主动离开了”。

东湖湖面上,新手船工学习划乌篷船。项菁 摄

  刘河是培训首日最早报到的人。从手脚不协调到水上来回穿梭,经过十多天的培训,刘河已熟练掌握划船新技能,眼下还和搭档一起相互配合、相互鼓励,模拟游客乘坐场景。

  “载客和自己练习,还是有些不一样,特别是转方向的时候会重一些。”在刘河看来,乌篷船“手脚并划”是最独特的地方,“手桨是把控方向的,脚桨是船只向前进的动力。脚桨和手桨要配合在一起,很考验船工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刘河(左一)结束乌篷船练习。王刚 摄

  对于露天工作的船工而言,寒冬酷暑也是一大考验。面对即将到来的夏天,刘河却坦然地说,“无非就是身体的劳累。到时候船上会配遮阳伞,自己再多带些水,就够了。”

  乌篷船是绍兴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竹篾篷被漆涂成黑色而得名。这些年,“乘一叶乌篷、享水乡风光”火出圈,乌篷船接待量暴增,同时船工数量少、年纪偏大,给乌篷船运营带来了挑战。

  例如东湖40多人的乌篷船船工队伍中,60周岁及以上的船工数量占到近一半。传授刘河乌篷船技艺的正是当地老船工。

老船工教前来体验的国际友人划乌篷船。项菁 摄

  刘河坦言,“这几天,老师傅非常耐心教我。他们一辈子跟乌篷船打交道,用一双手、一双脚,将老手艺传承至今。虽然满手是茧子,日晒雨淋,却也不怕辛苦。那种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老船工精神,很打动我。”

  船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媒介,刘河深谙。他表示,绍兴被称为东亚文化之都,时常吸引国际友人前来打卡,“我还想学习英语,遇到老外的时候,可以跟老外交流几句。现在我也在了解绍兴人文故事,等到正式上岗,可以分享给大家”。(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