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解民忧:吉林香水屯的坑洼路“香”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4-08-03 10:35:06 来源: sp20240803

  雪势渐弱,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一条崭新的柏油村路上人来车往,好不热闹。

  一大早,家住香水屯的李建军骑上新买的小三轮,哼着小曲儿,准备去镇上购买日用品。“现在好了,政府给修了新路,去镇里也就10分钟。”说起村里新修的路,李大爷赞不绝口。

  这条平整的新柏油路是香水屯唯一的出村路,村民们出村就医、进城购物、往来访友都指着它。然而一年多前,这条路还是村民们眼中的“糟心路”。

  从“坑洼路”到“柏油路”,转变的契机在哪?

  “之前的路,别说车,人走都费劲”

  往年每到下雨天,香水屯的村民就不愿出门。

  “村里留守老人多,自己走路都费劲,出门还得和路面的‘坑’和‘泥水’较劲。”李建军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这条弯曲坑洼的路严重影响着大家的生活。

  走访中,像李建军一样感慨此前出行难的村民不在少数。不仅生活受限,农产品外运也被这条路“卡”住了脖子。

  “2022年夏天,我因为肾结石和肠梗阻想打车去镇上医院看看,打了好几遍电话,司机都说‘道不好走,给多少钱都不来’,没办法我只能坐农用车去医院。”赵晓峰,70岁,在香水屯生活了40多年,谈起这条路,他感慨颇多,“我们村在新站镇南边,属于偏远山区,以前一下雨就把道冲得乱七八糟的,别说车,人走都费劲。每到秋收的时候,找人来运苞米都得加价。”

  无奈之下,村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李建军的儿子李春波帮忙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求助。

  “新站镇从河南屯到香水屯这条路已经破烂不堪,多处路段坑坑洼洼,村里人出行困难。今年雨水比较大,部分路基已被冲出大坑,还有坍塌风险,求修路。”2022年9月16日,这条留言被递送到“领导留言板”吉林省委书记板块。

  转机,也由此而来。

  “群众难题咋解决,得去村里找答案”

  “看到这条留言后,我们立即通过吉林市委把留言交到了蛟河市委督查室,明确提出了办理要求和办结时限,并作为重点事项跟踪督办。”吉林省委办公厅网络舆情处工作人员郑权说,省里最关心的,是别耽误村民们的秋收,“群众有困难肯定要解决,但具体咋办,不能在办公室拍脑袋决定,得去村里找答案。”

  转交,对接,协调。为了尽早解决香水屯村民的出行难题,这条留言很快被转到了蛟河市委书记的案头。在市委督办下,蛟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继明带队走进香水屯,对村道现状进行评估。

  “路面确实存在断板、坑槽等病害。”张继明说,经过现场调研,大概有3公里左右路段需要维修。

  但东北天寒,路面易冻,修路,远比想象中难。

  “项目建设工期和前期手续办理时间较长,蛟河10月份的天气就已经不适合施工了。”经过综合考虑,张继明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先用砂石材料进行填充修复。

  简单修整后,村民的基本出行难题得以暂时解决,但修路计划并没有就此终止。

  经过多方筹备,2023年5月,项目正式启动招标;6月,道路开工建设;10月10日,项目交工验收,一条3公里长、3.5米宽的崭新柏油村路正式交付使用。

  路修好后,村民们再不用为出村发愁,家家户户的苞米也能顺利外运卖出一个好价钱。

  “这道走起来稳稳当当的,干啥都方便了,贼好。”

  “以前寒暑假回来,路特不好走,这回好了,一到假期我就想往家跑。”

  ……

  如今,再说起这条出村路,村民们的脸上都是笑容。

  “始终把蛟河百姓当成最大的‘东家’”

  “满意,特别满意。感谢政府,感谢党!”村路修好后,李春波接到了一通来自吉林省委办公厅网络舆情处的回访电话,工作人员郑权详细询问了整个留言办理过程和最终落实结果,反复确认这条路已建成投入使用,且村民都很满意后,才放心地挂断电话。

  “我们的工作追求不只是办事,而是要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郑权告诉记者,“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把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作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的重要渠道,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不止这条路,不止香水屯。近三年,蛟河市累计投入7.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930公里,惠及农村人口16万人。“当前农村最大的短板就是基础设施,我们在实际调研走访中发现,农村道路年久失修,是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蛟河市市长王威告诉记者,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蛟河市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大量的乡村振兴调研工作,“我经常浏览‘领导留言板’的蛟河板块,无论大事小情,都由相关市级领导牵头落实、及时督办、现场推进、一线解决。”

  “我们始终把蛟河百姓当成最大的‘东家’,老百姓开心了,我们也就放心了。”王威说,“蛟河要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互联网建立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有效对接,把这里的农特产品打造成网销热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一路通,百业兴。未来一个时期,一个个助力农民增收的好政策将在蛟河接连落地。

  离开之前,记者再次回到香水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天气格外寒冷。

  进村路上,不少村民都在清理家门口的积雪,李建军父子俩也拿着扫把和铁锹,忙活得热火朝天。“现在大家伙都可珍惜这条路了。政府给我们修好了路,我们得好好维护,这样才能走得长长久久!”李建军笑着说。

  (人民网 曾帆 石天蛟 李成伟) 【编辑:于晓】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搭建新平台 共话产学研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搭建新平台 共话产学研

发布时间:2024-08-03 10:35:07 来源: sp20240803

原标题:搭建新平台 共话产学研

“这里是我学术生涯的起点。”4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在河北科技大学“牧星聚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作报告时深情回忆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本科生,他就是从这里步入了金属材料与加工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殿堂。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三位院士,以及河北科技大学150余名优秀校友齐聚母校,共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之策。

建设教育强省,高校应当发挥哪些作用?“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教育厅厅长董兆伟在讲话时表示,这次活动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搭建了新平台。

走特色科研之路

“特色科研要有方向、有创新、有成果、有资源。”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任洪强表示,这些是特色科研的新属性。如何实现特色科研?答案是通过搭建平台,为特色科研提供复合资源支撑。

任洪强介绍,南京大学与地方政府搭建的宜兴环保研究院,正是特色资源向成果时效性、实现场景应用转化的生动实践。该研究院围绕产业需要,从技术研发到服务支撑过程中,通过成立42家企业联合实验室,实现了技术与企业、产业、科学、标准的有机结合。

“技术与科学的深入化,可以实现平等化,而技术与标准的结合,使其更具主导性。”任洪强认为,研究要有特色,成果要有收益,产业要有贡献,业内要有影响。

“这条路,我们走了18年。”任洪强介绍,他们正是具备了科技创新、标准研制、产业促进、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的整体能力后,实现了高效成果的转化应用、技术成果的工程应用、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以及标准的创新。

学绿色低碳科学之技

“创新是发展绿色化学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布兴表示, 绿色化学的发展将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在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如何高效清洁地利用化石能源,对于节能减排极为重要。

“目前,我国现存废弃塑料约10亿吨,每年产生约6000万吨。”韩布兴举例说,我国每年废弃塑料产量比大庆油田的产油量还大,如何把这些废弃塑料变成化学品和燃料,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这是化学化工和材料科学问题,其核心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韩布兴认为,发展绿色化学与技术,对于实现碳中和十分重要。

“我国拥有数百个化工园区,应在园区内设计相关产业链,实现能源和原料的合理综合利用。”在韩布兴看来,这需要产学研政紧密结合。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见证了河北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及揭牌。

“为学校发展助力赋能,为建设教育强省建言献策。”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立光致辞时表示,这次研讨会为学校进一步锚定奋斗目标、提升办学实力增强了信心和底气。

(记者 陈汝健)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