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左贞观:俄罗斯音乐中的“中国”

发布时间:2024-09-17 22:13:38 来源: sp20240917

   中新社 莫斯科12月11日电 题:俄罗斯音乐中的“中国”

  作者 左贞观 俄罗斯功勋艺术家、俄罗斯爱乐乐团团长

  英国诗人吉卜林曾说,“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双方永远不会交汇。”但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还是面对面走近了,对话了。这其中,音乐发挥很大作用。

  从18世纪开始,东方国家(如中国、日本及阿拉伯国家等)的文化就吸引了西方作家、哲学家、建筑师、美术家、作曲家的关注。他们从好奇到感兴趣,从交流到研究,一直到在两种文化土壤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汇合了两种文化的结晶,使世界文明增添新的视角、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从而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中国的邻国,中国文化一向受到俄罗斯文化精英们的关注。普希金在与曾在中国传教的比丘林交往过程中,萌生了去中国旅行的愿望;托尔斯泰晚年对中国哲学深感兴趣。在19世纪,俄国音乐领域就出现了一些同中国有关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中国舞》(或称《茶》)。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859年,俄国作曲家居伊就曾写过歌剧《满大人的儿子》,该剧风格接近于法国的轻歌剧。但除了人物的名字和服饰以外,其实同现实中的中国很少有共同点。同样,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中国舞》时,我们也感觉不到这与中国、中国音乐有什么关系。

  

  2004年2月14日晚,一场情人节浪漫之夜烛光音乐会在北京举行,俄罗斯艺术家演奏世界名曲《胡桃夹子》。盛佳鹏 摄

  20世纪初,西方作曲家开始关注中国音乐的民俗性,以及旋律、节奏、调性、调式等。在20世纪头25年,欧洲涌现不少具有中国元素的伟大音乐作品。现在很难想象,在世界音乐文化遗产中,没有马勒的交响曲《大地之歌》、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夜莺》、巴托克的芭蕾舞剧《神奇的满大人》,以及其他西方作曲家创作的同中国题材或中国形象有关的音乐作品。没有它们,人类的音乐文化宝库会失去很多光彩。

  十月革命的成功,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苏联开始关注和同情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当时对中国革命运动报道很多,也促使在苏联出现了一系列同中国有关的音乐作品。其中首推作曲大师谢尔盖·瓦西连科的作品,他的第一号、第二号《中国组曲》和《中国民歌曲调组曲》等作品是在原始的中国民间曲调基础上创作的。在曲调完全是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的基础上,运用了西方音乐的和声、多种复调等手法,但作品又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音乐的传统。音乐学家日托米尔斯基把这类作品(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鲍罗丁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等)称作“异国风味的浪漫主义”作品。

  

  2023年11月13日晚,俄罗斯中国文化节专场演出——《江山如画》民族音乐会在莫斯科大剧院新剧场举行。田冰 摄

  1927年,在莫斯科大剧院舞台上出现了苏联著名作曲家莱因霍尔德·格里埃尔的芭蕾舞剧《红罂粟花》。作为苏联第一部现代原创芭蕾舞剧,它完全推翻了原来经典芭蕾舞剧的惯用题材,而且还加入了意想不到的“中国元素”。

  在该剧中,作曲家编入符合时代特征的狐步舞和查尔斯登等舞,但在剧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是十多个具有中国元素的舞蹈,如“金手指舞”“桃花独舞”“伞舞”“碗舞”“红绸带舞”“苦力工舞”等,大大增强了芭蕾舞剧的可看性,使之更加丰富多彩。该剧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后的四年里,连续上演300多场,取得空前成功。紧跟着莫斯科的脚步,列宁格勒基洛夫歌剧和芭蕾舞剧院(现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歌剧芭蕾舞剧院(即叶卡捷琳堡国家歌剧芭蕾舞剧院,现名乌拉尔歌剧芭蕾舞剧院)等著名剧院也编排了《红罂粟花》。该剧在美国和欧洲几个国家的上演也受到热烈欢迎。

  

  2023年6月7日晚,由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剧院排演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的遵义大剧院精彩上演。芭蕾舞剧《天鹅湖》多次来到中国与观众见面。瞿宏伦摄

  俄罗斯至今对该芭蕾舞剧的兴趣不减。近年来,在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罗斯托夫市又上演了这部芭蕾舞剧的新版本(第四版)。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马林斯基剧院也准备让该剧重返舞台。

  在这一时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俄侨作曲家阿甫夏洛穆夫、亚历山大·齐尔品创作了一系列“中国作品”,从而与中国音乐文化结下了深厚渊源。他们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和中国形象的作品,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音乐创作,以自己在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的融合道路上取得的经验,为中国作曲家提供了有益启迪。得益于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两位作曲家完全摆脱了“异国风情”或“西欧浪漫主义”的影响,写出了具有中国文化精髓的音乐作品。阿甫夏洛穆夫在中国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包括交响乐、歌剧、芭蕾舞剧等,都可以认为是真正的“中国作品”。他完全有资格被称为“中国作曲家”。齐尔品的一百多部作品中有十几个同中国相关。他的第三交响曲被称为“中国交响曲”,尽管其出版的总谱和CD上并未被命名为《中国》。

  

  9月13日,黑龙江省首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街头路演在音乐长廊举行。演奏者用小提琴演奏《如愿》。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赵宇航摄

  20世纪50年代,苏联翻译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和一系列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也有介绍中国音乐的著作如《中国音乐文化》《作曲家冼星海》等,而最受苏联读者喜爱的则是唐诗。李白、杜甫、王维等名字在苏联早已不陌生了——其实还在沙俄时期就出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俄译本,唐诗宋词作者的名字即广为流传。1957年,苏联出版了四卷本的《中国诗歌集》。1962年,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年,苏联出版了由吉多维奇翻译的杜甫诗集,共收录140首。

  长期以来,这些大量具有高度艺术水平俄译版本的中国诗词,给俄罗斯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也大大推动了俄罗斯作曲家以中国诗词谱写音乐作品的意愿,并出现了大量相关的声乐作品。

  格奥尔基·斯维里多夫的《行者之歌》,以王维、裴迪、白居易、贺知章等诗人的诗谱写。作曲家没有用中国音乐元素来“装饰”作品,而完全以自己对中国诗词的直觉与灵感来创作。

  爱迪生·杰尼索夫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求学时期,即以白居易的诗创作了声乐作品集《夜曲》。他爱上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因可以代表众多俄罗斯作曲家,即中国古典诗词给人新颖的感受:他可以作为一个平淡的旁观者,用带有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和大自然,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换言之,作曲家能体会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感悟到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的认识。

  尼·西杰尔尼科夫认为,杜甫的诗是超时代的,一千多年前写的诗在当今也会引起共鸣感。他创作的合唱曲集《四川悲歌》没有在音乐中刻意添加中国元素,而更多的能体会到俄罗斯合唱音乐传统。他在作品写作说明里写道,“为什么我用杜甫的诗创作《四川悲歌》?因为他的诗作拥有属于全人类的深沉内涵。杜甫足与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媲美,是属于世界各个时代、各族人民的。”

  

  2013年12月13日晚,一台中西合璧的杂技芭蕾舞《秦俑胡桃夹子》在洛杉矶帕萨迪纳市立剧院首演。毛建军 摄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持续增长。圣彼得堡作曲家维·普列沙克创作的交响曲《丝绸之路》即证明了这一点。其创作灵感来自作曲家曾参观的敦煌莫高窟。该交响曲共9个乐章,长达70分钟。作品里运用了琵琶、二胡和笙等中国乐器。2018年,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首演了普列沙克的这部作品。两国艺术家的精诚合作诠释了中外文化互鉴交融的深远内涵。

  与此同时,俄罗斯文化形象也频繁出现在中国作曲家的创作中,比如中国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哈尔滨歌剧院创排的音乐剧《情动哈尔滨》等。笔者相信,在这个时代,文化的相互交流将在中俄两国作曲家创作中呈现出更加积极的发展趋势。(完)

  受访者简介:

  左贞观,著名俄籍华人作曲家,1978年加入苏联作曲家协会。左贞观多次在全苏/俄、国际作曲比赛中获奖,创作了大量管弦乐、室内乐、音乐剧、芭蕾舞音乐、儿童音乐、电影音乐和俄罗斯民族器乐作品。1992年创建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1993年加入“俄罗斯音乐与二十一世纪俱乐部”。2007年作曲的芭蕾舞剧《小河淌水》在俄中演出数十场。左贞观先后发表50多篇有关俄中音乐的学术文章,并著有《俄罗斯音乐家在中国》等著作。1999年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总统令,授予其“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音乐家。2005年普京总统向左贞观颁发“友谊勋章”,以表彰其多年来在文化与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

【编辑:李岩】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如何让统战资源在地图上“动”起来?北京东城有妙招 - 福岛核污染水泄漏引多方关切,中国使馆:充分暴露日本政府监督措施不实不力

如何让统战资源在地图上“动”起来?北京东城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4-09-17 22:13:40 来源: sp20240917

  “在古韵悠扬的京城心脏,朝阳门内的新鲜胡同里有一座四合院。”近日,网络大V的镜头扫向一家深藏于北京四合院的基层统战工作站,“在这里,我们可以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同胞一起知情明政,增进情谊。”

  5月14日,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统战部(以下简称“东城统战”)发布“东城统一战线资源地图”(以下简称“东城统战地图”)。该地图为东城区域化统战工作的转化成果,以“区属+区域”的“东城模式”,梳理出46个区内标志性统战资源点位,串联“同心”“同根”“同文”和“互鉴”4条主题线路。每条线路由区内一名网络大V担任推荐官,拍摄宣传视频,让地图在大V的镜头下“动”起来。

东城统一战线资源地图。受访者供图。

  80万粉丝博主、东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东城新联会”)理事安岩是“同心之旅”的推荐官,该线路以挖掘东城区红色基因为主线。视频中,安岩身着运动帽衫,骑着自行车,从东交民巷出发,一路向北,依次走进《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北大红楼、中法大学旧址,“仿佛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同根之旅”也被称为“北京中轴线之旅”,其推荐官骆凯作为东城新联会的新生力量,在筛选视频拍摄点位时,注入了自己对统战的思考。在他看来,“回归生活”是“统战工作的落点”。“除永定门、台湾会馆等中轴线上的重要历史文化地标外,我们还将镜头瞄向了钟楼湾胡同、前门三里河,呈现生活在中轴线上‘老街坊’的‘新生活’。”

  安岩和骆凯都是东城新联会新媒体专委会的一员。近年来,网络大V已成为宣传的生力军。前年,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发起“博物馆里的百年统战”活动,在网络大V的助力下,形成破圈之势。为凝聚东城区网络大V力量,2023年12月,东城新联会换届,成立新媒体专委会。

  “新媒体专委会现有网络大V15人,协助东城区新媒体宣传工作,去年拍摄完成了东城中轴线宣传视频。”东城新联会新媒体专委会主任刘铮介绍。刘铮也是此次统战地图活动的推荐官之一,由他推介的“同文之旅”,梳理了包括北京珐琅厂在内的东城区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是公认“互动性”最强的线路。作为一名拥有500万粉丝的大V,刘铮还将此行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感受分享在社交平台上,累计点赞过万,还有网友评论,“有时间一定要体验一把!”

  除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统战地标外,在东城统战地图中,还有几处“年轻”的基层统战工作站。在位于西仓门胡同甲二号的“新桥之家”,统战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有机融合。“‘新桥之家’统战工作站打造了五‘xin’服务空间,服务全领域统战人士。”在工作人员的盛情邀请下,摄影博主、“互鉴之旅”推荐官熊鹏翔曾走进“新桥之家”,参加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起的公益活动,“有一种朋友到家的感觉,一聊起大家都是统战人士,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向心力。”

  “画好同心圆·共绘一张图”是东城统战地图的slogan(口号),“这是东城新联会副会长钟晖带着几个大V反复讨论,‘喊’出来的。”从地图的线路设计、点位选择,到绘制,再到拍摄宣传……每个细节都凝聚着来自东城统战人士的智慧。刘铮透露,此次接到东城统战地图的筹备任务之初,新联会成员争相“毛遂自荐”,许多成员的“隐藏技能”纷纷浮现,最终根据各自所长,由东城新联会常务理事、中仪英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郭红岩负责地图绘制,安岩、骆凯、刘铮、熊鹏翔4位新媒体专委会成员拍摄宣传视频,其他成员则作为“智囊团”出谋划策。“我们新联会内部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彼此,形成凝聚力。”

  “这张由统战人士绘制的地图,最终将服务于统战人士。”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4月,东城区域化统战工作协调联络机制成立以来,已吸纳中央、市属单位和属地近50家单位加入,东城区域化统战“朋友圈”不断扩容。为了让这份统战地图真正地为成员单位所用,“智囊团”纷纷出动。曾连续多年承担东城区文旅地图发布和线路规划的北京京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出,可以为地图的应用提供骑行设备、开发讲解程序等专业支持。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东城统战将继续坚持“区属+区域”的“东城模式”,号召、吸引更多的统战人士参与地图的绘制、体验、推广宣传,让统战资源在地图上“动”起来。(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李腾飞 罗鲁峤 报道】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