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江苏徐州举办

发布时间:2024-08-25 15:10:22 来源: sp20240825

   中新网 徐州6月1日电 (朱志庚 张馨元)5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第十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江苏徐州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会。围绕大会主题“聚焦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与会代表共商能源领域转型方向与路径,共绘可持续发展蓝图,为推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升级贡献思路。

会议现场。孙璐摄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在致辞中表示,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意义重大。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的互动交流,不断推进全球煤炭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Abdulmotaleb El Saddik、美国工程院院士Dushan Boroyevich、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胡振琪、日本工程院院士Noritatsu Tsubaki等12位专家先后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颁发荣誉证书。孙璐摄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资源开发与利用、安全工程与职业健康、深地工程与能源利用、智能化装备技术等十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会议共收到代表摘要418篇,论文全文199篇,评选出优秀论文40篇,优秀墙报4篇,交流口头报告333篇,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在5月31日晚举行的会议闭幕式上,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表示,中国矿业大学深入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努力为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矿大方案”,作出“矿大贡献”。站在建校11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学校愿与国内外同仁携手并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各种挑战,在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探索和建设全球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积极贡献力量。

  Dushan Boroyevich院士表示,中国矿业大学自1985年举办第一届会议以来,始终聚焦能源、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四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届会议吸纳了大量年轻学者参加,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完)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海葵一号”助力油气开发挺进深水 - 人工智能研究新进展 中国团队提出“基于内生复杂性”类脑计算方法

“海葵一号”助力油气开发挺进深水

发布时间:2024-08-25 15:10:23 来源: sp20240825

  “海葵一号”从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离港启运。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5月12日凌晨5点多,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一个红蓝配色的“大碗”迎着晨光,离港启运。此刻,几公里外,我国最大的半潜工程船“新光华号”正“翘首以盼”,等待“大碗”的到来。

  “大碗”名叫“海葵一号”,是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该装置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被网友们昵称为“超级能源碗”,也是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上油气加工厂。

  离港前,记者走进“大碗”,国之重器切实可感。

  “碗”有多大?“‘碗口’直径超90米,300人围起来才能环抱一圈,最高处61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总重约3.7万吨,最大排水量10万吨。”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海葵一号”加工设计经理陈品介绍。

  “碗”里有啥?“碗”内有41个独立舱室,大小不一,功能各异,分别承担压载、储油等不同任务。“碗”上共装载电气、动力等八大功能模块,集成713台关键设备,电缆总长可绕北京五环路5圈还多。

  “碗”有多强?它的最大储油量达6万立方米,每天能处理近6000立方米原油,可供90万辆小汽车使用。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运行15年不回坞。

  以往,海上油气加工厂多设计为船型结构。“海葵一号”为何设计为碗状?“相较传统的船型,圆筒结构钢材用量少、整体稳定性好,能更好抵御深水油气开采所面临的复杂海况。”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流花油田总包项目经理舒伟介绍。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因集成程度高、建造难度大,被誉为海洋工程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而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则被业界看作是“明珠中的明珠”。

  “圆筒型船体均为异形分段,各分段之间重量重心、安装精度相互制约,建造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精度控制。”舒伟说,“90多米直径的船体,合拢后主尺度公差必须控制在25毫米以内,仅有一枚1元硬币的大小。”

  创新采用高精度坐标控制网、三维模拟搭载等数字化先进技术,项目团队搭建了精度“全覆盖天网”系统,全天候、无死角对各分段进行实时位置监控,实现船体合拢一次就位成功率100%,精度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大碗”正运往位于南海的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油田,将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共同服役。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张宁介绍,“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深水导管架平台”的联合开发模式,可大幅提高采收率,将油田生产寿命延长近30年,开发成本则降低近10亿元,为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提供新选择。

  (刘伟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0日 01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