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23澳门全城共读日”系列活动启动

发布时间:2024-09-07 11:20:15 来源: sp20240907

人民网澳门4月23日电 (记者富子梅)“我愿,书香的森林里,不仅仅有一个采摘花朵的小红帽。我愿,更多的阅读者漫步于书香丛林……”在澳门中华总商会附设青州中学同学们朗朗读书声中, 2024年“4·23澳门全城共读日”(下称“共读日”)系列活动启动,现场逾300名嘉宾及学生等参与,展现澳门“阅读之城”的文化面貌。

图为澳门中华总商会附设青州中学同学们领读《我愿》。人民网记者 富子梅摄

图为澳门中华总商会附设青州中学同学们领读《我愿》。人民网记者 富子梅摄

“‘世界阅读日’之际,我们邀请社会各界一起参与‘4·23澳门全城共读日’,共享阅读之乐,感受文化之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表示,今年澳门扩展与内地连结的纬度,除了深圳、广州、东莞、香港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增加了广西南宁与海南海口等地,联动举办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推动城际共读,促进各地文化和情感交流。

图为澳门文化局局长梁惠敏(中)等为“共读日”活动剪彩。人民网记者 富子梅摄

图为澳门文化局局长梁惠敏(中)等为“共读日”活动剪彩。人民网记者 富子梅摄

活动仪式上,梁惠敏及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黄嘉祺分别向镜平学校等6间澳门非高等教育学校的代表赠送自助取预约书柜,连同去年设置的6台书柜,累计在12间学校设置自助取预约书柜,师生可不限时间地点借阅图书,方便师生使用文化局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借还馆藏。

图为2024年“4.23澳门全城共读日”系列活动启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富子梅摄

图为2024年“4·23澳门全城共读日”系列活动启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富子梅摄

据悉,今年澳门“共读日”活动由澳门特区文化局与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主办,澳门大学图书馆及澳门图书馆暨信息管理协会支持,共有约150场阅读活动,通过全城招募“共读点”,鼓励各界参与。至今已收到约100个澳门本地单位报名成为“共读点”,报名参与人次约2万2000人次。“澳门图书馆周”活动将于4月27至28日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好书交换、期刊热卖、期刊漂流、书展、游戏、摊位、讲座、图书销售及派发、演出、打卡阅读区等活动陆续登场,以丰富多元的方式推广阅读之乐。4月至5月期间,在各社区推出“悦读趴趴走——快闪阅读”活动,以文学结合音乐、形体和讲故事,闪现街区,为现场市民带来互动阅读体验。

梁惠敏透露,3月首次在澳门社区推出“以书易书”活动,吸引近千人次到场,交换逾一千册图书。为响应居民需求,“以书易书”活动将自5月起,每月第四个星期六在澳门及氹仔社区举办,搭建稳定的图书交换平台。

(责编:刘洁妍、刘慧)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今天黄埔精神的核心是国家统一 - 新蚕种连起“新丝路” 中乌两国蚕桑产业合作共赢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今天黄埔精神的核心是国家统一

发布时间:2024-09-07 11:20:15 来源: sp20240907

   中新网 北京1月29日电 题: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今天黄埔精神的核心是国家统一

   中新网 记者 温孟馨

  “这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向我授予勋章。我感觉这是最大的荣幸,因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抗战,当时我们黄埔军校的学子则承担着守土的责任。”近日,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一边指着照片,一边回忆起他在黄埔军校求学的经历。

  林上元说,他于1941年进入黄埔军校,当时只有18岁,由此成为了成都中央军校(黄埔军校)第十八期学员。“我是在抗战期间进黄埔军校的,当时黄埔军校迁到成都了。我父亲林薰南曾在黄埔军校一期任教。他不太同意我去考军校,不希望我成为军人,怕危险。但我没理他,直接报考了,我就这样进入到了黄埔军校。”

林上元。记者 温孟馨 摄

  林上元说,抗战期间黄埔军校的条件较差,生活很苦,有时候会吃不饱饭。“我们那时候身边也有富豪子弟来读,比如杜月笙的儿子、王晓籁的儿子。他们进了军校也一样,只能是周日的时候,会到外面去吃一顿。”

  林上元介绍,当时黄埔军校的学生分科就读,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其中炮兵科因为对数理化要求更高,报考条件相对难一些,林上元在炮兵科就读直到毕业。

  1943年,林上元以炮兵第二名的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当时,中日两军正在广东激烈交战,史称“粤北会战”。林上元的父亲林薰南就是这场战役的策划与参与者之一。在国家生死存亡时刻,林上元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选择和父亲一起投身抗日战场。对此,林上元解释说:“当时抗日战争是普遍的呼声,你不去抗日怎么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得知抗战胜利消息时,林上元正在遵义陆军大学参谋班培训。林上元的儿子林際平转述父亲的回忆说:“当时全国都沸腾了,我爸总是说,那一天他喝酒,醉了三天三夜不醒。那时候他20多岁,非常兴奋,这是他经常提及的一件事。”

  可很快,林上元又面临着命运的选择。抗战胜利后不久,国共合作破裂,解放战争爆发。林際平说,当时林上元可以选择跟着父亲林薰南去日本,但最终林上元因为对国民党政府感到失望,选择投奔共产党。

林上元。记者 温孟馨 摄

  “1948年有一天。我决定要弃暗投明了,一定要投奔共产党。为此我只能偷渡,我坐的船在路上被人开枪阻拦,不准我们过去。船夫就给开枪的士兵送钱,说好话,这才允许我们过去。我就这样抵达了共产党所在的武汉。”林上元说。

  新中国成立后,林上元先后在湖北省人民法院、民革湖北省委和民革中央工作过。如今的他已近百岁高龄,和他的母校黄埔军校同岁。2009年,他当选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以“黄埔”为纽带,为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多方奔走。

  林上元说,黄埔军校同学会曾组织如今在台湾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来大陆参观游览,他也曾以黄埔军校同学会的身份去台湾,和那边的毕业生联络感情。“黄埔军校建校的时候,为北伐培养了一批不怕死的爱国军官。当时黄埔精神是不贪财不怕死。而现在,黄埔精神的核心是国家统一。”(完)

【编辑: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