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OpenAI公司高层震荡引发关注

发布时间:2024-09-14 20:00:27 来源: sp20240914

  新华社洛杉矶11月22日电 近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高层出现人事震荡:该公司创始人之一、前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被离职”,之后加盟美国微软公司,短短几日后重返OpenAI担任原职。这一系列变动持续发酵,引发业界和公众关注。

  作为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近年来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科技公司之一。约一年前,OpenAI推出大语言模型ChatGPT,掀起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奥尔特曼也成为科技界风云人物。

  17日,OpenAI董事会突然宣布,奥尔特曼辞去首席执行官并退出董事会,与其同为OpenAI创始人的格雷格·布罗克曼辞去董事会主席一职。董事会在一份公报中称,奥尔特曼离职是董事会经审议后作出的决定。董事会认为“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过程中没有始终保持坦诚,妨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不再相信他有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引发此次震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奥尔特曼和OpenAI董事会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奥尔特曼在开发人工智能方面态度较为激进,而董事会成员则希望能更加谨慎地采取行动。尽管奥尔特曼经常在公开场合指出要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但私下一直在推动公司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通过销售产品获利。

  在奥尔特曼“被离职”仅两日后,美国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纳德拉19日在社交媒体X(原推特)平台上宣布,奥尔特曼将加盟微软,领导新的高级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布罗克曼以及他们在OpenAI的同事也将一起加盟微软。微软期待迅速采取行动,为这一研究团队取得成功提供所需的资源。

  奥尔特曼对此表示,他和纳德拉的首要任务仍是确保OpenAI继续蓬勃发展。

  舆论认为,奥尔特曼的加盟无疑将为微软人工智能部门注入新的活力,也将进一步推动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

  据美国媒体报道,奥尔特曼“被离职”后,数百名OpenAI员工发表公开信要求公司董事会辞职,指责其对于奥尔特曼的解雇处理不当,并威胁要从OpenAI辞职,与奥尔特曼一起跳槽到微软。

  21日,事件出现“戏剧性”反转。OpenAI在X上称,该公司已“原则上达成协议”,让奥尔特曼重任OpenAI首席执行官,并组建新的董事会。

  随后,奥尔特曼在X上表示,自己热爱OpenAI,过去几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个团队及其使命保持一致。“当我周日晚上决定加入微软时,很明显这对我和团队来说是最好的一条路。在新董事会和萨蒂亚(纳德拉)的支持下,我期待重返OpenAI,并巩固我们与微软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纳德拉也发文称,对OpenAI董事会的变化感到鼓舞,相信这是通向更加稳定、信息充足、有效的管理道路上的重要第一步。他期待微软与OpenAI共同为客户和合作伙伴展现下一代人工智能的价值。

  据美国媒体报道,微软是OpenAI最大投资方和重要合作伙伴。OpenAI成立至今,微软共向OpenAI投资约130亿美元。微软一直在为OpenAI提供其人工智能研发所需的强大计算能力,并协商了一系列法律和商业协议,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为其提供保护。微软还与OpenAI签署了一项协议,使其能获得OpenAI开发的最尖端技术的副本。

  《纽约时报》援引前微软部门高管索马西格的话称,“无论发生什么,微软都是最终的赢家”。 

(责编:张泰运、姜洁)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习语品读|“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 “你好!中国”2024丝绸之路日本旅行商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习语品读|“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发布时间:2024-09-14 20:00:28 来源: sp20240914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多元文明共存,构成了世界秩序的基础。

  十年前的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了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他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与碰撞构成了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

  天空无边无际,能够容纳万千气象。要拥有“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意味着我们需要以包容之心,去接纳、理解世界各国文明的差异与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国人口约14亿;瑙鲁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人口约1.3万,且国土面积只有21平方公里。

  2024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瑙鲁总统阿迪昂会谈时强调,平等待人是中国外交的鲜明品格。中方始终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

  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在尊重“差异”中谋求“大同”。

  中瑙关系,既是中国践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外交理念的缩影,也是大小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友好交往的又一生动实践。

  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不论是在代表古玛雅文明的奇琴伊察,还是在带有浓厚伊斯兰文明色彩的撒马尔罕古城,抑或是在象征古埃及文明的卢克索神庙和见证古希腊文明的雅典卫城,习近平主席始终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理解并珍视世界各国人民的文明创造。

  他强调,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和国际视野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中方提出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方提出共同实施人文交流等“九项工程”;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中方提出推动500家中阿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展合作……

  中国以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积极拥抱世界各国文明,不仅展现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开放姿态,也为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主席曾深刻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

  对待不同文明,拥有宽阔的胸怀意味着能够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他人,从而推动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非洲大陆有了第一所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的疾控中心,中欧班列在动荡世界中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的产供链生命线……

  各国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汇聚起了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文明之力。

  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议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亚洲文明研究所所长加尼·乌尔·拉赫曼评价:“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文明视角入手,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无疑是一项着眼长远的治本之策。”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面对少数国家炮制的“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全球文明倡议”无疑为世界和平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拉开帷幕,中国以宽阔的胸怀迎接全球各界人士,共谋全球治理之策、共商合作共赢之道,再次开启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孙洁 宋春燕 娄郝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