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新” 发展提“质”

发布时间:2024-09-14 20:45:20 来源: sp20240914

  超导量子芯片生产线上,机声隆隆,广东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在对下线的芯片性能进行最后测试。“我们计划研发更高性能的超导量子芯片,拓展全球量子芯片市场。”公司首席技术官孟铁军说。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一粒厚度不到1毫米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上,堆叠了上千层印有金属电极的陶瓷膜片。“我们已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公司副总裁邱基华介绍。

  广东向“新”而行、以“新”提质。“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内,工业机器人与产业工人协同作业。每隔53秒,便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去年底,广汽埃安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用户订车到零件供应,再到生产、质检、交付,智能生态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9年的15.59万辆提升至2023年的253.18万辆。

  2023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2.2%、18.2%;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29%、15.9%、22.6%。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一些快时尚品牌,交付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要不是推动数智化转型,很难适应这样的供货要求和节奏。”依卡瑞服饰(广州)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传统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生产过程中,最耗时间的就是面料、辅料的采购和准备,以前找布都是靠“人工”跑合作档口,耗时长、效率低不说,匹配准确度也不够,引入致景科技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后,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广州大量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转型。“我们对纺织服装全产业链进行数智化升级改造,让上下游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配套、订单采购等方面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对接。”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宋振一介绍,公司开发的“飞梭智纺”数智化系统已服务9000多家纺织企业,推动行业产能利用率从60%提高至80%。

  广东自2018年开始实施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政策,去年又在14个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预计到2025年,将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一架大疆智能巡检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中建深装河套壹号项目安全负责人陈文棋的手机上,百米高楼的幕墙建设实况一目了然。“这种超高层、大跨度的屋面幕墙,以前都是靠人攀高爬低开展质量安全巡检,一圈下来要三四个小时,而且危险系数较高。”陈文棋说,无人机不到10分钟便能飞遍全场,扫清视觉盲区,高清画面尽收眼底。

  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企业战略总监张晓楠介绍,多年技术创新,大疆工业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应急救援、低空运载、能源巡检等多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广东持续完善全过程创新链,让企业在产业技术攻关中‘唱主角’,推进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说。2023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都来自企业。

  2023年,我国首台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上市并投入生产。我国成为第四个可以独立研发生产ECMO的国家。这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汉诺医疗、迈瑞医疗联合攻关的成果。

  截至目前,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已与招商局集团、华为公司、商汤科技等企业累计共建231个联合实验室,签约近1200个横向项目,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新领域新赛道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

  广东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随着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形成,以深圳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的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加速构建,广东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2023年,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抓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强服务滋养创新动能

  2月27日,广东召开民营企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动员部署会,提出推进民营企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是广东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题中应有之义。

  资产规模小、缺乏抵押物的初创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很难获得市场化融资。东莞石头科技有限公司有这样的经历——公司成立时间不长,融资需求额度会根据订单情况波动;无自有厂房,缺少抵押物。聚焦难题,东莞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出台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金支持,积极开展仓单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票据贴现等金融业务,推广“整链授信”模式,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批量授信。

  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后,工商银行东莞分行推荐石头科技使用“用工e贷”,无需其他抵质押担保了,额度随借随还。

  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广东优化创新制度、政策供给,主动精准服务,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2月20日,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动工,设立15亿元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12个首批投资项目集中签约。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现场发布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若干措施,创新提出落户配套“即立即享”前置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落户,最高可获500万元配套扶持。

  2月21日,广东发布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在防控风险基础上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对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结合扩大生产需要加大项目贷款投放……

  2023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和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多年领先。

  (本报记者李纵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0日 02 版)

(责编:卫嘉、白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A股三大指数集体V形翻红 - 守护乡村幼苗健康成长(暖闻热评)

A股三大指数集体V形翻红

发布时间:2024-09-14 20:45:22 来源: sp20240914

  A股三大指数集体V形翻红

  沪深两市昨日全天成交额8648亿元 较上一个交易日大幅放量2273亿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1月18日,A股低开高走,三大指数上演“V形”大反转,沪指2800点盘中失而复得。

  记者留意到,市场规模靠前的4只沪深300ETF当日的总成交额超300亿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A股、港股在大幅下跌之后有望迎来触底反弹的机会,全年市场可能走出前低后高、先抑后扬的走势。

  权重股尾盘集体走强带动指数反弹

  昨日,A股早盘大幅下挫,沪指、深指盘中跌幅一度甚至超过了2%。到下午两点左右,三大指数强劲拉升。截至收盘,沪指收报2893.99点,涨0.27%;深成指收报8992.07点,涨0.31%;创业板指收报1752.23点,涨0.38%。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8648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大幅放量2273亿元。

  盘面上,权重股尾盘集体走强带动指数反弹,中国移动、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五粮液等涨超2%。大金融股盘中异动,新力金融涨停,湘财股份一度涨停。

  A股三大指数为何突然拉升?“从盘面上看,多只300ETF放大量,可能是指数拉升的直接原因。”有证券业人士表示。

  记者留意到,沪深300ETF昨日确实出现显著的大幅放量。1月18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成交额分别达到了152.57亿、59.08亿、56.67亿、43.55亿元,总成交额高达311.87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当日的成交额更创下8年半以来的单日成交额新高,还刷新了该产品上市以来的历史第二高纪录。而拉长时间来看,上述4只沪深300ETF在1月16日和1月17日连续两日已买入达183亿元、175亿元。

  有市场观点猜测,18日的拉升或是有“国家队”出手。不过,截至记者发稿为止,中央汇金等“国家队”资金暂未有相关公告。

  机构普遍看好今年中国股市投资机会

  “从全年来看,A股、港股在大幅下跌之后有望迎来触底反弹的机会,全年市场可能走出前低后高、先抑后扬的走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当前A股是被严重低估的,但是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看到更多的利好因素。包括政策力度的加大,包括对于经济预期的改善以及市场资金面的支持。现在我国货币政策保持了低利率、宽流动性的水平,这有利于股市企稳反弹。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认为,虽短期市场处于筑底阶段,但极端估值叠加积极因素的逐步积累,对后市仍需保持耐心,不必过于悲观,短期扰动不改长局,2024年市场的配置机会仍有望好于2023年,未来3~6个月建议关注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

  多家外资机构近期对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与股市投资机会作出了积极向好的判断。高盛表示,有充分理由对中国A股市场进行策略投资,预计2024年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将分别实现10%和11%的盈利增长。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团队表示,对中国股市保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经济形势改善有望推动企业盈利回升。

  瑞银证券表示,当前沪深300指数的静态市盈率处于低位,考虑到宏观政策持续加码,预计营收增速回升与下游行业利润率的改善,将带动A股沪深300指数的每股盈利增速从2023年的3%提升至2024年的8%。(广州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