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北京服务”

发布时间:2024-08-29 15:45:13 来源: sp20240829

   中新网 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同时突出首都特色,打造“北京服务”,使其成为北京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品牌形象。

  这是记者在8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对正式发布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进行了介绍。

12月8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吕少威摄

  杨秀玲说,《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指导性、框架性文件,标志着北京市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对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秀玲表示,近年来,北京先后出台1.0—6.0版改革方案、推出1270多项改革举措,实现营商环境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助力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大幅提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领先。

  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中外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过去五年,北京市年均新设经营主体约22.6万户,总量达到253.74万户;今年1至11月,新设经营主体30.68万户,同比增长20.5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580家、同比增长10.82%,平均每天新注册科技型企业达到337家,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介绍,《意见》与以前的改革方案相比,涉及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更深,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意见》更加强调营商环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助力“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任务,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管理服务、政策法规等国际一流的环境保障。

  《意见》指出,北京将从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向企业服务、公共服务延伸拓展,实现政务服务便捷高效、企业服务主动精准、公共服务暖心贴心。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实现更多企业咨询和诉求“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将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

  在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监管执法、司法保障等领域改革的同时,北京还首次把人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改革和服务提升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在人才保障方面,《意见》把实施“人才服务品质创优行动”作为8大行动的第一个行动,以打造最具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目标,聚焦科技人才、青年人才、外籍人才,全面构建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保障制度体系。

  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实施“科技创新服务提升行动”,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目标,以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加强融资支持等为重点,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环境。

  《意见》提到,北京将更加突出数字赋能政府治理。强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更加强调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服务更加高效便利。

  一是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治理、服务等各领域全面升级,完善城市感知体系,深化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加快实施“城市码”建设工程,推动实现“码上办”“一码通办”的便捷服务。

  二是以数字技术驱动政府审批、监管、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塑、方式变革,推动“京通”“京办”“京智”功能升级,推动“一网通办”更加友好便利、“一网统管”更加高效联动、“一网慧治”更加科学智能。

  三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推行智能审批、在线导办、智能咨询等智能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大中医药医保支付支持力度 - 人民日报整版观察: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大中医药医保支付支持力度

发布时间:2024-08-29 15:45:15 来源: sp20240829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大中医药医保支付支持力度

  建立“适配”中医药服务特点医保体系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临床治疗、预防和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力度推广中医药发展,这让作为“业内人士”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张涤欣喜不已。在日常工作中,他发现中医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好,但同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医保支付体系缺少中医特色,当前有关中医的诊断、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的预付管理方法尚未纳入医保支付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应用。

  张涤举例称,棍针拨筋疗法、刘氏火熨术、温通拨筋罐、脐灸、雷火灸等很多深受患者欢迎的中医治疗项目因尚未明确收费标准,无法列入医保目录,最终导致此类治疗项目在临床应用上减少甚至停用,难以推广。

  “要推进建立‘适配’中医药服务特点、更加体现中医药价值的医保体系。”张涤建议,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医保报销水平,降低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提高参保居民使用中医药服务如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让民众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实惠。同时,逐步扩大中医诊疗技术的报销范围,将中医传统治疗项目纳入医保,对疗效好、受群众欢迎但未明确收费标准的中医医疗技术和服务进行合理定价,进一步体现中医医疗技术服务价值。此外,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中医药起源于民间、立足于基层,更要发展于基层、服务于基层。”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万红梅多年来一直高度关注中医药发展。她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当前传统中医药治疗的病种分值普遍偏低、列为中医优势病种的项目偏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群众就医的选择范围,不利于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如今,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万红梅认为,扩大中医药门诊报销比例,不断完善中医药医保支付政策,合理提高报销标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对此,万红梅建议,加大医保支付政策向中医药倾斜、支持的力度。在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时,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支付比例,降低起付标准,并在总额预付、病种分值权重等方面对中医类医疗机构和服务项目给予倾斜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对康复医疗、安宁疗护等需长期住院治疗的中医优势病种按床日付费,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特点和优势。

  此外,万红梅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和病种分值付费(DIP)两种支付方式改革,同时提高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新增项目审批,对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合理定价,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法治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