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质量发展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发布时间:2024-08-18 20:00:52 来源: sp20240818

  今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延续去年以来的良好态势。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近期中国发电量、客运及货运量等多项指标也都释放出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不断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际舆论认为,中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不断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能,为全球发展合作汇聚力量。

  “相信中国能实现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国际舆论近期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向好,特别是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合作新机遇。

  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刊文称,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中国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也将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巨大机遇。”文章认为,中国技术创新为柬埔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去年9月,柬中双方签署了涵盖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多份合作文件,这有助于柬埔寨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为柬埔寨人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中非共和国潜力网刊发评论员文章说,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前景光明。“中国高质量发展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也将为非洲国家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

  匈牙利《民主主义者周刊》在报道中援引专家观点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如今中国政府正致力于通过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持续繁荣。“去年,中国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相信中国能实现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坚持合作共赢,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经验”

  巴西《论坛》杂志近日刊文说,中国把发展质量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注重发挥区域优势,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道路。”文章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受到全球南方国家的关注。“中国坚持合作共赢,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经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牙买加我们今日新闻网报道说,中国提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致力于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近日,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刊发南非西开普大学和南非文达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顾问贾亚·乔西的署名文章。文章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将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中国正在将这一新的经济发展重点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以促进人类共同繁荣。非洲将是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受惠者。

  “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我们了解到当地在保护海滩、净化海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在柳州,我们了解到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发展经验。”约旦佩特拉通讯社记者瓦法·泽纳蒂亚不久前与多名外国记者一同访问广西,了解广西现代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经验。“我曾听到或读到很多关于广西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报道,但实地参观让人印象更加深刻。”泽纳蒂亚说,“广西的实践彰显中国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有助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重要机遇。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宝贵的确定性和正能量。

  不久前,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在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举行。会议达成“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呼吁国际社会本着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开放共赢、共同繁荣原则深化发展合作。卢旺达时间网报道说,过去数十年,中国企业在非洲实施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非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非中关系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非中合作的突出范例,成为促进非中共同发展和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邮报》内容总监弗雷德尔·阿方索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合作机制正日益成为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合作伙伴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全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也门国家电视台副台长哈立德·阿勒延日前发表文章说,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双方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该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追求的是共同利益而非单方主导,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在报道中援引专家观点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全球150多个国家参与,成立3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体现了中国对开放合作、包容发展的承诺,有助于推动各国合作共赢和共同繁荣”。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4日 0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小城草根文艺队见闻:银发族发光发热 - 安徽黄山税惠赋能 徽派民宿走出“国际范”

小城草根文艺队见闻:银发族发光发热

发布时间:2024-08-18 20:00:53 来源: sp20240818

   中新网 乌兰察布7月8日电 题:小城草根文艺队见闻:银发族发光发热

  作者奥蓝

  每天早上6点多,如意湖社区小广场进入热闹的“广场舞时间”。数十名街坊邻居排成好几排,最前面领舞的是如意湖健身队的队员们。

  这支健身队组建于2014年,队长石秀莲今年67岁。“我们会带领做一些节奏律动强、动作简单的健身操,今年还按照体育局的要求,教大家打八段锦。”

  “已经从网上学了200多支舞了,不求动作标准,只要舞得整齐就算合格。”石秀莲告诉记者,如今队员50余名,都是银发族。“我们就是草根,都是零基础,只要一个音响,大家就能舞起来。”

图为一大早,北官房社区广场健身舞队带领当地街坊一起锻炼身体。奥蓝摄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是一座北方小城,每逢节假日,社区、商圈的惠民演出中;每日早晚,广场、公园大大小小的空地上;每个工作日,社区服务中心的舞蹈教室中,都能看到一群群银发族。他们精神气十足,把自己打扮得体面漂亮,活跃在台前幕后。

  仅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就活跃着数十支这样的民间艺术团。在这里,60岁以上的人是主力,50多岁的算年轻骨干。他们年轻时从事的行业各异,如今活跃在广场舞、晋剧团、二人台等多个民间团体中。在当地,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草根文艺队。

  2012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举办了一场魅力健康舞活动,十余只广场舞队伍脱颖而出。3年后,其中16支队伍组团成立了集宁区广场健身舞协会,如意湖健身队就是其中之一。魏建明那时刚退休,主动请缨成为会长。如今,协会已有52支队伍,会员2000余人。

  元宵节社火,锣鼓、秧歌、广场舞等组成的千人表演队一眼望不到头;每年办年会,数百人共同联欢……梳理过往组织和参与的活动,魏建明骄傲极了。“仅我们协会,一年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动就有数百场。大家在一起不仅是跳舞,也是互相鼓舞传递正能量,给自己、也给社会减压。”

图为林林开心健身队的队员们正在排练。这支队伍成立于2015年,如今有队员60余人。奥蓝摄

  “没有活动,我们就自己组织活动。”石秀莲告诉记者,就在上月的“六一”儿童节,她们联合数支广场舞队办了一场“大宝贝”运动会。银发族穿着精心挑选的队服走方队,仪式感十足。“给自己找快乐,这是多好的事!”

  草根文艺队中男性不多,大多负责乐器伴奏、台下指导、后勤保障等工作。魏建明不上台,也是“绿叶”之一。他特意在60岁时考了驾照,如今每天开一辆越野车走街串巷,承担对外联络、与职能部门对接等工作,“每天东奔西跑,比上班还忙。”

  加入文艺队后,很多银发族都说自己变了。有的人第一次“理直气壮”地唱歌跳舞,笑称“圆梦”了;有的人第一次站上舞台,第一次当队长;有的人买了人生中第一件旗袍、第一次涂口红;有人第一次参加集体旅游……

图为草根艺术团上演“客厅演唱会”。苏雪梅供图

  “我们社区大概有50岁以上居民约800人,其中一半都活跃在文艺队中。”东民建社区书记苏雪梅告诉记者,2019年至今,社区已经涌现出七八支草根文艺队了。老年人需要这样的文化活动,展示自我、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因为草根文艺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走出家门,好多还成为社区工作的积极分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发族”们不仅爱文艺,也爱参加社会事务,走街串巷开展普法志愿服务,登门为不能出门的残疾人上演“客厅音乐会”,排演《妇女的生活》普法宣传短剧、《天网恢恢》二人台防诈骗演出,组织学雷锋、捡垃圾等公益活动……

  “我们就是以文艺表演的形式,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现在的好生活。”魏建明告诉记者,大家精神气都特别足,铆着劲地想参与,“为人民服务。”

  “现在基层还有孵化体制,我们的草根艺术队也在其中。”苏雪梅说,如今作为基层治理组织的社区,也在积极为老年人们“搭平台”。在小区居民中寻觅专业人员当老师,为“银发族”们对接演出机会,向乌兰察布老年大学等机构推举优秀队伍……“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我们工作价值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老年人的快乐和幸福需要全社会的守护。”(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