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最新共识发布 四十余位心血管权威专家共同参与

发布时间:2024-08-15 20:46:24 来源: sp20240815

  3月28-3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心脏病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羊城广州举行。会上,严格按照国际共识标准(ESC指南证据分级与推荐标准)制定的首个通络药物专家共识——《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重磅发布。

《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会现场

  《共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担任指导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吴宗贵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林谦教授作为核心专家组成员主持撰写,国内心血管领域四十余位权威专家共同精心讨论编撰而成。

  《共识》明确了临床涉及的9大类冠心病相关人群、确定了22个结局指标。旨在帮助内科医师充分发挥通心络在冠心病人群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化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改善其临床结局。

  聚焦冠心病治疗难题,《共识》重磅发布指导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推算,我国冠心病患者达1139万人,且冠心病死亡率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冠心病患者的总住院费用为1169.59亿元,平均每人每次住院费用为14638.22元,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公共卫生和经济负担。

  通心络是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疾病的专利创新药物,是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上市二十多年来,通心络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先后获《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30多部国家级心脑血管疾病指南/共识推荐,其相关科学研究及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四项国家科技成果大奖。

  基础研究表明,通心络具有调脂、抗凝、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液流变、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的作用。系列临床研究证实,在标化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进一步为冠心病患者带来获益。2023年10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AMA》杂志,这是我国首个发表在国际医学四大顶级期刊的中医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其成果被誉为心血管领域中西医结合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次《共识》内容覆盖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多种疾病类型和患者群体,并对通心络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治疗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推荐。通心络在一、二级预防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梗)防治方面获得8个I类推荐,9个A级推荐,是首个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获得I类推荐的创新中药。

  《共识》明确临床涉及的9类冠心病相关人群、确定了22个结局指标。此外,《共识》对通心络的安全性事件进行了完整记录,指出通心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系统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通心络相关不良反应报告率在非常罕见(低于万分之二)的范围以内。《共识》的发布,将为进一步明确通心络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适用人群及证据强度提供权威指导,更好地发挥通心络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据悉,《共识》完整内容将同步刊登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和《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共识》为冠心病治疗提供有力武器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

  葛均波院士指出,冠心病是我国临床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传统医药讲究整体观,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心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提供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力武器。相信《共识》的发布能够为临床一线的临床医生带来更规范的指导,提供有力的治疗工具。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吴宗贵教授

  吴宗贵教授表示,此次《共识》发布是冠心病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作为络病理论指导下的创新中药,通心络在众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证实了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本《共识》对通心络在冠心病治疗领域中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不仅代表着研究者对通心络防治冠心病的认识,也体现了医生们对患者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关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

  霍勇教授指出,此次《共识》结合循证证据、专家意见与经验指导,按照严格共识制定流程而生成。他特别强调,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通心络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可改善临床结局及临床症状,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林谦教授

  林谦教授介绍,本次《共识》的制定集结了国内多位中医和西医领域的权威专家,坚持以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整个过程严谨规范。她表示,希望通过《共识》的发布,可以为广大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通心络提供帮助和指导,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以及通心络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价值。同时也期待,未来有更多高质量的循证研究为临床提供指导,通过中西医结合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中医药是祖国几千年文化的代表,用科学的方法把中医药的机制讲清楚至关重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在大会主报告总结时指出:“多年来,通心络开展的多项研究证明了其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可以说,通心络是讲的清楚、说的明白,有基础理论、有临床实践,又有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硬终点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创新中药。期待此次《共识》发表能够为冠心病联合治疗、综合管理提供示范作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期待未来有更多中医药走向世界”。

【编辑:苏亦瑜】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京港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通车 跟着D909次列车去香港 - 22国代表齐聚成都 探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机遇

京港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通车 跟着D909次列车去香港

发布时间:2024-08-15 20:46:25 来源: sp20240815

  6月15日20时13分,一声铃响,D909次列车载着数百名旅客准时从北京西站缓缓驶出,驶向目的地香港西九龙站。

  自15日起,北京西、上海与香港红磡站间开行的普速直通车Z97/98、Z99/100次,提质升级为北京西、上海虹桥与香港西九龙站间的高铁动卧列车D909/910、D907/908次。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时间分别由24小时31分、19小时34分压缩至12小时34分、11小时14分,京港、沪港间实现夕发朝至,香港与内地间人员往来更加便利。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首发任务,我会更加努力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广九客运段列车长周雅菲说。参加工作15年,这是她首次跟车服务从北京西站到香港西九龙站的列车。

  走进车厢,处处可见贴心的配套服务设施——在卫生间内,有统一安装的马桶掀盖器;洗手台配备了装饰花艺和梳子、棉签、橡皮筋等用品;面向卧铺旅客提供洗漱包,还在卧铺下方配置了4种颜色的一次性拖鞋,方便旅客加以区分。

  “洗漱包内含牙刷、牙膏、梳子、压缩毛巾、洗面奶等物品,方便旅客使用。”周雅菲说。

  列车夕发朝至,全程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吸引了不少旅客购票乘车。首班列车乘客中,有一家人去香港旅游,有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有人回港工作,还有人回港照顾家人。

  “省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晚上睡一觉,第二天早晨一到站就可以直奔目的地,不影响行程计划,方便多了。”车厢里,带着家人的张先生说,“儿子6岁,女儿2岁,准备带着两个小家伙体验一趟香港之旅。”

  “得知京港高铁动卧列车首发,6月5日开票当天,我第一时间就买了票。”攻读语言学专业博士的曾女士准备去香港城市大学参加一场学术活动,“西九龙站与地铁站连通,明早到站后,乘地铁去学校只要半小时,一点不耽误事儿。”

  对于往来京港频次高的商务人士,高铁动卧也提供了便利。“原先从北京到深圳,坐卧铺的话要二十几个小时。白天8个多小时的高铁会占用不少工作时间,坐久了也比较累。”34岁的陈女士从事金融工作,在北京、香港两地频繁往来,“之前往来两地以坐飞机为主,常常半夜到机场,晚上的休息很受影响。现在不一样了,高铁夕发朝至,我可以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办事精神也更足了。”

  16日8时47分,列车缓缓到站,乘客们带着行李陆续从车厢走出。西九龙站采取“一地两检”方式,抵港乘客下车后从B4层上到B2层,在B2层办理完出入境手续后即可离站,全程用时不到20分钟。

  75岁的刘大娘在出站口开心地说:“真方便,下次我还买这班列车。”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