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消费活力: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举办

发布时间:2024-07-30 17:36:46 来源: sp20240730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杜燕飞)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人民网举办了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活动围绕中消协确定的2024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激发消费活力”展开。

中消协举办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中消协举办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中消协常务副会长甘霖参加活动并致辞。甘霖表示,2024年中消协将按照“激发消费活力”年主题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希望中消协各理事单位、各位理事以及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的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消协组织依法履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把消费者的各项合法权益维护好,把老百姓消费领域的利益保护好,切实把消费维权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在主题活动上,“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上线启动仪式正式举行,这标志着全国消协组织有了统一的受理投诉渠道。该平台自当日起上线试运行,畅通消费者在线投诉渠道,实现消费纠纷在线处理。

中消协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消费维权鉴定支撑、专家支持、普法宣传方面加强合作,着力打通消费维权鉴定难的堵点,为各级消协组织调解消费者投诉、开展消费监督工作提供支撑。

记者了解到,主题活动进行了丰富多彩的专题发布和重点工作介绍,展示了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 我们在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月底,“提振消费信心 我们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共推出448项各具特色的举措,惠及消费者超过18.23亿人次,带动消费约1611.72亿元,为进一步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贡献了力量。

中消协发布了2023年“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涵盖多个消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中暴露出的消费维权新问题;发布了2022—2023年度消费监督典型事例,激励全国消协组织聚焦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消费监督,深挖问题根源,标本兼治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发布了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力求进一步发挥消费维权舆论监督作用、提升监督效能,促进社会各方加强协同共治,合力打通消费维权痛点堵点;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消协组织“比较试验典型项目”,展示比较试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指导性,帮助消费者全面准确掌握产品信息。

活动还展示了“2023消费维权年度人物事迹”,激励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以他们为榜样,关心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主动加入消费维权行列,凝聚各方力量,不断优化消费环境。

在活动现场,经营主体代表发起了“以创新提振增长 共同激发消费活力”的倡议。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在活动现场,经营主体代表发起了“以创新提振增长 共同激发消费活力”的倡议。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一直以来,人民网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科学消费理念,报道消费领域新业态,助力消费高质量提质升级。为了挖掘各地各单位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的创新举措,在活动上人民网“2024国民消费创新案例征集”启动。案例征集期间,人民网将持续开展系列访谈、交流座谈,并联合行业专家走进地方和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以多元形式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此外,探路者、洽洽食品、希沃、啄木鸟家庭维修、金正大国际、锅圈食汇、菌小宝、叮咚买菜、胖哥俩、觅光、碧莲盛、中科健康等经营主体共同发起“以创新提振增长 共同激发消费活力”的倡议。大家表示:“要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提振消费增长;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要。”

中消协负责人表示,今年中消协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做深做细做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各项工作。重点包括:深入开展“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宣传;持续加强“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建设,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高效、更透明的投诉调解服务;深入开展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做好测评结果的应用,促进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消费环境建设;联动地方消协组织开展“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倡导经营者推出放心暖心举措;探索打造《消协有话说》工作品牌,更好履行社会监督法定职责;积极开展消费维权理论与实务研究,开展“霸王条款”、预付式消费、平台交易行为等监督调查,提出高质量的立法或监管建议;加强对全国消协组织比较试验工作的统筹指导,鼓励引导各地消协组织进行工作联动,及时更新比较试验数据库信息;做好重要消费节点消费舆情监测,针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予以批评曝光,表明消协观点;以中消协成立40周年为契机,深入探讨和交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效提升消协组织依法履职能力。

相关报道:

中消协发布2023年“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中消协公布2022—2023年度消费监督典型事例

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民宿“涨价退单”等被点名

(责编:乔业琼、高雷)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文化新纪行)古城变“网红”,文化“活起来”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让“旧金山愿景”照进现实

(文化新纪行)古城变“网红”,文化“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4-07-30 17:36:47 来源: sp20240730

   中新社 苏州4月23日电 题:古城变“网红”,文化“活起来”

  作者 国璇 邵燕飞 徐珊珊

  小桥流水人家,古树粉墙黛瓦……在社交媒体平台,江南古城的文旅热度总是居高不下。不少地方的古城变“网红”,游人被“圈粉”,过去与当代的肌理相互融合,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活起来”,在于保护古城的韵味。

  春日里,走进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熙熙攘攘,仿佛梦回千年水乡。街区现存的布局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

图为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张蔚然摄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从过去‘一条街’的保护利用,到如今整个历史街区的全面保护、系统保护,对其中的文物建筑进行修缮后,我们会根据文物建筑的空间、特点以及承载的历史信息加以利用。”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受访时说。

  退思园、耕乐堂、陈去病故居……位于苏州吴江区的同里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7处,可谓是“活着的古镇”。

  漫步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闹红一舸、菰雨生凉轩、眠云亭等美景尽收眼底,游人宛如置身于南宋姜夔词作的意境,与古人共赏园林风华。

  “近年来,吴江区从退思园丽则女学校旧址的活化利用开始,包括在陈去病故居开辟名人生平展览,不断塑造文旅融合的典范案例。”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说。

  文化“活起来”,在于珍视传统的文脉。

  摇一把苏扇,听一段扬州清曲,苏绣店里绣娘的吴侬软语从远处飘来,昆曲的动人韵律在耳畔百转千回。对于前往江苏各个古城打卡的游客来说,传统文化的地道滋味是心之所向。

图为江苏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冬荣园内的非遗表演。张蔚然摄

  宜兴紫砂甲天下,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眼下,在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唐伯琴一家老中青三代书写着传承家学、坚守初心的紫砂故事。

  唐伯琴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紫砂制壶,1978年高中毕业后正式从事制壶工作,已从艺40余年。耳濡目染下,唐伯琴的女儿管文晶从小跟母亲学习制壶,还接受了大学陶瓷系专业系统的学习。

  “传统紫砂制作技艺是老一辈匠人留下的珍贵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文晶说。如今,管文晶29岁的外甥龚吟韵也已步入紫砂行业,学习传统制壶技法。

  文化“活起来”,在于开拓创新的思维。

  在江苏南通,张謇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位从当地走出又回到故乡的晚清状元,于1905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许丛军摄

  “眼下我们强调博物馆建设要有多样性,而早在100多年前,张謇就意识到了这点,采用苑囿式设计,将近代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与中国传统园林进行结合。”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受访时说。

  这也是张謇之所以设“博物苑”而非“博物馆”的原因。百年后,这股创新思维仍在持续。

  据了解,目前南通博物苑围绕张謇开设了20条研学路线,还推出张謇主题的绘本、小课堂等;近3年来,博物苑共接待近60万人次的研学群体,举办近300场各类活动。

  如今,在苏州古城32号街坊的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数字戏曲、数字“琴棋书画”等以技术为依托“活起来”;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当地对文物建筑进行三维扫描建模,为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江南文脉的“潺潺流水”在古城汇聚,从历史向未来,奔腾不息。(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