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议两岸融合发展与台湾青年机遇

发布时间:2024-09-15 20:53:16 来源: sp20240915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王承昊)“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台湾年轻人模仿大陆同龄人喜爱的舞步录制的视频,我的学生有不少追大陆电视剧、跟大陆网友打游戏。”从台湾学者刘性仁的举例中,不难看出两岸青年的生活在两岸融合发展中正愈加“同频”。

  25日,围绕“两岸融合发展与台湾青年的机遇”议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刘性仁在北京展开深入探讨。这是“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的第八场。

  用什么方法解决两岸分歧?李振广的答案是:融合发展。

  “大陆坚定走融合发展之路,走和平统一之路。”李振广认为融合发展能为和平统一奠定深厚的物质和情感基础。

  “两岸融合发展是时代趋势。”刘性仁说,“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两岸要共同发展,融合发展,一起追求美好生活。”

  谈及两岸融合发展中的台湾青年,两位专家坦言,岛内年轻人对“融合发展”的认知还有提升潜力。

  “部分台湾年轻人还没想清楚,融合发展是什么,意味什么?”刘性仁说,两岸青年要多交流,台湾青年要来大陆多体验,要让台湾青年看到融合发展的好处。

  李振广认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获得良好的发展。“我认识很多台湾青年在大陆工作如鱼得水,生活毫无障碍。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必能创造更多‘增量’。”

  李振广指出的这种“增量”,需要两岸青年共同努力,这将是融合发展成功的关键。

  刘性仁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两岸青年创造的“增量”可以是无限的。“尤其在科技产业布局上,两岸年轻人可以共同探索新领域,找出创意发展点,创造更多‘增量’。”刘性仁相信未来的两岸融合发展,一定可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有实践性。

  “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由厦门大学与中华文化学院轮流举办,邀请大陆和台湾学者就同一个议题展开深度对谈。

(责编:卫嘉、白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海内外专家齐聚辽宁共话文化遗产传承 - “防晒经济”升温 江苏进出口防晒用品数量攀升

海内外专家齐聚辽宁共话文化遗产传承

发布时间:2024-09-15 20:53:17 来源: sp20240915

   中新社 锦州6月9日电 (李晛)6月9日,一场聚焦文化遗产传承、探寻文明瑰宝的交流活动在辽宁省锦州市举行,海内外考古及文博领域专家一起探讨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6月9日,“探寻文明瑰宝 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在辽宁锦州举办。李晛 摄

  “不管在中国,还是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地方,只有珍视过去的文明瑰宝,才能让文化不断传承。”当天,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史蒂夫·布朗(Steve Brown)在“探寻文明瑰宝 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上表示,澳中两国民众交往和文化交融由来已久,早在1897年,被命名为“龙”的舞龙从中国远渡重洋来到澳大利亚小镇巴拉瑞特,这条已经127岁的“龙”,见证了旅澳中国人数从3万多人到60余万人的增长。他说,文化遗产传承对现代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丰琳(Marcella Festa)表示,考古学在加深人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跨越文化鸿沟以及教育未来一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考古学还能揭示有关历史和文化的刻板印象或误解,扮演着“挑战和重塑叙事”的角色。例如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工作就揭示了中原以外的丰富文明,证明了亚洲不同地区之间的密切关系。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会有更多考古方面的突破性发现。

6月9日,“探寻文明瑰宝 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在辽宁锦州举办。李晛 摄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指出,中华文明本质上是多元一体的文明,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星斗一样璀璨,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多种不同的文明体系,在发展蔓延的过程中碰撞、汇合和交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文化与民族融合的大熔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钟栎娜说,辽宁是沟通东北亚与西方世界的锁钥,还是游牧区和农耕区交汇的地方。厚重的文化来自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决定了辽宁的独特价值。到访辽宁可以让海内外朋友看到更丰富立体的中国形象,让文明更好地交流互鉴。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集体记忆,愿大家一起努力,薪火相传,守护文明之光。”敦煌艺术家常沙娜如是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