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发布时间:2024-08-18 19:55:56 来源: sp20240818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写在西藏民主改革六十五周年之际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藏族同胞的嘹亮歌声,唱出了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5周年。从拉萨河谷到羌塘草原,从阿里高原到绿海林芝,雪域高原的各族儿女,以多种形式隆重纪念这一重要时刻。

  6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掀起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使西藏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历史飞跃。这一西藏社会进步和人权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变革,使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多方面实现了翻身解放,有效促进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从此,世界屋脊翻开崭新一页。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6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掌舵定向、谋篇布局,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今天的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和睦宗教和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民主改革是真正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伟大壮举。西藏65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充分证明:民主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愿望,契合西藏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历史的必然。正是有了民主改革,才有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迁,才有了西藏与时俱进的发展,才有了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才有了西藏各族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才能实现西藏繁荣进步,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历史的深刻结论,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牢把握西藏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奋力谱写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珠穆朗玛峰巍巍耸立,雅鲁藏布江浩浩奔腾。今天的西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前进道路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西藏各族人民一定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西藏的未来必将更加灿烂辉煌。(人民日报 本报评论员)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春来燕归巢” 广西农民工家门口追寻“诗和远方” -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组团斡旋巴以冲突,首站为何选在中国?

“春来燕归巢” 广西农民工家门口追寻“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4-08-18 19:55:58 来源: sp20240818

   中新社 贵港2月24日电 题:“春来燕归巢” 广西农民工家门口追寻“诗和远方”

  作者 黄艳梅 谭天力 邹庆林

  走进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延塘村的肉兔养殖基地,养殖户黄创礼正在兔舍里忙活着,配饲料、喂兔子、检查兔子健康状况……“我之前在广东深圳务工多年,如今在村里当起了‘兔司令’。肉兔养殖产业见效快、市场前景好,有奔头。”黄创礼说。

  黄创礼主要养殖比利时兔,一只种兔一年可生产约30只小兔,小兔三四个月便可出栏。目前,黄创礼所在的养兔专业合作社肉兔年出栏数达到2万只,年产值达130万元(人民币,下同)。

2月,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延塘村的肉兔养殖基地,养殖户黄创礼在查看肉兔健康状况。 邹庆林 摄

  创业初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黄创礼没少走弯路,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兔舍的控温。为此,他多次前往外地大型养兔场学习养殖技术、研究改进养殖设备。

  在当地多方力量的支持下,黄创礼的养兔致富路已经步入正轨,肉兔产品供不应求。“家中养兔,不愁致富。我现在的收入主要来源就是养兔子。”他说,乡村有广阔发展空间,回乡创业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同样在外“漂泊”多年的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村民邓银桂也转换了工作“赛道”。37岁的邓银桂利用当地发展艾草特色产业的优势,在村里的文创核心区开了一家艾灸体验馆,提供艾灸艾疗等项目服务,月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2月,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的文创核心区。   中新社 记者 黄艳梅 摄

  邓银桂所在的山边村,几年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产业单薄、房屋破败的“空心村”。如今,这里蜕变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获评中国4A级旅游景区和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岭南古屋、油菜花海、艺术文创……龙年春节假期,山边村游人如织。“我们村改造得这么好,成了网红景区,以前我都不敢想象。”邓银桂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称,之前自己的梦想是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如今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让其感到无比自豪。

  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为山边村带来了大量人流。“80后”村民谭志睿抓住机遇,在村里开起了特色农家餐厅,22名餐厅员工全是本村人。

  “油菜花盛开时节人气最是火爆,村里每天接待游客达1万余人次,我们餐厅营业额最多的一天超过6万元。”谭志睿说,乡村振兴为青年返乡创造了很好的发展机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候鸟”在乡村舞台上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春来燕归巢”。近年来,随着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内陆省份发展,更多就业岗位、更小收入差距让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愿意留在“家门口”就业。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回乡创业愈加受务工者青睐。

  广西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大省(区),农民工总量逾1400万人。连日来,广西积极开展“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各地推出系列暖心举措,加大创业扶持,全力做好春节前后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示,广西将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建设,引导带动就业明显、发展前景好的返乡入乡创业项目入驻,推动实现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