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投入近200亿元推进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 做大生态价值增量

发布时间:2024-08-20 11:54:08 来源: sp20240820

   中新网 天津12月11日电 (周亚强 徐馨迪)天津市政府新闻办11日召开“‘十项行动’宁河答案——关于宁河区在盘活资产中提速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天津市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表示,宁河区突出“两山”转化方向,投入近200亿元推进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不断盘活生态资源存量,做大生态价值增量。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徐馨迪 摄

  记者从会上获悉,该区提前完成了三期绿色生态屏障的造林工程,蓝绿空间比例达到85.6%,可盘活林地的面积达到10余万亩。投入近200亿元推进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建立了全国首个单个自然保护地“绿色系数”评价体系,创新推出全国北方首单绿色生态保险,全力盘活林业等生态资源。

  同时,该区大力开展“生态+赛事”产业,举办了一系列国家级赛事。截至目前,吸引了全国20余个省市近71.2万名游客。如举办首届七里海半程马拉松赛,赛事期间该区酒店入住率增加40%,重点商超营业额增长36.2%,综合收入达到640余万元;环七里海自行车公开赛综合收入200余万元,是七里海湿地生态与赛事活动融合的首次实践。

  此外,在生态资源转化产业资源方面,该区着力打响津沽七里海品牌体系,目前年收入突破3亿元,全年农业总产值预计达88亿元;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3D立体稻田化宁和稻香生态园,今年累计接待游客10.2万人,收入800多万元;举办首届七里海生态间捕公益竞拍会,当天累计筹集公益资金近180余万元。

  白凤祥在会上表示,将持续实施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断盘活生态资源存量,赋予生态产业增量,提升生态经济质量。(完)

【编辑:李岩】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外嘉宾齐聚北京共话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经验 - 多方合力 摆脱“塑”缚

中外嘉宾齐聚北京共话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经验

发布时间:2024-08-20 11:54:09 来源: sp20240820

   中新社 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陈杭 吕少威 徐婧)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举办,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嘉宾齐聚一堂,从活化运河文化、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文化惠民、国际运河文化交流互鉴等多个角度,分享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经验。

11月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举办。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

  作为“大运河上漂来的城市”,自古以来,北京与大运河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从四个维度分享了北京大运河文化保护发展的首都担当。他称,要高标准加强保护传承,努力建设“文脉之河”;高站位推进协调发展,致力编织“生态之河”;高质量促进活化利用,着力打造“发展之河”;高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全力缔造“民生之河”。愿与大家同心协力,赓续壮美运河千年文脉。

  “今天,我们有幸沐浴在大运河的滋养之中,未来,我们更有责任守好这方传世瑰宝,让大运河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庆瑜表示,大运河滋养着沿河百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运河保护、传承运河文化,就是在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北京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自古就是人文荟萃的水陆都会和商贸重镇。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表示,运河流淌至今,见证了通州由北京远郊区向北京城市副中心蝶变升级的过程。未来,通州将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发挥带动作用,在创新与发展中传承运河文化精髓,赋予运河文化新内容、新形式、新生命。

  大运河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国际交流、文明互鉴。活动现场,诸多国际专家和名人通过视频分享,对活动表达祝福,并希望加强友好互动交流,推动世界运河文化繁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对其卓越普遍价值的认可,也是对保护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多样性的承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强大运河保护的国际合作,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

11月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举办。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

  在文化名人对谈环节,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表示,当下大运河的文化旅游功能正日益加强,要弘扬运河文化,需继续发掘整理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如统一、多元、凝聚、包容、开放等文化元素,这些仍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运河三老”之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在现场讲述了自己参与大运河申遗时的故事。他表示,像拱宸桥、广济桥等文化遗产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老文物专家把它们当做老朋友,为文化保护传承付出了许多。

  本次活动以“传承运河文化 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共同主办。(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