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队主帅:中国队是值得尊重的对手

发布时间:2024-09-09 13:54:33 来源: sp20240909

  黎巴嫩队主帅:中国队是值得尊重的对手

  揭幕战不敌东道主卡塔尔队 黎巴嫩队下一场对阵中国队

  北京时间昨日,2023年亚足联亚洲杯足球赛在卡塔尔多哈卢塞尔体育场正式拉开帷幕。绚丽的烟花表演结束后,东道主卡塔尔队在揭幕战中以3比0大胜黎巴嫩队,迈出了卫冕的第一步。对于下一场对阵中国队的比赛,黎巴嫩队主帅拉杜诺维奇在赛后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队是值得尊重的对手。

  黎巴嫩队目标小组出线

  尽管首场比赛失利,但拉杜诺维奇还是肯定了球员的表现。他说:“我对他们在场上的表现很满意,但卡塔尔作为一支很有经验的强队,他们抓住并利用了我们的失误。对于犯下的错误,今晚我们会好好总结,并为下场比赛做好准备。”

  “首先我们要做好球员的康复工作,下半场比赛球员出现了伤病的情况;其次我们会对首场比赛的录像做分析,准备五天之后的比赛。最后,我们对中国队怀有很大的尊重。”拉杜诺维奇说。

  作为A组第四档的球队,黎巴嫩队整体实力相对有限。谈到目标,拉杜诺维奇认为本队有能力小组出线。“我们不仅仅是来这里展示防守的,你能在比赛里看到我们的进攻机会。我相信球队能拿到六分,挺进淘汰赛。”

  揭幕战超8万人现场观赛

  当地时间12日凌晨,北京青年报记者抵达多哈后发现,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为即将进入卡塔尔境内参与亚足联工作的各类官方持证人员,包括媒体记者特设了专门的快捷入关通道,赛事媒体服务也基本按照世界杯标准落实。

  此外,为方便卡塔尔本国及国外球迷赴现场观看本届亚洲杯赛,赛事地方组委会还像当初世界杯进行期间那样,为他们创造了很多便利或优惠条件。不过,对比一年多前,多哈对亚洲杯的宣传力度似乎小了许多。对此,有媒体同行评价说,“卡塔尔已经承办过像世界杯这样的国际体坛、足坛顶级赛事,可能也不必通过大力宣传亚洲杯,来证明自身承办大赛的实力。”

  按照亚足联与赛事地方组委会沟通的结果,本届亚洲杯开、闭幕盛典,包括揭幕战与决赛都将安排在2022年世界杯比赛场地之一的卢塞尔体育场。这座球场作为2022年世界杯决赛场地,见证了一代球王梅西率阿根廷队捧得大力神杯的历史时刻。

  赛事官方数据显示,共有82490名观众涌进了这座曾经承办过2022年世界杯决赛的现代化专业球场。

  大量观众半场结束时离场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能够容纳超过9万名观众的卢塞尔体育场在揭幕战刚刚打响的时候几乎爆满。但当值伊朗籍主裁判法加尼吹响比赛下半时开始的哨音时,球场多个看台,特别是主席台对面的中央区域看台,出现了大量空席。北青报记者走向球场外侧发现,球场出口至地铁卢塞尔站之间,已被提前离场的球迷汇成了一条“长龙”。这些球迷也因此错过了主队下半时两粒精彩入球。

  据了解,包括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亚足联主席萨尔曼在内,多名国际足坛重磅人物及本届杯赛各参赛队所属会员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受邀出席了赛事开幕活动并观看了揭幕战。不知道他们对于大量观众中途离场作何感想?如果说上述情况出现在当地公休日里,那么没有东道主球队参赛的本届亚洲杯其他大部分比赛,人气情况是否令人乐观呢?

  相关

  中国裁判组执法小组赛首轮焦点战

  当地时间昨日上午,亚足联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了2023年亚洲杯小组赛E组首轮重头戏韩国队VS巴林队的裁判员执场安排信息,以马宁为主裁判的4人中国籍国际级裁判员组确认携手执法本场比赛。随着首次亮相于本届亚洲杯执法舞台,几名中国籍裁判员也将正式进入有关2026年世界杯正赛执法资格竞争的“新考场”。

  按照惯例,亚足联一般会在亚洲杯各场比赛开始前48小时左右公布当场比赛裁判员安排信息。赛历显示,本届亚洲杯小组赛E组首轮重头戏韩国队VS巴林队的比赛将于当地时间1月15日下午2点半(北京时间15日晚7点半)打响。根据亚足联当地时间13日中午公布的信息,本场比赛将主要由一整组中国籍国际级裁判员执法。其中主裁判是目前在亚足联在册国际级裁判员阵容各项评比中名列前茅的马宁,与马宁携手执法过去年年初世俱杯揭幕战的周飞、张铖将以助理裁判员身份担任韩、巴比赛第一、第二助理裁判员。本场比赛视频助理裁判员(VAR)则由曾经主哨过U17世界杯3、4名决赛的傅明担纲。担任本场比赛第四官员、助理视频助理裁判员(AVAR)的分别是来自日本的荒木友辅、来自叙利亚的汉纳·哈塔卜。

  曹奕虽然与上述4名中国籍裁判员一同前往多哈报到,但他的身份是本届亚洲杯候补助理裁判员。换言之,只要正选助理裁判员全部通过此前的体测,那么曹奕就无法递补参与本届赛事的具体执法工作。

  据了解,为了完善本届亚洲杯执法工作,亚足联特意为执法本届赛事的所有裁判员安排了为期一周的执法预备培训课,内容涉及理论学习、实战模拟、科技演示、体测等执法前预备培训课程。

  课程从当地时间1月5日开始,至11日也就是赛事开幕前一天结束。课件信息显示,整个培训以当地时间1月5日清晨6点45分进行的体重控制训练为开端,以11日晚6点半进行的赛事执法准备工作为终点。大部分培训日的课程时间分别于当日早上7点左右开始,至当晚7点左右结束,单日课程时间跨度达12小时。

  培训期间,由亚足联选派的讲师还对裁判员进行有关“规则要领与判罚尺度把握、比赛期间突发人员伤病应对举措”的理论培训,还将向他们作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及全新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展示与培训。结合理论学习,亚足联培训期间还组织裁判员们参加了实战模拟情境的执法训练以及一系列高标准的体能测试。这意味着,获得本届亚洲杯执法工作上岗资格的裁判员们,都已经接受并通过了此次“魔鬼”培训。

  据了解,几名中国籍裁判员早在本月5日前就已经提前抵达多哈报到,目前他们的身体及精神状态都不错。

  本报卡塔尔多哈专电 特派记者 肖赧

  统筹/杜锐 【编辑:房家梁】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携手共进 温暖同行 - 国际识局:李显龙正式卸任!新加坡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携手共进 温暖同行

发布时间:2024-09-09 13:54:34 来源: sp20240909

原标题:携手共进 温暖同行

   他们的世界有一些特殊。或许看不见阳光,闻不到芬芳,感受不到世界的斑斓,无法体会用力奔跑的快乐……残障人士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志愿服务是支持他们实现自立自强的有力援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截至2023年底,我国助残志愿者已达188.8万人;志愿助残服务也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在日前召开的共青团为老志愿服务和助残志愿服务现场会上,专家学者和各地青年志愿服务团体,分享了一个个残健牵手、共享芬芳的故事,也交流了如何探寻助残志愿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推进形成残健融合社会环境的经验和观点。

  融入日常 成为经常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晚上九点,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助盲微信读书群内,志愿者们准时发来了录制好的读书音频。群里数百位视障残疾人读者可以点开一条条语音,细细聆听志愿者们平缓而真挚的朗读,体会“听书”的愉悦。

   中国盲文图书馆文化教育部馆员罗莉丽是读书群的组织者。据她介绍,群里的200多位志愿者来自五湖四海,通过网络发布的招募信息汇聚在了一起。读书群内,每当需求发布,大家总是云集响应,“接龙”报名。在一周6场群内读书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朗读者不同的声音,为残疾人带来同样的温暖。

   从线下到线上,从一地到全国,助残志愿服务形式越来越丰富,打破了时空限制。志愿服务也不再局限于集中式,而是常态化开展,融入日常、成为经常。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祖平关注研究助残志愿服务多年,他认为,助残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是创新服务方式,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志愿服务效率,用新方式提高项目志愿者的吸引力。

  专业提升 更有温度

   患有智力缺陷的孩子往往耐心不足、注意力差,参与冰壶项目时常常喜欢中途给自己“放假”。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冰壶项目负责人郭博航向记者介绍,他们为河北省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视障和智障儿童量身定制运动项目,旨在锻炼他们的身体,提升肢体协调、社交和专注能力。

   “残疾群体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多种多样,他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志愿者的专业化能力对于确保服务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汪茜说。

   专业化的提升,让爱更有温度。从最初的探访活动和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到现在许多志愿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近年来,助残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也更具创新性。

   “对残疾人的帮扶,要走出‘蜻蜓点水’般的短期停留,要‘扶志’亦要‘扶智’;要‘输血’,更要‘造血’”。山东威海长城爱心大本营发起人刘长城告诉记者。为了帮助残疾人体验具象化的乐趣,刘长城与志愿者们组织他们进超市购物,带领他们登上观光游轮、踏上刘公岛;夏秋时节组织志愿者和他们一起摘草莓、吃樱桃;冬季带领他们“走”进滑雪场……这些活动帮助残疾人树立起生活信心,让他们从心理上“站”起来,“走”入社会。

  项目推动 更可持续

   五月,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跑道上,一条条色彩鲜明的助盲绳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志愿者和视障残疾人并肩奔跑,绳子的一端紧握在志愿者手中,另一端则牵引着残疾人朋友的手腕。

   “通过与健全人志愿者的协作互动,盲友们积极走到户外、建立人际交往自信,这有助于他们融入社会。”北京何亚君助盲团志愿服务队队长俞德海说,9年来,除了每周两次的例跑活动,他还陪着盲友在全国各地跑了21个全程马拉松。

   有了项目平台,受助者也能成为助人者。不少盲友精通推拿按摩技能,助盲团常常组织他们参与敬老和体育赛事相关志愿服务,鼓励他们把收获的爱传递出去。“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我也能够以微薄之力为社会带来温暖。”盲友刘海军说。

   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联结了残疾人和健全人,为互相理解和认同创造了契机。项目化运行吸引了更多参与者和社会资源,保障志愿服务持续性开展。

   (本报记者 安胜蓝 俞海萍 本报通讯员 张熙)

(责编:温璐、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