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钢铁之城”江西新余何以一路向“绿”?

发布时间:2024-09-21 22:03:57 来源: sp20240921

   中新网 新余7月2日电 (记者 李韵涵 姜涛)位于江西中西部的新余因钢设市、因钢兴市,是一座与钢铁息息相关的城市。在“双碳”背景下,这座“钢铁之城”如何一路向“绿”?记者近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团走进江西新余,解码新余如何护好这一抹绿色。

  设备升级改造 源头治理排放

  “以前原料堆放在露天的时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处理,在大风天气会导致空气中有许多废渣。”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炼铁事业部原料作业区副作业长胡洪波回忆称,在现在的智能环保综合料场建造前,露天料场的使用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还会造成原料流失。

图为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的智能环保综合料场。新余市委宣传部供图

  胡洪波提到的智能综合环保料场是行业首个数智孪生料场,原料年处理量2500万吨以上,可满足新钢年产1000万吨铁水的原料供应需要,并可有效解决物料输送过程中无组织排放问题,每年减少80%以上无组织排放,总量达9400吨/年。

  在中国宝武新钢集团4#5#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现场,焊花飞溅,机声隆隆,一台全球最大、工艺最先进、最低碳环保的660㎡烧结机系统正在加紧建设施工中。据介绍,改造完成后,烧结工序将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更新迭代主要装备,新钢集团实现了从源头淘汰和改造一批污染源。从源头根本解决了无组织排放、废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问题,实现尘泥全部循环加工利用。

  加强污染防治 守护一泓碧水

  “我们通过地方立法,进行环湖生态修复,这几年仙女湖的水质都有了很大提升,并且是越来越好。”据新余市仙女湖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潘丽云介绍,新余市大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治理,且每个月都会对排污口进行水质检测。

7月1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团走进新余仙女湖景区。姜涛摄

  仙女湖因1700年前东晋文学家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述“毛衣女”下凡的神话传说而得名。在这片灵山秀水间孕育了七夕文化、仙女文化等,这片碧绿的湖水也是新余市民的母亲湖。

  据介绍,新余市拆除禁养区养殖场7267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05%。此外,333座水库、2293座山塘全部退出承包养殖,禁止投肥养殖。工业废水污染也得到有效整治,50家重点排污企业建立自动在线监测装置。

  “作为一个工业城市,我们十分重视节水工作,会压缩一些高耗能高耗水的项目。”新余市水利党组书记、局长谢海峰表示,近年来新余用水总量稳定在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4年分别下降43.15%、66.18%,是江西省首个全面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设区市。

  打造小微湿地 实现水清岸绿

  “现在流入仙女湖的每一滴水在源头先经过污水处理,再通过我们的小微湿地进行沉淀,入湖的水质是达标的。”新余市仙女湖区凤凰湾办事处东坑林场副场长温小国表示,村里打造的小微湿地内有许多水生植物,也从曾经的死水变成了活水,还能对经过污水处理过后的水再次进行一个净化作用。

7月1日,航拍江西仙女湖。姜涛摄

  为鼓励湖区村民共护一湖清水,仙女湖区管委会还创新湖区管理机制,2016年起推行“党建+旅游虚拟股份”模式,即以仙女湖岸周边17个行政村共同参与湖区渔政管理、污水管控为虚拟股份,按照制定的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每年给予每个行政村3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分红。

  此外,仙女湖区还通过培育千屈菜、鸢尾、菖蒲、铜钱草等水生植物,建设湖滨人工湿地和生态滤场,利用植物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净化水质,全面改善水体质量,提升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完)

【编辑:李岩】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持续强降雨波及农业生产 浙江全力降低灾害影响 - 人民艺起评:《飞驰人生2》,与自己和解才能塑造新的自己

持续强降雨波及农业生产 浙江全力降低灾害影响

发布时间:2024-09-21 22:03:58 来源: sp20240921

   中新网 杭州6月21日电(王逸飞)6月中旬以来,浙江自南向北遭遇持续强降雨,这给该省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影响。该背景下,一场农业防汛攻坚战在浙江持续展开。

  为做好迅速响应,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自6月12日起就启动了每日情况调度机制,加强信息对接。该省农业农村部门还加强灾情研判预警,入梅以来发送预警信息超800多万条,提醒农户关注最新气象预报,及时采收成熟果蔬等。

  面对强降雨威胁,浙江亦持续加强专家一线指导服务力度。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技专家在丽水市开展救灾技术指导。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供图

  浙江丽水的碧湖虹菊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基地,此前遇到了水稻秧苗被淹、叶片倒伏的情况。种粮大户厉定伟在这里得到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粮油首席专家王月星的现场指导。“后续等水位退去需消毒杀菌、喷洒农药,适当施苗肥,如秧苗确实无法恢复,要考虑补种。”王月星说。

  在温州文成县二源镇山头村清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雪梨基地,持续多雨导致落果裂果严重,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技专家及时前往送上技术指导。温州苍南县农业农村局提前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各乡镇农机合作社及农机大户,开展农机防汛安全大检查和防汛安全知识宣传……

  过去两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先是组织9批次专家分赴莲都、青田、仙居、磐安、诸暨等地,开展水稻、蔬菜、水果等防灾减灾指导。6月18日,其再次派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专家,赴丽水、温州、台州、金华等地开展技术指导,帮助恢复生产;会同水利、建设、应急部门组成服务指导组赴衢州、杭州、湖州等地实地指导服务。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入梅以来,浙江农业农村系统已累计派出服务组513个、1577人次,实地指导服务农业主体2045家次,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10.2万亩,疏通沟渠16.89万米,整改隐患40处。

  此外,浙江亦全力强化夏收农机保障。夏收期间,该省机收小麦303.82万亩,机收油菜136.32万亩,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5360台,其中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2464台,投入烘干机台5317台。

  目前,浙江全省小麦、油菜已全部收获完成,面积、总产均有所增长;200.6万亩早稻大部分处于孕穗期,总体长势较好;已播单季晚稻311.8万亩,进度48.2%,与上年同期相当。

  据浙江省气象台消息,22日晚上开始,受弱冷空气影响,副高南落,梅雨带再次维持在浙中北一带,浙江全省又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

  “当前正值早稻等粮食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全力做好汛期防御和农业生产救灾工作,持续开展指导服务,努力实现农业丰收。”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