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关于肺癌的这些常识吗?来看专家讲解

发布时间:2024-07-29 17:29:39 来源: sp20240729

  你知道关于肺癌的这些常识吗?来看专家讲解→

  每年的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肺癌是一种始于肺部的癌症,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专家提醒,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查,能够发现早期肺癌,降低死亡率。

  早期肺癌大多数没有症状,一旦出现了剧烈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短等症状,70%以上已是中晚期了。而通过定期体检等手段发现的,大约70%都是早期肺癌,经过手术治疗后,超过90%的患者能实现长期生存。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 李单青:一期的肺癌患者做完手术,切掉以后92%以上的就没事了,基本上能达到根治了。我们做的二期切的5年生存率就直线下降,只能达到50%~60%,到三期的5年生存率就30%左右。

  专家提示,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 李单青:40岁以上高危的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胸部CT的体检,来尽早发现肺部小结节。比如说长期吸烟的,比如说从事一些比较危险的容易肺造成污染的工作,包括我们整天刷油漆装修的,这些人群我们都认为是高危人群。

  肺结节不等于一定是肺癌

  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检查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查出来。

  肺结节是肺癌的早期病征之一,但有了肺结节不等于就一定是肺癌。

  专家介绍,一般小于3厘米的肺部阴影叫作肺结节。随着检查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部微小结节被发现,以增强螺旋CT为例,能筛查到1到2毫米的结节。首次胸部CT检查发现的肺小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

  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 周彩存:体检发现大概有25%的病人肺上有结节,在有小结节的病人当中,大约有3%到4%是癌症,绝大多数不是肿瘤。

  专家建议,如果没有肺癌家族史,在检查中发现直径小于8毫米,边缘无毛刺、无血管且密度均匀的小结节,建议半年或一年之后再复查胸部CT,不必频繁复查。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陈昶:磨玻璃结节表现的肺癌,它生长比较缓慢,所以从医学上来讲,对它进行准确区分来合理干预和治疗,显得特别重要。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 李单青:如何来判定它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我们一般来讲就看结节的形态,比如说有没有毛刺,有没有分叶等等,这些可能一般来讲是一些不好的,也就说是癌的一些表现。但是在这里着重强调一点,不能说是个癌了就一定要被切掉,据我们这么多年临床经验来讲,这种肺部小结节,5年或10年不变的都有,我们可以观察,我们能把手术时间往后延。

  全程管理肺结节 一旦恶变及时治疗

  为了提高人们对肺结节的重视程度,同时避免部分患者过分焦虑导致的过度医疗,近年来,一些医院对肺结节患者进行全程管理,通过随访观察肺结节变化,一旦出现恶变,及时干预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肺结节患者进行跟踪管理,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肺结节的性质。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李为民:能够非常精准筛选出来肺结节,同时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告诉我们,它是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还是混合性的磨玻璃结节,并进一步告诉我们,它恶性的程度是高危、低危还是中危。

  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将肺癌早期筛查技术推广到150多家基层医院使用。喻女士一年前体检时发现肺部结节,后加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山医院的肺结节全程管理随访队伍,在半年多的随访过程中发现结节不断增大,医生判定喻女士的肺结节恶性风险高,于是为她做了手术。

  患者 喻女士:术后做病理切片的时候就发现是早期肺腺癌,现在我身体各方面都恢复得很好。

  去年6月份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山医院已将470多例肺结节患者纳入风险分层的人工智能管理系统,其中85例患者做了手术,Ⅰ期肺癌患者有78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罗小波:持续对肺结节患者进行全程规范管理,显著提高了我们对肺结节的诊治水平。(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博群】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特色文化活动提升铸魂育人质效 - 江苏围绕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部署创新链

特色文化活动提升铸魂育人质效

发布时间:2024-07-29 17:29:40 来源: sp20240729

明亮的学术报告厅里,一位老人被学员搀扶着走上讲台……日前,海军士官学校举办的“脊梁文化大讲堂”活动中,学员们迎来一位特殊的“教员”——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艾滋富。

活动现场,老兵深情讲述着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经历,生动描绘出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战斗场面。台下不少学员听着老兵的讲述,红了眼眶。

授课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走上台,围在老兵身旁热烈地交流。

“老班长,我想向您请教,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像您一样英勇善战的好兵?”学员赵海均问。

“一名好兵,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当兵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脑子得时刻围着打仗转。”

赵海均激动地点点头,说:“老班长,在您那个艰苦的年代,都能够打败敌人。如今,我们的武器装备更加先进,无论敌人从哪里来犯,我们都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他们!”

离别前,老兵尽管身体不便,但依旧挺起身子向年轻的学员们敬了一个军礼,目光中饱含深情。

“对官兵来说,英雄的故事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种使命的传承。这种教育,对于学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校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结合部队工作实际,找准节日、纪念日,通过仪式教育、比武竞赛、文艺活动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铸魂育人活动,让理想信念在官兵内心深处铸牢。

今年的中国航海日,学校组织了“司南杯”航海日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涵盖航海历史、航海技术、海洋地理、海洋法规和海军发展成就等多项内容。并非航海专业的学员鲁路远也踊跃报名,因为在他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同军舰一道走向远海大洋。

那段时间,他不仅在课余时间潜心学习航海知识,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讲堂、航海论坛等活动。比赛那天,面对众多航海专业参赛者,鲁路远沉着冷静,专注作答,最终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不同专业的学员通过活动搭建的竞赛平台走到一起,通过以赛促学丰富了知识结构、开阔了视野,推动越来越多的学员能力结构由“一域一专”向“多域多能”拓展。如今,像鲁路远这样“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军士在该校不断涌现。(倪帅 江昭奕)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