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乡土特色品牌

发布时间:2024-08-13 19:51:49 来源: sp20240813

  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人民时评)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分析乡村全面振兴里的发展新机遇,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凝心聚力。

  ——编 者

  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既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回到家乡,与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寻找“小时候的味道”;走亲访友,带上土特产作为伴手礼;假期返程之际,父母在行李箱里塞满家乡特产……人们在土特产中感受家的味道,也在其中品味浓浓乡愁。

  一份份土特产,既承载着无法割舍的乡愁,也映照着广阔的消费市场。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当地平均海拔2200米,全年日照数达1800小时以上,有着高海拔、低纬度、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种出的苹果着色深、含糖量高、口感好。在大力推广下,威宁县苹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值12亿元,苹果产业成为带动16.8万人实现增收的甜蜜事业。土特产一头连着农业产业发展,一头连着群众的腰包。威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让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展土特产是个重要抓手。

  一方水土一方味。我国地大物博,从东北平原到黄土高原,从岭南丘陵到黄河流域,从江南水乡到天府之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禀赋,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围绕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正因此,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在“特色”上下功夫。从宁夏中宁枸杞,到辽宁丹东草莓,从河北迁西板栗,到江苏盱眙小龙虾,一个特产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众多案例启示我们,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在产业发展上深耕“差异化”“特色化”,就能塑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前段时间,黑龙江与广西的一场文旅互动,让黑龙江蔓越莓“出圈”,也让更多“隐藏款”特产走进大众视野。四川鱼子酱、贵州抹茶、安徽鹅肝……一个个“隐藏款”特产,令许多当地网友感慨,特产“藏得太深”,自己作为本地人也鲜有所闻。这既说明各地物产丰富,也提示我们,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擦亮农产品品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既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各具特点的村落建筑、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等,都是乡村吸引人的地方,也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土壤。打好特色牌,完全可以在“+文化”“+旅游”“+生态”等上面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业态,从而让乡土特色产业更具吸引力、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找准路子,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个个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将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白弈非 人民日报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生态环境部:同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含绿量”“含金量” - 危地马拉南部发生6级地震

生态环境部:同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含绿量”“含金量”

发布时间:2024-08-13 19:51:50 来源: sp20240813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步伐越迈越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工作。

2024年,生态环境部如何走深走实,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和首要任务,在绿色转型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如何进一步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化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监管?怎样部署气候投融资工作,动员更多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日前,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

持续推进低碳工作 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动,一批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改造工程稳步实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不断深化,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甲烷排控监测核算“落到实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为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碳市场、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4年将如何进一步擦亮“绿色”底色,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持续推进低碳工作?

对此,夏应显表示,2024年将坚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推动落实“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在碳排放强度控制基础上,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夏应显介绍,我们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深化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持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健全全国碳交易市场 强化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监管

2023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度,2023年清缴)顺利收官。

数据显示,本轮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控排企业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累计成交量2.12亿吨,成交额144.44亿元,分别较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19%和89%,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碳价整体呈平稳上涨态势,基本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发电行业的碳减排成本。”夏应显认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经过2年多的发展,压实了企业减排责任,树立了“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通过碳市场进行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化导向作用更加明显,对撬动全社会绿色低碳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

碳市场是我国碳定价机制的主要形式,在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也为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

“我们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夏应显说,“在市场条件成熟时,引入机构投资者等交易主体,丰富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健康有序发展碳金融,充分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定价功能,引导更多资金进入绿色低碳发展领域。”

夏应显介绍,一方面,将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深入宣传贯彻落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适时制修订相关配套政策文件、技术规范指南,不断健全碳市场制度体系。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在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完善,数据质量管理可信、可比、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制定相关行业碳排放核算、核查技术规范和配额分配方案。

“我们要加强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管理。”夏应显说,“要加强自愿减排项目数据质量监管能力,逐步扩大市场支持领域,以建立对接国际、规范有效、公开透明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目标,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夏应显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碳排放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健全“国家—省—市”三级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强化日常监管,夯实市场运行基础。持续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部署气候投融资工作 加快资金流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投融资机制。

气候投融资工作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抓手,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工作举措。2024年,生态环境部将怎样部署气候投融资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协同,动员更多的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夏应显表示,2024年,将进一步深化气候投融资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

他说,首先是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引导金融支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点倾斜,切实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建设,确保“气候”属性不发生偏差。

二是深化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指导试点地方以全局观念统筹谋划,激励更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组织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成效评估工作,为第二批试点工作的启动奠定基础。

三是强化能力建设。加快“双碳”人才培养,结合阶段性重点任务,科学合理开展能力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培训的力度和覆盖面,为更多致力于“双碳”和气候投融资工作的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性、权威性指导。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持续加强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与务实合作,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贡献积极力量。

人民会客厅——“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报道

水利部:锚定高质量发展任务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税务总局:以精准高效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文旅部:推动文旅消费持续扩大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财政部: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把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

农业农村部:努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

国务院国资委:提高核心竞争力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中国人民银行: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责编:申佳平、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