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发布时间:2024-08-25 19:28:03 来源: sp20240825

  2024中关村论坛正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五大板块,聚焦人工智能、空间科学、生命健康、碳达峰碳中和、未来产业等科技前沿和热点议题,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人员、企业负责人、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等展开深入讨论,交流思想观点,共商创新大计。与会外国人士表示,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同其他国家共享创新发展成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精心规划和政策有效实施”

  走进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服务台处一个仿生人形机器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不仅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较为自然,还能流利地回答大家对论坛举办位置、时间等的询问。各国嘉宾纷纷与这个“智能前台”互动、合影留念。在论坛现场,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比比皆是。

  “中国式现代化及中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球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马尔科·阿莱曼表示,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达到第十二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精心规划和政策有效实施。”阿莱曼说。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制定了明确的研发和创新目标,并采取措施加以落实。“我们现在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运用光伏技术,中国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都有深远意义。”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安东尼·比斯利表示,2003年他第一次来中国,20多年来,中国科技快速发展。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制造成本降低,应用范围扩大,为全球减排作出了重大贡献。“去年我家装的太阳能电池就来自中国。”比斯利说。

  “我在墨西哥有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不错,驾驶体验也很好。”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全球委员会主席安娜·玛丽亚·塞托·克拉米斯也表达了对中国新能源技术的肯定。她说,中国在量子科学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中国在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加大投资,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转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令中国的决策和落实非常高效。

  “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巨大市场”

  中关村论坛是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已成功举办14届。在本届论坛上,“交流”“合作”是高频词。与会外国嘉宾表示,中国积极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了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创新环境。

  “中国的科技发展令人印象深刻。”德国拜耳集团副总裁、全球产品开发与流程优化负责人阿斯特丽德·舍勒尔表示,在卫生健康领域,中国研发速度快、人工智能等技术先进,有助于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推进临床开发。“我们与中国的大学等机构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已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今年还将在上海启动拜耳共创平台(Co.Lab)。”

  丹麦格兰富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水泵制造商之一,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今年3月,格兰富常熟高端制造工厂正式开业,成为该集团在全球最具可持续性且最节能的工厂之一。该集团全球高级总监尼尔斯·彼得森表示,格兰富在中国的生产和研发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些研发成果不仅在中国,也会在其他国家得到应用。“我们选择在中国进行研发,是因为这里能够产生很多新想法,同时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能源优化是全球性问题,与中国众多客户的沟通交流,也有利于我们不断改进技术。”

  德国史太白基金会荣誉主席约翰·吕恩表示:“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巨大市场。”史太白是世界知名技术转移机构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科创服务机构之一。“北京有着成熟良好的创新生态,已成为国际重要的创新城市。我们将依托自身创新网络资源,在北京建立中国总部和国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助力数字医疗、绿色能源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国际技术转移。”

  “国际合作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

  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挑战,各国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穆斯塔法·申胡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时代,与此同时,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应对这些演变和挑战时,国际合作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申胡鼓励大家积极交流、分享见解,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同努力,把论坛的创意转化为实用的解决方案。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在内的各界伙伴齐心协力,加速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和惠及全球的进程,人类才有可能应对全球性挑战。”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表示。

  阿莱曼表示,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密切,中国拥有全球规模领先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在中国发展更多TISC,为创新型、技术型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相关工具和指南,帮助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实现增长和垂直发展,在促进中国创新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其他国家创新发展提供典范。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丹尼尔·科曼表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之一为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得起、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在非洲,仍然有5亿多人没有用上电。在绿色电网、智能建筑、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美中两国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创新,助力非洲地区改善用电状况。

  总部位于意大利的世界科学院院长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积极评价世界科学院与中国之间的长期合作。“我们双方拥有共同的愿景,那就是通过科技和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卡里姆表示,中国在这些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让中低收入国家和科技落后国家得以培养一批杰出科学家,建设科学基础设施,增进民生福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7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全网最冷门专业”女孩创业 用甲骨文讲述商朝故事 - 中国山马越野系列赛开赛 管油胜获42KM男子组冠军

“全网最冷门专业”女孩创业 用甲骨文讲述商朝故事

发布时间:2024-08-25 19:28:04 来源: sp20240825

  近日,你被电影《封神榜》讲述的商朝故事刷屏了吗?网友大呼,“忽然就对这段历史充满了兴趣!”那么,你见过用甲骨文讲述商朝故事吗?浙江桐庐95后女孩李右溪(网名)就做了这样的尝试,她的视频火出了圈。其实,今年2月,她就以一个“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视频受到关注,不到十个月时间,在抖音平台收获了55万多的粉丝。如今李右溪正在杭州创业,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说:“想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同时让更多人发现甲骨文的魅力。”

  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郭一鹏

  1 因为一份热情 她选择了甲骨文这个冷门专业

  今年2月27日,作为抖音视频博主的李右溪推出了名为《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视频。“你绝对想不到这个专业的冷门程度有多离谱……我毕业后才发现,我学的专业居然已经快成为‘绝学’了。”李右溪透露,今年她的导师要退休了,如果学校再招不到研究甲骨文的老师,这个专业方向就只能暂停了。

  李右溪笑起来有两个甜甜的酒窝,在短视频中,配以可爱的表情、有趣的提问,让视频十分生动,一下在网络上火了起来。

  1996年出生于浙江桐庐的李右溪,真名叫李莹。李右溪告诉记者,她本科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取同校的研究生后,学的是汉语言文字学,细分的专业是甲骨文方向。“2014年考上大学后,就想学文字学。考上研究生时决定学甲骨文,因为我对文字的演变过程尤其感兴趣,有这么一份热情,在诸多选择里,毅然选择了甲骨文。”李右溪说,自己因为对文字的源头比较感兴趣,就选择了比较冷门的甲骨文方向,以研究殷墟甲骨卜辞为主。

  李右溪告诉记者,她这一届研究生中,只有她一个人学甲骨文方向,学校没有专门开课,她便和几个师妹一起去导师家里学习,2021年硕士毕业。

  2 几经波折后艰难创业 她说:没有知识储备,做不出好内容

  研究生毕业后,李右溪进入一家网络大厂,写文案,做策划运营,干了大约6个月。“感觉跟自己想象的有点远,于是就辞职了。”李右溪说,她后来进入一家教育公司,做的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教学生语文,但由于身体原因再次辞职。在李右溪的规划里,她还是希望能进入体制内,于是决定考公考编,准备了几个月,遗憾的是成绩不太理想,她不得不再次找工作。于是,李右溪再次进入一家新媒体公司做互联网运营,写文案、做编导。半年过去了,她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决定再次辞职,给自己三个月时间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次,她选择了创业。

  “读研究生的时候,和师妹们一起开过公众号,专门写甲骨文方面的文章。现在工作之余,我会做一些兼职,也是一些文字写作工作。”李右溪说,今年2月,自己的视频《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意外火爆后,她选定了方向,那就是捡起甲骨文的专业,一边继续学习研究,一边给大家科普甲骨文和汉字背后的有趣故事。

  正是在这个视频之后,记者关注到李右溪,并与她成为微信好友。记者多次提出采访,但李右溪都婉拒了。

  李右溪强调,她的核心竞争力是自己掌握的甲骨文知识。“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没有真东西,肯定做不出好内容来,但这些知识也需要包装,需要一些技巧,不然观众根本没法去深入了解这个你认为的好东西。”

  不到10个月的时间,李右溪的粉丝从最初的9万多涨到55万多,记者一直关注着她。记者持续地关注与约访,最终,她答应了记者的采访。

  3 如何学习甲骨文?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难

  前段时间,李右溪还借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做了一系列讲述与运动相关甲骨文的视频,在《当甲骨文遇到亚运会》视频中,她借一个甲骨文“走”字,形象地解释了“奔跑”的古义及演进过程;而“射”字,在甲骨文里形似张弓射箭,她结合商周时文物上的铭文,解释了狩猎及战争射击的场面,生动地诠释了这个字的古今演变……

  还有,今年6月的高考季,李右溪推出一期《挑战用甲骨文写一段高考作文》,用甲骨文写“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交通事故’(有记录)”、商人田猎的智慧、骁勇善战的女将军等内容,为高考学子加油助力。

  “被破译和定文的甲骨文不到2000个,好多是生僻字,平常根本用不到。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也就不到900个,我认识的甲骨文可能在800个左右。”李右溪告诉记者,最初她学甲骨文时,只是死记硬背,后来她开始学着去理解这个字,或者这个字背后的故事,同时结合它的造字法,然后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其实甲骨文跟我们现在很多字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用它去写文章的话,是比较难的。比如现在很多词找不到对应的甲骨文。”李右溪说,之前自己试着写过,写出来就跟《诗经》一样,四个字一句,很简洁。

  4 用心研究甲骨文 挖掘古老故事里的鲜活形象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内容主要是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也可见于众多邦国部族的族徽名称。李右溪告诉记者,她的视频力求通过多角度解读这些只言片字,来讲述3000多年前的古老故事。

  “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妇好的记载,因为一百多年前出土的甲骨文以及妇好墓的挖掘,她才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甲骨文里关于妇好的卜辞有200多条,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后,我们才发现历史上竟然有这样一个奇女子。首先,妇好是一名女将军,甲骨文里多次记载她带兵出去攻打某个方国的事情;其次,妇好也负责占卜祭祀相关事宜,可谓文武双全;此外妇好出去打仗的时候,王总会通过占卜询问:妇好回来了吗?”李右溪告诉记者,通过甲骨文里的这些记录,结合她墓里的资料,一个立下赫赫战功的独立女强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能看出商王跟她的感情应该挺好的。

  5 做好创业推广视频之余 准备出书讲商朝故事

  “很多人想用甲骨文写情书,我们来看下真正的甲骨文情书长什么样……”在李右溪的抖音视频里,这样别出心裁的开场白有很多。李右溪告诉记者,所有脚本都是自己写的,有时候一条要写好久。“首先是想选题,然后查资料、看资料,再下笔写,写完再三修改。”李右溪说,她现在是跟合伙人一起制作视频。“说实在的,关于收入这一块,刚开始很艰难,前三个月基本是没有收入的,现在开始好转起来。”李右溪坦言,自己也一直在摸索体面变现的方式。

  “我目前还在摸索中,毕竟我要挣钱养活自己,因此在不断地试错,试图找到一个最合适的途径,既能坚守底线,也能体面地养活自己。”李右溪说,做自己喜欢且觉得有意义的事,还能有一份收入支撑自己继续干这件事情,已经很幸运了,未来会努力去把更好的内容带给大家。

  “我从小就有写书的梦想,现在这个机会来了。”李右溪说,除了继续做好视频推广,目前有多家出版社找到她,希望她写关于甲骨文里看商朝故事的书,未来会打算出相关的书籍。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