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青少年体验潮汕文化

发布时间:2024-07-18 19:53:39 来源: sp20240718

  图为小演员在2023年汕头市国庆巡游活动中表演英歌舞对打。   杨舒佳摄

  近日,来自泰国的300多名青少年来到广东汕头,学中文、访高校、逛景点、感受非遗文化,开启了一趟特别的寻根之旅。

  沉浸式体验潮汕文化

  10月10日上午,由中国侨联主办,广东省侨联、汕头市侨联承办的“根在祖国 情系家乡”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东汕头营)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开营。30名泰国华裔师生从这里开启为期10天的潮汕寻根之旅。

  开营仪式上,一段热闹的潮州大锣鼓表演让泰国师生感受到汕头的热情。随后,泰国师生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汕头开埠历史陈列馆、汕头侨批文物馆、蔡楚生电影史迹馆等地,沉浸式走读汕头历史,感受百载商埠、潮人故里的厚重底蕴。

  带队老师王丽婉平时在泰国的学校教中文。对她来说,此次汕头之旅也是寻根之旅。

  “我的祖上是潮汕人。此次来潮汕,父亲希望我能看看祖辈的祠堂和牌位,亲身感受祖辈生活的土地。”王丽婉说,在参观了侨批文物馆和汕头开埠历史陈列馆后,她被祖先漂洋过海的创业历史所吸引,也为侨胞心系祖国和家乡的深情所感动。

  “我的曾祖母是汕头人,所以我想来汕头体验潮汕文化。”15岁的泰国女生张丽林尝试用中文表达了自己参加夏令营的目的。

  据了解,在夏令营中,泰国师生除了学习中文、剪纸、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外,还将学习潮汕地方特色文化,包括潮汕话、潮汕工夫茶、侨批、英歌舞、潮菜、潮剧等特色课程。

  汕头市侨联副主席刘心耿表示,这些青少年虽然生于海外,但与我们血脉相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寻根之旅能让青少年近距离体会中华文化和潮汕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体验侨乡汕头的风土人情,体悟先辈勇于拼搏的精神。希望将来这群华裔青少年能成为推动中泰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

  走进高校学中文

  近日,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也迎来一批泰国客人。10月8日至20日,汕头大学联合泰国泰中华文教育基金会举办2023“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夏令营,来自泰国各地的284名青少年与带队老师齐聚汕头,共同感受潮汕文化的古韵今辉。

  汕头是全国知名侨乡,夏令营的行程围绕“侨”而展开。在校园内,师生们学习普通话及潮汕方言日常用语;在校园外,“寻根”是此次行程的重头戏。

  连日来,师生们参访樟林古港与陈慈黉故居,体验南澳岛生态文化,参观小公园文化街区和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观摩体验潮剧、潮绣、潮菜、潮阳剪纸、英歌舞和工夫茶艺等潮汕非遗文化,感受潮汕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他们还参观了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了解中国电商发展现状,触摸中国经济发展脉搏。

  “这次来汕头大学参加夏令营,我提高了中文水平,更多地了解了中华文化。”赵云龙是泰国罗勇公立光华学校的一名学生。他表示,在此次行程中,他不仅学习了潮汕话,还参观了汕头很多地方,无论美景还是美食都让他非常难忘,“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和美食,今后有机会我还会来这里。”

  据了解,作为本次夏令营的主办单位,汕头大学始终致力于为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加泰国师生对汕头的认识,提升潮汕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希望学生们借此机会提高中文水平,增长见识,回去后成为潮汕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来源:中国侨网)

(责编:杨虞波罗、杨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普通青少年正从“勤练”迈向“常赛” - (新春走基层)宁夏银川:冬捕辞旧岁 鱼肥迎新年

普通青少年正从“勤练”迈向“常赛”

发布时间:2024-07-18 19:53:40 来源: sp20240718

  11月25日,2023年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总决赛在上海开幕。在11月25日至26日和12月2日至3日的两个周末里,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273所学校、22家青少年宫(活动中心)的近1000名青少年将进行武术、跳绳、棋类3个比赛大项的角逐。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双减”的落实和学生体质状况越来越受关注,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孩子们在业余时间的优先选项之一。对于绝大多数不走体育专业道路的普通孩子来说,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同样有参加竞赛的需求。为这些孩子提供公益性参赛平台,进而帮助他们保持运动兴趣,也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在跳绳团体竞速赛的赛场外,一群刚刚结束比赛的少年正在和家长叽叽喳喳地分享自己的比赛感受。其中一名小选手的家长董女士介绍,这群孩子来自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都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孩子跳绳跳得还不错,但要说有多高的水平也谈不上”。董女士说,“因为跳绳是现在孩子必备的体育技能之一,考试也要考。学校体育老师教会孩子们跳绳之后,要求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要练习。”说到这次参赛,董女士笑言,完全没有考虑过成绩,我们这些家长只是希望能通过参赛督促孩子们加强体育锻炼,不管最后的比赛成绩如何,相信这次经历对于小朋友来说都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希望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在武术赛场,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蓝天小学六年级学生张若曦正在做热身。张若曦已经临近小学毕业,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但在她的母亲代女士看来,“不管孩子的学习抓得多紧,武术训练都会保证,因为孩子通过学习武术获得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代女士介绍,女儿学习武术已有8年,当初孩子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武术,从此坚持了下来。“主要还是她自己特别喜欢武术。我们作为家长也认为,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非常支持她学习武术。另外就是看到孩子学习武术之后的成长,最明显的就是更有韧劲了,面对困难,她敢于去突破自己。”

  来自甘肃省兰州市东方学校初三年级的白涵予学习武术也有8年。他学习成绩优异,是学校的优等生,同时整个人看起来身材挺拔、朝气勃勃,这正是体育给他带来的改变。他回忆,学习武术之前,自己体弱多病,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习武8年以来,白涵予不只是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更在习武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增强自信。自己因为练习武术受益匪浅,他也不遗余力地向身边的同学积极推荐。

  体育给孩子带来的改变是明显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体育的教育价值,“双减”的逐步落实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业余时间,部分地方体育中考计分方式也出现了变化(更加注重对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考察),这些因素的推动使得体育活动日益成为孩子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优先选项。

  比如,北京市少年宫体育兴趣小组的参加人数和课程设置,都在过去几年有了大幅增长。北京市少年宫体育教学部部长郝兴杰介绍,2018年以来,参加北京市少年宫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从大约600人增加到了1000人以上,体育培训类的活动项目也从2018年的7项增加到了现在的15项。郝兴杰表示,现在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关注度、支持度都在提升,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掌握一两项体育运动,并养成运动习惯。

  南京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庭教育活动部副部长陈辰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给孩子在业余时间安排一项体育活动,尤其是一些对抗性相对不太强的运动,比如跳绳、乒乓球、武术等。陈辰说,来我们这里参加体育培训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们日渐阳光、自信,让整个中心也更有活力。

  当孩子们在了解、体验、参与和学会一项运动之后,参赛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萌发出来。

  竞赛是体育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竞赛为目标,通过竞赛获得成就感或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是体育的魅力之一。但体育竞赛也是按照参赛人群的运动水平进行赛事划分的,对于绝大多数重在参与的孩子来说,他们肯定无法参加对运动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比赛,他们需要的是群众性的青少年赛事。

  此次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总决赛,正是这样一项面向喜爱体育的普通中小学生的赛事。赛事主办方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党支部书记陈立红表示,我们这项比赛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以促进体育运动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希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动更多的孩子动起来,所以在比赛项目设置上,我们也是以普通孩子参与性比较强的武术、跳绳两个运动项目和一个智力项目——棋类为主。从各地报名的情况来看,参赛的小选手也确实都是喜欢体育的普通孩子。陈立红也希望能向家长们传递一个信息,比赛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参赛的体验和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成绩是次要的。让孩子们通过参赛体验运动的快乐,激发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从小养成喜欢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本报北京11月2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