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高科技“出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造福民众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08 21:01:13 来源: sp20240808

   中新网 上海2月1日电(记者 陈静)近年来,中国高端医疗装备企业将中国医疗高科技带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记者1日了解到,在全球四大医疗器械展之一的阿拉伯国际医疗设备展(简称:阿拉伯展)上,中国高端医疗影像企业——联影集团携PET/CT、MR、CT等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及医疗AI应用整装亮相。

  该企业与沙特专业血液癌症诊疗机构National And Blood癌症中心、排名第二的大型医疗健康集团Al Mana等中东医疗巨头签署合作协议。

联影医疗与National And Blood癌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联影集团供图)

  “十几年前,中国出口医疗器械产品以低值医用耗材和中低端医疗器械为主,不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中国产品的认知仍停留在低端、低质的层面。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端医疗装备进入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顶尖的大学、医疗机构,中国企业也在临床科研、人才培训等更多维度与当地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人们对中国‘智’造的印象已发生改变。”中国高端医疗影像企业中东东非区业务负责人庞雁1日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相关中国高端医疗企业的创新产品已在约三分之一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地,覆盖多个大洲,包括约旦、波兰、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2022年,莫桑比克北部楠普拉省楠普拉中央医院引进一台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磁共振设备。据悉,莫桑比克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之一,医疗资源极其匮乏。“我们的产品很可能会给当地医疗带来巨大的改变,甚至改变患者的命运。”庞雁直言。

  迄今,相关中国企业的创新产品已入驻侯赛因国王癌症中心、摩洛哥高端私人医院Health Garden诊所以及沙特阿布都阿齐兹国王大学I-ONE核医学与肿瘤中心等中东地区顶尖医疗机构。相关企业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介绍道:“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医疗设备一定要智能、简便易用。这不仅能帮助当地医院推动精准诊疗、提升就诊效率,还能够有效弥补当地医疗机构经验不足、人才不足等短板,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拜尔图兹拉医学研究所的中国产智能CT。(联影集团供图)

  据了解,目前,相关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全线诊疗设备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前沿技术,使用起来更智能、更简单,图像也更精准。在波黑,知名医疗机构拜尔图兹拉医学研究所引进了第一台来自中国的智能CT。一经上手,放射科主任哈里斯教授就大为赞叹:“只需按一下按钮,它就能实现自动摆位自动扫描,并且图像重建速度和图像质量也特别好,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迄今,相关中国医疗影像企业与一批顶尖医疗机构、大学开展了深入紧密的科研合作。在中东最大整体癌症治疗中心侯赛因国王癌症中心,基于中国产的数字光导PET-CT,核医学科主任Akram博士正在开展新PET示踪剂和人工智能成像研究;在迪拜美国医院、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医科大学、南非私立学术医院戈登医疗中心,基于中国高端医疗设备,更多临床科研合作正在开展。

  “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不仅仅依靠先进的设备,我们希望通过产医携手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成功的临床经验分享给更多共建国家,共同培养当地医疗人才,一起破解当地医疗难点、痛点。”张强表示。据悉,联影医疗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成立了“一带一路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示范与培训中心”,为来自韩国、菲律宾、南非等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医技人员提供培训,解决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难题;联影医疗与印度尼西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并推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该校的“学医”合作,三方将通过建立重点专科教学和培训项目联合培养医学人才,提升印尼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研究员、首席物理专家邱杰说:“我们联合联影医疗开展一系列产医融合项目,在放疗技术开发、远程放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创新与经验。想将这些成果分享给更多国家。”张强表示:“未来,我们持续致力于将更多医疗创新技术、创新解决方案推到共建国家中,为当地人民带去健康福祉,助力优质医疗资源全球共享。”(完)

【编辑:胡寒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共建“一带一路”·故事汇) - 星光不问赶路人

“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共建“一带一路”·故事汇)

发布时间:2024-08-08 21:01:16 来源: sp20240808

  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出发,沿着3号公路一路南下,大约1小时后,汽车拐上一条乡村公路,两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行驶约20分钟后,茶胶省巴提县达弄村出现在公路尽头。

  穿过一幢幢高脚屋,经过一排太阳能路灯,汽车停到村长邦桑穆迪家的院子前。“自从通了水泥路,从金边来村里方便多了。”邦桑穆迪高兴地迎接记者到来。

  邦桑穆迪的家是当地典型民居高脚屋:上层用于居住,有木制台阶直通屋门;下层以水泥桩作屋脚,用于乘凉和做饭等。正值下午,村子里十分安静,只有一些老人和孩童。邦桑穆迪说:“一些村民在田地里干活,年轻人大多出去读书或在附近的工厂打工。”

  曾经的达弄村就像一个被农田包围的孤岛,从县城到这里需要穿过10公里的田间土路。若是碰上下雨天,村民们出行很辛苦,上学和打工都会受影响。2021年1月,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为期3年的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启动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帮助修建连接村子和3号公路的乡村道路。”邦桑穆迪说,村里的土路全部修成了柏油路,这让达弄村成了巴提县168个村庄里唯一一个柏油路能通到每家每户的村庄,“路修好了,下雨天出门再也不愁了。”

  和大多数村民家一样,邦桑穆迪家的院子里也摆放了几口大水缸。以前,该村的生活生产用水主要靠井水和雨水,水缸不可或缺。“水井的水质不好,很咸,喝水还得靠买从外面运来的水。”邦桑穆迪说。

  “村里人均年收入约200美元,而1吨水就要4美元,一家算下来买水要花不少钱。”负责协调示范村项目的巴提县副县长克速蓬说,通过柬中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村里兴建了蓄水池,成立了自来水管理委员会,为全村100多户家庭接上了自来水水管。

  记者和克速蓬一起,沿着田埂来到距村子不远的蓄水池。这个长60米、宽60米、深8米的蓄水池主要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水池旁边有一座小型水厂,用于过滤和净化从蓄水池抽上来的水。

  自2022年10月水厂投入使用以来,村民孙颂托一直义务负责水厂的看管和运营。“现在水龙头一拧开,就可以用上干净的水,生活方便多了。”他说。

  黄昏时分,村里的68个太阳能路灯自动亮起。在工厂上班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陆续回到村里,孩子们在路灯下玩耍嬉戏,村口阿慧开的小卖部也热闹起来。

  今年20岁的阿慧曾经在附近中国人投资的工厂里打工。“现在村子发展起来,有了路灯晚上也更安全,我就辞职在村里开个小卖部。”她说。

  “通了路和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们外出打工、做小生意的越来越多。”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的协调及执行方——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告诉记者,有的村民还在当地批发蔬菜后运到金边销售。

  “以前,达弄村在全乡8个村里经济排名倒数第一,如今在示范村项目的帮扶下,村子排名已经上升到前四了。”克速蓬说,柬中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还计划改善达弄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发展养殖、畜牧业,开展技能培训等,“在柬中双方共同努力下,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5日 03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