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寒潮守护温暖 各地能源保供平稳有序

发布时间:2024-09-17 22:15:16 来源: sp20240917

生产人员多措并举保障生产,一列列载满煤炭的列车得以平稳地驶向全国各地;维修人员坚持巡检、认真维护,保障油气管道输送畅通无阻,为千家万户送去融融暖意……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冰冻天气,各地积极应对,做好能源增产保供工作,将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为应对寒潮,各地煤炭企业坚持做好生产工作,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核心煤炭装车区域巴图塔站场上,满载煤炭的列车频繁发车,全力保障全国煤炭供应。据统计,2月20日18时至2月21日6时,包神铁路集团单班装车总量完成185列,共计76.67万吨,超出日计划2.64万吨。

为应对当前低温天气,湖南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各港口及电厂紧密合作,建立电煤保供“日对接、日协调”机制,确保实时掌握电厂存耗、供需情况及应急保供运输需求,确保低温天气下电煤保供工作的高效运作。

“能源资源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其安全稳定供应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保证能源供应的量价稳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为抵御寒潮,做好保暖保供工作,各地电网全力组织生产,保障用电高峰时期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在全省设置654处覆冰观测点,设立83支除冰团队、25支融冰团队,提前开展设备特巡,制定重点线路运维保障方案,加强电网调度和运行管理;结合无人机巡查、远程智能巡视、通道可视化等技术应用,做好外电入鲁通道、重要电源送出通道、重点地区骨干输变电网架的专项巡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日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积极落实各项供电保障举措,发动8000余名电力保障人员奋战一线,加强对重点变配电站室、输电线路的运行保障,排查设备隐患,对输电通道易漂浮物等及时进行清理和压盖,针对易覆冰区域加强监测。应急抢修人员携带设备分区驻守,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在相关人员的全力保障下,北京地区电网整体运行安全平稳,电力供应充足。

“电力供需问题跟能源保供密切相关,相关部门应强化供需预警与研判机制,加大能源保供力度,全面增强能源供应链的韧性,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业内专家表示。

如今,清洁能源也在能源保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1/3。

长江干流上,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2023年底以来,多轮寒潮下,这六座梯级电站顶峰保供,单日发电量和调峰能力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据了解,截至2月16日24时,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六座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3.5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10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8亿吨,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不断下降,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预计2024年可再生能源将在电力供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要着力强化能源安全保供监管工作,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能源监管的首要任务,督促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能源企业履行保供主体责任、落实保供政策。同时,加强电煤、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协调推动能源稳定供应。”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陈蓦然、陈静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方经纶、高雷)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 - 攻克核心技术 打造“中国心” “中国方案”实现海洋关键装备自主研发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

发布时间:2024-09-17 22:15:17 来源: sp20240917

近期,光明日报推出《来函照登 我也说几句》专栏,探讨人才评价方面的正确导向和实践探索,引发社会热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评价改革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地方、单位认真落实,先后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等文件,就破“五唯”、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等推出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进展。

人才评价改革有何重要意义?各高校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未来又有怎样的部署?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本报予以了回应。

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评价改革工作。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部进行了哪些改革部署?各高校有哪些有益探索?

答:开展人才评价改革,有助于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共识,有助于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为此,教育部作出了一系列改革、部署。

一是强化人才称号荣誉性学术性内涵。2020年研究制定《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着力纠正关于人才称号的片面认识和错误理解,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通过近年来的深化落实,切实扭转了高校“唯帽子”倾向,进一步推进了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例如,北京大学聚焦基础研究,深化基础学科人才评价,优化学科建设经费、招生指标等资源倾斜配置,加强基础研究的国际国内同行评价;清华大学深入推进教师职称评价制度、聘用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各系列教师的干事创业热情。

二是坚决纠正“唯帽子”顽瘴痼疾。我们联合科技部等部委开展清理“五唯”专项行动,坚决纠正人才争“帽子”、拼“头衔”等现象。针对高校人才称号的统计、排行等开展清理行动,不再将人才称号获得情况作为学科评估、学位点申报、项目评审中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为“人才称号热”降温。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推行了代表作制度,鼓励学院结合自身特点自主设置一些高水平代表作成果清单;四川大学建设代表性成果同行评议专家库,建立权威、公平、公正的同行评议制度。

三是推动“三评”改革走深走实。要求高校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发展搭建平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通过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评价“指挥棒”问题。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以成果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校院两级分级分类激励体系,摒弃单纯以成果数量和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的奖励方式。

四是强化人才使命担当。对高校人才履行职责使命提出高线要求,强调各类人才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分别设立了博雅特聘教授、水木学者、求是特聘学者、珞珈学者等人才培养计划,在遴选支持上与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一视同仁、同等对待。

问:客观上看,“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现象近年来是否有所改观?

答:大家对《总体方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目前,人才评价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形成了广泛共识。全社会对推进人才评价改革,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职称等现象形成了普遍共识,各方重视程度很高、推进力度和决心很大。

二是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已推动出台和落实《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人才评价改革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三是部分领域教育功利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研究指出,我国学者在中科院公布的国际预警期刊上发文比例2019至2022年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反映出破除“唯SCI”和“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改革政策已初显成效,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学者对SCI论文和影响因子的盲从行为显著改善,更加关注期刊内涵质量和论文的自身质量。

四是我国教育评价改革产生了良好的区域和国际影响。Nature(《自然》杂志)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新的评价改革政策有利于规范科研行为,并增加论文成果的本土可获得性。《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引发了学术界的深入讨论,Nature刊登新闻《论文≠奖金:中国出台政策改进不当激励措施》,援引英、美、日等国家多位专家观点,对中国政府举措作出积极评价。

问:当前在破“五唯”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障碍?

答:经过近年来人才评价改革的重点落实、专项治理,教育系统人才称号“帽子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但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高校存在“看帽子”“数帽子”的惯性思维,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少数指标和人才长周期发展的关系,对破除“唯帽子”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二是能力建设还不平衡。深化新时代人才评价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但是目前,高校人才评价制度方面“破”得较多,“立”得还不充分,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构建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三是外部环境还不完善。当前在社会舆论、评估机构等外部因素作用下,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人才计划等数据排行仍受社会关注。一些高校不能理性区分舆论的一般评价与科学的专业评价,建立健康良好的学术氛围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问:关于人才评价改革,教育部下一步有怎样的部署?

答:人才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任务。下一步,必须紧扣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坚持破立并举、以立为本,以人才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评价方式、遴选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一是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一直在路上,要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确保人才选得更准、用得更好。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人才和学术评价中的作用,让“懂的人”选“对的人”。

二是强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牵引示范。进一步强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双一流”学科建设等,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立德树人,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推进小同行评价,落实分类评价,树立人才发展正确导向。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指导高校积极支持各类人才发展,着力构建“金字塔型”人才支持培育体系,为各类人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确保人才“育得更强”。

四是加强教育引导和督促指导。适时组织开展督促检查,指导高校健全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记者 靳晓燕)

(责编:孙竞、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