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票通过!体现“爱国者治港”的最高价值!

发布时间:2024-07-29 17:52:41 来源: sp20240729

  19日,《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

  当天立法会加开会议,就条例草案恢复二读辩论,集中处理条例草案余下的立法程序。经过80多位议员、约8个小时的审议,最终以89票赞成、0票反对、0弃权,三读通过条例草案。

图为立法会会议现场。

  这项立法通过对香港意味着什么?

  用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的话说,这是一份“迟了26年的功课”。这项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本地立法(简称“23条立法”),其立法工作拖延20多年,让香港过去在应对国家安全风险时显得束手无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前副主任谭惠珠举例道,发生于2019年的“修例风波”便是一次沉痛的教训,“黑暴”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让市民无法安居乐业。由于香港的不设防,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没有一部能真正阻止分裂国家或颠覆国家政权行为的法律。直至现在,香港仍面临相关风险。

  “早一日完成23条立法,国家安全就早一日得到保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这句话早已是香港社会共识。于是,连日来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加班加点、严格仔细审议条例草案,以期尽快、圆满地完成这份“功课”。

图为部分立法会议员与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手持条例草案者)自拍。

  那么,完成23条立法后,香港又会如何?

  届时,《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将与香港国安法一道,成为香港发展的两个“守护神”,筑牢维护国安的法律屏障。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分析说,维护国家安全,既要打击重大犯罪,也涉及到“拒绝入境”这样的限制性措施。香港国安法实施后补上了“大漏洞”,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则可补上密密麻麻的“小漏洞”,防止“小祸”变“大祸”。

  补上“小漏洞”,香港便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图为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

  在19日的会议上,立法会议员陈祖恒提到,自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他接触的不同地区工商界和企业的朋友对来港开拓业务、以至通过香港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都表达浓厚兴趣,不少国际盛事、展览也选址香港,足以证明国际工商界、企业对香港经济前景和营商环境充满信心。

  “条例为困扰香港的国家安全漏洞问题,划上完美句号。”在当日参与会议的立法会议员们看来,完成23条立法,香港不仅可以拥有更安全的发展环境、向国际社会展现“东方之珠”的魅力,亦可保障市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使香港特区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言表示,感谢立法会主席梁君彦领导整个立法会,支持订立《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必要性和急切性,确保审议全面按程序有序进行,感谢法案委员会及内务委员会各委员。

  李家超说,审议过程既高质、又高效,体现“爱国者治港”的最高价值,让特区光荣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神圣任务,让香港可以无后顾之忧,全力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共同创造一个更繁盛、更美好的家园。

  记者:刘大炜

  摄影:陈永诺

  编辑:朴丽娜

  责编:张曦

  (来源: 中新网 微信公众号)

【编辑:唐炜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仁心仁术架起中非友谊桥梁 - 社工全程陪同残疾居民评残、体检 让合法“残摩”合规代步

仁心仁术架起中非友谊桥梁

发布时间:2024-07-29 17:52:42 来源: sp20240729

  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不久前在北京举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医务工作者走进非洲,用仁心仁术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援助,助力当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架起了中非友谊的桥梁。

  2022年6月,第19批援中非医疗队队长王宝祥及其队友抵达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当地安全局势动荡,医疗条件落后。“很多患者抱着最后希望来寻求帮助。”他回忆道。

  曾有一名5岁的小女孩,她的眼睛因伤大面积感染,面临摘除眼球风险。王宝祥和队员们紧急商讨措施,并决定采取抗感染、保眼球的治疗方案。

  手术风险大,医疗队员决心更大。队员们持续90分钟奋战在手术台上,成功处理创口,保住了女孩的眼睛。术后,他们又无偿提供抗生素辅助治疗,促进伤口恢复。

  出院当天,女孩父母紧紧握住医生们的手表达感谢。

  据统计,该医疗队在班吉累计完成急诊服务2万多人次,开展各类手术800余台,抢救危重症患者17例。

  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当地民众常常被肺炎、疟疾等疾病困扰,而医护人员却面临着医疗设备紧张、药物短缺的难题。一批批中国医疗队相继奔赴赤几,为当地民众摆脱病痛提供帮助。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许阳英是第32批援赤几医疗队的一名麻醉医生,与当地同行迪奥斯达多一起进行术前麻醉。两人互相配合,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有位老人准备接受手术时突然心跳骤停!”许阳英回忆道,还没等迪奥斯达多反应过来,他已经冲上前,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但心电图毫无起伏。

  迪奥斯达多记得,许阳英一次又一次弯下身施救,汗水浸湿了后背。经过近40分钟抢救后,老人终于恢复心跳。迪奥斯达多说:“中国医生没有放弃,他们非常专业。许阳英是我的老师。”

  据第32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提供的数据,至2023年11月底,该队累计接诊病患约6.5万人次,参与约9600台手术,开展爱心义诊8次,举行各类交流活动与培训约70次。

  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中国医疗队为当地医院提升医疗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10月,中国第24批援莫桑比克医疗队来到马普托中心医院时发现该院医疗水平亟待提高。“对危重病人和重大疑难手术的治疗能力不足,科室缺乏系统性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及专业化建设也不足。”医疗队队长张浩医生回忆道。

  为此,医疗队不仅要讲解疑难病例研究现状和要点,帮助树立系统性诊疗分析思维,还参与疑难重大手术实施,亲力亲为指导,规范操作流程。

  他们还通过远程诊疗平台开展智慧模拟腔镜培训项目,以图像识别、神经网络、精细感知等技术为基础,分享医疗知识与技术。

  经过3个多月的培训,该院近20名医生顺利通过考核,在去年12月的首届智慧模拟腔镜培训结业典礼上获得结业证书。

  马普托中心医院院长莫西尼奥·赛义德说:“中国医生为莫桑比克开创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肝癌手术,第一次腔镜培训等。他们踏实肯干,用热情和经验守护人们的健康。”

  据统计,自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已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为许多国家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中国援外医疗队的队员们克服困难、不辞辛劳、不负使命,为患者竖起生命屏障。

  (新华社内罗毕1月4日电  记者代贺、王泽、姚金宏,参与记者:罗毓、邓敏)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