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横琴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在澳门收官

发布时间:2024-08-05 11:14:54 来源: sp20240805

新华社澳门1月26日电(记者刘刚、李寒芳)第三届横琴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25日晚在澳门举行,最终评选出初创组获奖企业11个、成长组获奖企业10个、“新青莲奖”获奖企业6个。

本届大赛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主办、深合区经济发展局承办,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澳门特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作为支持单位。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深合区执行委员会主任李伟农表示,深合区以本届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澳琴联合招商引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挖掘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项目和团队,聚集更多的创新力量,持续导入优质创新资源,吸引更多优质资产、标杆项目落地。

据介绍,深合区将通过各类资助计划,支持更多具有产业化条件的项目在深合区示范应用或中试生产,推动获资助成果在深合区转化,为深合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大赛聚焦深合区产业主攻方向,瞄准当前科技产业发展前沿,重点围绕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四大领域进行招募,吸纳了海内外1359个科创项目报名。

本届大赛首次面向澳门和葡语系国家设立“新青莲奖”,吸引278个澳门项目报名,是上届大赛的两倍,最终由3个葡语国家企业及3个澳门企业获得。

据介绍,“新青莲奖”奖金可与初创组或成长组奖项叠加享受,进一步加大对澳门青年创新创业企业的资助力度,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和聚集澳门青年优秀人才和科技项目在琴澳创业发展。

横琴科创大赛自2018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盛宴。前两届赛事已评选出38个优胜项目,一批瞄准未来产业的创新项目已经纷纷落地。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窑洞”派出所守在沙海畔(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逐梦)

“窑洞”派出所守在沙海畔(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发布时间:2024-08-05 11:14:55 来源: sp20240805

  图为6月20日,民警走出派出所开始巡护。   张晓亮摄(人民视觉)

  日常风速10级、每秒近30米,呼啸而过;年温差高达70摄氏度,寒暑交替……沉寂的罗布泊东南边缘,距离甘肃省敦煌市区180多公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治安派出所的9位民辅警坚守在沙海畔,与风声为伴。

  雅丹,意为“陡壁的土丘”,是由风沙刻蚀出来的特殊地貌。20多年前,随着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雅丹派出所正式设立。当时没有办公场所,派出所依附雅丹体,开凿出了窑洞,民辅警们有了挡风遮雨的地方。一代代驻守于此的民辅警们说:“我们的派出所就‘长’在了雅丹上,被称为‘窑洞’派出所。”

  派出所大不大?看服务范围,很大,要服务近400平方公里的雅丹景区,但辖区并没有户籍人口。为何设置派出所?日常工作有哪些?日前,记者来到这里,听民辅警讲述坚守大漠的故事。

  从帐篷到窑洞里的派出所

  在雅丹派出所设立前,距离雅丹最近的派出所在百公里之外,叫红十井派出所。2001年,雅丹派出所首任所长李生寿就是从红十井派出所调来的,负责景区秩序维护和安全保障。

  近年来,“窑洞”派出所在网络上受到关注,成了雅丹地质公园的新风景。派出所的门口挂着警徽,警徽之上,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推门入内,从左向右,依次是办公区、厨房、餐厅、会客厅。逐级而下,来到警员宿舍,面积不大,却干净整洁,床上叠着整齐的“豆腐块”。

  然而,建所之初的雅丹派出所,并不像一个派出所,只是一个帐篷。在狂风中,民警住的帐篷跟浮在巨浪上的舢板一样。“当时缺水不通电,水从150公里外拉回来,照明就点煤油灯。”李生寿说,“晚上一场风,睁眼身盖沙,锅碗随风去,帐篷开了花。”

  李生寿带领4名民警,依托雅丹体,靠洋镐、铁锨等工具,开始徒手凿窑洞。

  饱经风沙剥蚀的雅丹体,看似松散,实则坚如磐石。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后,李生寿和同事们顶着狂风,凿出了40平方米的窑洞。大家很兴奋:“有了这40平方米,我们在雅丹就有了‘家’,真正扎下了根。”后来,他们又开凿出260多平方米,当地政府也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派出所通上了水和电。

  现在,为更好保护雅丹地貌,在距“窑洞”派出所400米处,新的办公场所修建完成。目前,派出所有9位民辅警驻守,平均年龄37岁,警用汽车、警用摩托、无人机、卫星电话等设备一应俱全。

  20多年救援200余次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西接新疆、东连甘肃敦煌,这里地势低、地磁强,很多地方指北针都失灵了。

  “派出所就建在公园入口不远处,方便服务群众。”现任所长秦志刚身材魁梧、性格爽朗,风沙磨砺的脸庞黢黑粗糙。他打开柜门,向记者展示脱困群众送来的锦旗,写着“寻人解困感激不尽”“失而复得暖人心”等感谢语。秦志刚说:“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名山东游客在游玩中迷失方向,同行人联系不上,赶忙将情况报给派出所。大漠深处,荒无人烟,中午的地表气温已达45摄氏度。值班中的秦志刚和两名辅警揣上水和干粮,立即发动车辆,携带卫星电话、无人机等设备,同景区工作人员联合开展救援。

  近400平方公里的雅丹景区,怎么找人?起初,秦志刚和同伴根据既往救援经历,在人员失踪地点方圆500米范围内寻找。形态各异的雅丹体遮挡视线,戈壁地表软硬不一,脚印时有时无。“没找到,再扩大范围。”秦志刚说。

  范围扩大至1公里,搜救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起风了。“大风会把浅显的脚印抹掉,救援的难度将变得更大。”秦志刚赶忙将人员分组,再次扩大搜寻范围,终于赶在入夜前找到了失踪人员。秦志刚说:“救援黄金期极短,白天暴晒下人容易脱水,夜间气温骤降,又很容易失温,危险重重。”20多年来,派出所参与救援任务200余次。

  玉雅公路在戈壁中修建,连接玉门关和雅丹两大景区,笔直得一眼望不到头。由于地势平坦,车辆较少,道路两侧景色相似,游客容易出现驾驶疲劳。派出所派员派车加强巡逻,在旅游旺季通过路面喊话、设置道路警示牌等方式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我们在主要路段安装区间测速设备,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辅警姚金平说。

  每年服务20多万人次游客

  时值旅游旺季,不少外地游客组团前来观光,民警龚志强与游客打起招呼——“打哪来的,累不累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辖区无常住人口,每年景区接待的20多万人次游客,就是派出所的主要服务对象。龚志强说:“我们学习雅丹地貌的知识,积极与游客互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去年10月,龚志强来到派出所工作。第二天,龚志强在执勤时遇到了沙尘暴。“风里夹杂着沙子,打在脸上非常疼。”冬天,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龚志强的四轮摩托车冻得发动不起来。

  打开警车后备箱,车上放有拖车绳、油桶、照明灯、太阳伞等救援设备。“夏天来了,矿泉水、解暑药必不可少。”指着满车的“装备”,龚志强介绍,冬季还会配备棉大衣和急救药品。

  每个景点距离派出所有多远,周围环境和路况怎么样,有没有手机信号,这些信息几乎都刻进了民辅警的脑子里。“一旦发生警情,既能够第一时间想出解决方案,也能迅速到达指定位置。”秦志刚说,“要提高见警率,在大漠里,群众看到警察就能安心不少。”每天下午,派出所都会与景区管委会对接入园游客数量,等到夜晚人群散去,再核对出园人数,确保不落一人。

  派出所的会议室里有一行字,“耐得住寂寞,扛得住炎热,经得住风沙,守得住阵地”。“干的时间越长,越能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在此工作两年的秦志刚说,“穿上警服,就要懂得奉献;选择大漠,就要学会坚持。”夜幕四合,大漠暗了下来,夜班人员已上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 14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