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伟力,让思政课更有厚度和温度

发布时间:2024-09-10 17:35:12 来源: sp20240910

原标题:思想伟力,让思政课更有厚度和温度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出明确要求。

当前,我们正阔步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紧迫性更为突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课程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五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本期教育周刊,我们特别推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这五年”专题报道,以三个整版,分别深度聚焦:五年来教育系统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不懈努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春日的阳光倾洒,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的一间教研室里,传出热烈的讨论声。

人手一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专家剖析、师生辩课,大家围绕教材的主体内容和关键要点,集中备核心问题,集成备鲜活素材,集聚备思路教法。

自2023年8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出版发行以来,这样的集体备课会已经成为不少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常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编写出版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由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课程建设则承担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任务。”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深感重任在肩。

学好新教材,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这是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缩影。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引导广大师生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仰之基。

1.打磨“金课”,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本科四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学生华苒君的思政课“打开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5门”,而是“一个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重在勾勒党的创新理论发展脉络,把握思想传承发展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重在阐释其内容体系和核心要义,呈现思想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课,重在聚焦教育领域,升华教育境界;学校开发的特色选修课——中国理念的世界意义课,重在开拓理论视野,阐明其世界意义……这是由东北师范大学打造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集思政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个性化选修课为一体的新时代思政课程群。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化的育人课程体系,让思政课程层次更丰富、衔接更紧密,令学子们收获满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系列课程的开设,伴随着我大学期间的精神成长,帮助我夯实青春成长之基,构筑砥砺奋进之能。”一次次思想激荡、一遍遍精神洗礼,华苒君读懂了“何以中国”,更明白了“青春何为”。她在课程学习基础上创作的微电影作品也获得了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众式优秀学习成果评选特等奖。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五年来,为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工作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编写发行。

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改革创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作为最关键的思政课高位推进,以核心课程定向领航,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博大精深。

深化思政课程体系改革,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穿、有机融入5门传统思政课。清华大学大刀阔斧推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采用“一课多师”方式,由校党委书记邱勇担任组长,多名院士名师共同担任大课主讲人,并针对时事热点开设研讨小课,课程内容覆盖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及热点难点问题等。

集中攻关重点难点问题,提升教师说理解惑的能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支部建在教研室上,及时跟进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每学期开展集中备课30多次,从而更精准地把握本科学段教学特点,确保教学内容不偏、不空、不重。

2.贴近现实,打造实践育人“强磁场”

“海河上的一桥一景,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屹立百年的金汤桥,见证了平津战役中解放军东西两支部队的胜利会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专题的课堂上,南开学子正在分组进行“‘桥’见天津”的课内实践活动展示。结合时下热点,学生们以访谈、演奏、舞蹈、绘画等多样形式分享实践成果,从桥中学匠心、见奋斗、看发展、悟幸福。

确立“开门办思政”思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党的创新理论做生动注脚——这是南开大学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重要理念。

让师生走入社会大天地,去体悟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五年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得更加紧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建党百年、乡村振兴……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成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鲜活素材。

教育部组织拥有全国、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同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门设立的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结对行动。

各地各校精心打造实践育人的“强磁场”,教育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

在福建,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等主题实践纷纷开展。一个个教师讲师团、大学生宣讲小分队组建起来,一次次体验教学、红色研学、科技研学火热开展,在学思践悟中,学生们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甘肃,理论教育生动嵌入社会生活。为了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课,定西中小学的教师们把课堂“搬”进了城市展览馆。历史文化展区内, 一幅幅年代久远的照片让家乡曾经“苦甲天下”的黄土地原貌展现在学子眼前;走进经济社会展区、发展规划展区、区县综合展区,一幅幅见证着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脱贫攻坚的照片映入眼帘。很多学生难掩激动:“现在咱们定西是洋芋花开赛牡丹,一天更比一天好!”

3.创新方式,拓展多场域育人“新阵地”

如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让思政课“有知有味”,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报国志?湖南的回答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为主线,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文化大餐”——《书山有路勤为径》。

新学期,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竹第二小学学生吴牧谦的第一课以“打卡”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方式开启。伴随着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郭晓芳的讲解,他跟随镜头远程参观馆内陈列、了解馆藏版本;通过数字化手段与《山海经》等中华文明典籍实现了跨越千年的对话。

一堂课精彩纷呈,让吴牧谦对“版本”一词有了全新认识,也激发了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

五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拓展多场域育人阵地,以更加鲜活、更加新颖、更加形象、更加互动的方式开展思政教学,让理论在流量中火起来,让思想在点击中亮出来。

以数字化赋能,思政课跨越了学校围墙。宁夏在云平台上架起“空中桥梁”,搭建1200多所数字孪生学校,让城乡孩子“同上一节思政课”。

强化环境育人,思政课扎进了生活深处。华南理工大学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举办“春分花会”“清明祭贤”“立夏染毫”等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坚定文化自信。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并实践,思政课开到了孩子们心尖上。厦门在课后服务中融入有趣有益接地气的思政教育,湖滨中学的“非遗文化进课后”、莲花中学的“时事瞭望”、文安小学的“家风家训看得见”等课后服务“思政课”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一堂堂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让学子们知道了因何而学,勇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之责;也明白了如何去做,奋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思政课上,八角楼的灯光点亮了我的初心,苏区振兴的故事让我初心变恒心。”南开大学硕士生刘鋆钰将思政课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选择两赴西藏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记者 邓晖)

(责编:李昉、李依环)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金融生鲜季丨从一片茶叶看乡村振兴 -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建设阶段

金融生鲜季丨从一片茶叶看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10 17:35:13 来源: sp20240910

《今日建行》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五月杨梅六月荔枝,七月龙眼八月柿子,又迎来千万农人共同守护的收获季。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力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兴旺、生态可持续的美好愿景,《今日建行》特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茶山遥望与天连,薄雾如纱罩翠田。

  清晨,舒城县晓天镇苏平村,绵延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新茶上市正当时,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弥漫着清香的茶味,茶农余本林卸下身后的竹筐,满满的都是当天采摘的鲜叶,按照公司的定价,今天能拿到500多元的收入。

  从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现在茶园逐步增产,余本林喜不自禁:“有了技术,有了销路,国家的好政策和建设银行的帮扶让我们有了盼头,现在光靠茶叶,每年都能多赚近万元。”

  裕农通给茶叶销售开辟了“直通车”

  舒城小兰花茶产自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这里是大别山的余脉,其主要的产地在舒茶、晓天、汤池等地。舒城县地处北纬31度,属江北茶区,气候温润,昼夜温差大,适宜种茶。

  茶农世家的余本林说:“我们这里高山云雾出好茶,喝过的没一个说不好的,但是山太高了,我家海拔都超过800米,过去想要快速便捷地和外界联系特别难,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茶销不出去,没收入,也心疼好茶被浪费”。

高山云雾出好茶

  “裕农通”是中国建设银行打造的一款助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户可发布自家的特色农产品。在建行客户经理的沟通交流中,余本林打通销路的想法与建行“特色助农”服务理念不谋而合。经过和当地村委进行沟通,余本林把自家茶叶上传到裕农通平台上。建行舒城支行也积极配合带动,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多渠道进行宣传,茶叶销量快速增长,也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以前我们平均得比山下的茶晚十天才能上市,因为信息交流不畅,很多时候等到我们的高山茶可以售卖的时候,大部分赶着买新茶的客户都已经购买完成,现在有了建行裕农通平台的帮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这个高山茶品种,宁愿晚一点,也要等口感更丰富的高山茶了。”余本林打开裕农通平台高兴地说道。

  现在的余本林一家,茶园面积已接近50亩,光茶叶上市季就可增收近万余元,“有了好的销路,我们家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地出去卖茶啦!”

  金融支持为产业升级点燃了“加速器”

  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一体化加工单位,据负责人戴玲介绍,创业之前,几个原始合伙人就从事茶叶种植,在考察了市场以后,决定把家乡的特产做大做强,让每个人都知道舒城的高山茶是不可多得的好茶叶。2008年,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顺利创办成功。

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万佛山”牌舒城小兰花

  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不断扩大茶园承包面积,茶业产量也在持续增长,因为独特的口感,也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和喜爱。“茶叶是舒城的特色,我们如何让茶叶走出安徽,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戴玲认真地解释道,“现在的茶叶已经不单单提供经济价值,我希望的是能通过茶叶向外界传递一些信息,表达一些想法,为我们本地的小兰花赋予更多的意义和色彩。”

  建行舒城支行的乡村振兴服务小组在得知戴玲的想法后,从产业方向到园区规模都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提供了500余万元的专项项目贷款。戴玲决定破釜沉舟干一回,升级产业结构,向着茶旅融合进军。“如果我们自己有了特色茶文化中心,不仅产业能升级,文化能传播,也可以吸引外地人过来游玩,拉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戴玲激动地说:“公司做的越大,资金需求就越多,如果不是建行快速给我办理了贷款,那我的茶文化中心可能就止步于想法,毕竟从基地动工,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和周转,现在我们的茶文化中心已经规划到三期了,茶园的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一千多亩,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精准浇灌给农企合作带来了“好收成”

  舒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戴玲表示,在公司创办的初期,助农支农就是公司一项工作重点,为了更好地取之于农,利之于农,公司主动承担市场风险,负责市场开发、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并与基地茶农签署“订单合同”,按高于市场10-15%的价格收购基地茶农茶叶,大大促进了茶农增收。

  在建行金融政策的精准“浇灌”下,公司先后在舒城小兰花的核心产区万佛山脉建成了绿色茶叶基地5000余亩,在脱贫村三元村建成了100亩的茶叶良种繁殖基地和150亩的有机稻基地,在脱贫村苏平村建成了一个标准化的茶叶加工车间,带动五个村集体年增收21.8万元,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上万户农民发展茶叶生产,人均增收5000-10000元。

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茶园

  目前,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是中国茶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农业国际促进会会员、中国茶产业新锐十强企业、安徽省消费示范单位、安徽省茶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生产的“万佛山”牌舒城小兰花先后获评“安徽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老字号”“安徽省十佳网货品牌”等荣誉称号,品牌价值1.27亿元。

  据此,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助农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金钥匙”

  据了解,舒城支行根据茶叶的产品特色和本地种植现状,制定了舒城小兰花产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于2021年推出“善银贷”这一信贷品种。“善银贷”具有放款速度快、利息低等特点,能很好匹配茶叶种植产出周期长的特点,不仅有支持茶叶种植的项目贷,针对茶叶上下游产业链还有品类丰富的企业贷、个人贷。

建行舒城支行工作人员正在为茶农普及金融政策

  建行安徽省分行密切关注舒城支行的金融支持情况,建行舒城支行副行长张亮表示:“在省分行的指导和要求下,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客户经理到农户家去免费普及知识,从金融知识、政策的解读,到金融借贷流程的讲解,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和农户交流沟通,掌握信息,再进行对症帮扶。”目前,舒城支行已发放专项贷款千万余元,支持农户数近20余家。

茶旅融合的舒城茶园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行金融助农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它们以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这些特色农产品的成功,不仅提升了中国农业的品牌形象,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未来,安徽省分行将继续履行大行使命,用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依靠政府、平台切入、资产带动、综合服务”的乡村振兴16字工作法,引导辖内各机构加大对绿色乡村振兴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绿色信贷,强化金融科技赋能,组建专业团队全面助推安徽省乡村振兴。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