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方面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20 21:33:46 来源: sp20240720

智能检测装备是以工业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为基础,围绕制造工艺实施、生产质量管控、设备运行管理、安全环境监测等智能检测需求,与制造工艺强耦合,具有融合感知、自主分析、实时反馈等智能特征,用来实现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确保服役安全等目标的在线检测装备。当前,智能检测装备已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各行业。

发展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智能检测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补齐短板弱项、建设制造强国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在制造业检测领域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智能检测装备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

其次,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保障。产业数字化,装备要先行。发展智能检测装备将为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提供装备支撑,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根本保障。

再次,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发展智能检测装备,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检测精度、质量稳定性,实现装备性能、效能和价值的提升,有利于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迎来大力发展窗口期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等指导性文件,支持以智能检测装备为代表的装备行业做大做强,智能检测装备技术、产品和产业迎来大力发展的窗口期。

一方面,新兴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加速检测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智能检测装备的感知、处理和通信能力被赋能跃升,正在推动制造业检测方式、产线运行模式甚至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

另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将倒逼智能检测装备提质增效。终端产品的定制化、集成化、智能化需求快速增长,将倒逼企业以更短周期调整产能、更新产品。智能化产品也相应要求必须配备生产过程检测,而且要求智能检测装备具备更高精密度、更快速的检测性能。

从五方面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认识到,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起步较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部分重点行业及应用场景“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大量存在,成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的关键短板。随着智能检测需求日益增加,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为抓住发展机遇,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着重从标准引领、场景驱动、平台服务、集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加快建设智能检测装备标准体系。要定位好技术指标要求的时代属性,针对国产产品“能用但不好用”问题,突出“三性两化”(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智能化、绿色化)等特征性指标,强化环境适应性等装备应用性能技术要求,推动标准体系成为用户“敢用”“愿用”国产检测装备的有力保障。

二是要注重智能检测装备与场景结合、与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当前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的环境参数往往趋向极端化,原位实时检测需求迫切,需要推动检测装备与制造场景紧密结合,实现智能检测装备向高精准、高可靠、高环境适应等方向不断发展。要突破高精度传感器、工业相机、光学组件等关键零部件,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三是要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智能检测装备与工艺结合深度不够、用户不愿用不敢用等问题,要建立公益服务机构,支撑政府,联合引导制造商和用户牵手,打通供需链条两端,促进政产学研协同,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验证,以共性平台强化中试验证能力,尽快推动新型智能检测装备技术熟化与产业化。

四是要推动智能检测装备集群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价值链的拆解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变现,有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同时要注重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促进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集聚发展。

五是要强化人才培养、支持打造人才团队。人才是竞争焦点,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从企业需求端出发,依托高校院所定向培养专业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加速构建创新能力强、产教结合紧密、培养机制灵活的人才创新环境,稳固打造具有行业优势的应用型团队,实现智能检测技术的可持续供给。(作者系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责编:申佳平、吕骞)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江西省赣州市优化待遇保障激励军队文职人员 - 中国能建牵头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发布零碳倡议

江西省赣州市优化待遇保障激励军队文职人员

发布时间:2024-07-20 21:33:48 来源: sp20240720

2月底,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征兵办工作人员、县人武部文职人员协同公安机关开展应征青年政治考核。周良 摄

2月底,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征兵办工作人员、县人武部文职人员协同公安机关开展应征青年政治考核。周良 摄

“这套3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拎包入住,真是太好了!”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武部文职人员王芳健来说,非常值得纪念。获准入住县阳光古田新村一期定向人才住房,他不再为四处找房子而烦心。

无独有偶。和他一样解决了住房困难的还有该市安远县人武部军官转改文职人员赖海龙。谈起购房经历,他说:“我去年5月递交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申请,一个月后补贴就到账,春节前一家人搬进了宽敞的商品房。”

“将军队文职人员纳入全市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他们享受更多优待,是赣州市升级优待‘大礼包’,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创新务实之举。”赣州市人才住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2022年起,赣州市明确军队文职人员在租住公寓、租房补贴、学历奖励和一次性购房补贴等方面,享受其他社会人才同等待遇。

“尽心首先要安心,安心的前提是无后顾之忧。”赣州军分区领导介绍,随着军队文职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文职人员的落户、住房、子女教育、家属工作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妥善解决。为切实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在军分区积极协调下,在贯彻落实《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基础上,市(县、区)相继出台政策,细化军队文职人员待遇保障。

——在文职人员落户上,实行优先办理,优先落户。未婚的根据个人意愿,需落户驻地的,以所在单位政治部门签发的工作证明办理落户手续;已婚且家属办理随军的,凭军队师(旅)以上单位政治工作部门签发的随军批复、婚姻证明及户籍证明、当事人户口簿,办理落户手续。

——在住房待遇上,申请公租房的文职人员,由本人申请、所在部队初审后交住房保障安置服务中心,审核通过后,由人才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人社、民政等部门联审,通过后抽签决定房号,1个月内确定房号并领取钥匙;一次性购房补贴,申领人提出申请并提供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证书原件、购房合同原件,所在部队提供申领人工作1年以上的证明及相关社保缴纳、工资发放流水,并经所在县(市、区)组织部、人社局确认无误后实施分类奖补,已分配人才住房的,须凭退出人才住房相关凭证再申报奖补。

——在家属工作安置上,依据新修订的《赣州市驻中心城区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暂行办法》,将现役转改和社招文职人员家属随调安置纳入现役军人同等优待范围,参照现役军官最低服役年限,明确有效工作年限满6年的管理类科级副职或十级文员以及专业技术十一级以上、有效工作年限满12年的专业技能类社招文职人员的家属,享受随调安置政策。

——在子女教育方面,依据新修订的《赣州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文职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任选学校,报考普通高级中学可降分录取,被军级以上单位表彰、在执行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受省级以上表彰的,可按照相应的标准降分录取。

据统计,截至目前,驻赣州部队和军分区系统有25名文职人员子女解决了入托入学问题,13名文职人员申请到人才住房,1名文职人员享受了购房补贴。

好政策暖人心励士气,“孔雀蓝”岗位建功,捷报频传。近两年,驻赣州部队和军分区系统先后有27名文职人员立功受奖。去年9月,石城县人武部文职人员曾剑兵,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眼下,驻赣州部队和军分区系统文职人员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年度工作。

“只有紧跟国防和军队改革新形势,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防和军队改革相衔接,与服务对象相匹配的优待工作新格局,才能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赣州市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与时俱进,围绕拓宽“后路”、巩固“后院”、扶持“后代”,不断升级优待政策,努力当好军队人员的“大后方”。(武伟 刘宗炎)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