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奥会 | 如何“攻关”高山滑雪?资深教练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4-09-06 13:09:18 来源: sp20240906

原标题:冬青奥会 | 如何“攻关”高山滑雪?资深教练这样说

新华社韩国江陵1月26日电(记者卢星吉)26日,江原道冬青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落下帷幕。本届赛会上,一些来自非传统高山滑雪强国(地区)的运动员开始强势冲击领奖台;中国队也有突破——首次参加冬青奥会的高山滑雪速度类项目。不过,赛果表明中国高山滑雪距离奖牌水准仍有很大差距。

1月22日,运动员和教练们在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高山滑雪女子全能回转比赛前熟悉赛道。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从滑行难度和竞技性而言,高山滑雪项目被视为是冬奥雪上项目的“明珠”,很多来自雪上运动后发国家(地区)的代表队都致力于攻克这一难点,中国队也不例外。

传统上,冬奥高山滑雪的奖牌竞争几乎就在一个“小圈子”里,来自阿尔卑斯地区、北欧地区以及北美的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中具有统治力。

但近年来,追赶者们也有突破。例如本届冬青奥会上,英国运动员扎克·卡里克·史密斯在男子全能项目上夺得了该国冬奥级别赛事(包括冬青奥会和冬奥会)高山滑雪的首枚金牌,随后在回转项目中再得一金,并且在大回转项目中摘得银牌,势头可谓强劲。不少日、韩运动员的成绩也开始进入中游水平,其中的佼佼者如日本选手镰田宇朗,在男子回转项目中获得第四,距离领奖台只有一步之遥。

中国队开展高山滑雪项目尤其是速度类项目的时间不长。在本届冬青奥会上,中国队首次派出男、女运动员参加属于速度类的超级大回转比赛,其余各项高山滑雪个人项目也均有参赛。不过,目前中国高山滑雪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减速控制动作较频繁,旗门线路选择也相对保守,这导致他们虽能完成难度很高的冰状雪赛道,花费的时间却显著多于计时牌上的领先者。

为什么中国队的成绩暂时落后?如何提升现役运动员水平?如何选拔出优秀的高山滑雪苗子?带领中国队参赛的外籍教练皮尔斯·艾德里安·艾利夫分享了他的观点和建议。

这名曾率领意大利队参加过6届冬奥会、13届世锦赛,以及600多场世界杯赛事的资深教练,给出的第一个观点并不令人意外:现役的多数中国高山滑雪运动员学习滑雪太晚,且每年上雪的时间也不及欧洲对手,“雪感”和滑行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们的队员都是十多岁才开始滑雪,而一名典型的欧洲选手从四五岁起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了,等他们到了我们队员开始滑雪的年龄,对各种雪道、雪况已经相当‘见多识广’。而且欧洲运动员在夏季还能在位于阿尔卑斯冰川之上的雪道训练,甚至在南半球反季训练。这就是我们的差距,所以过去我们的工作其实是在弥补失去的时间和经验。”艾德里安说。

记者了解到,曾经,我国雪场可供训练的雪期较短,但近年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新开发的雪场,雪季能持续到5月底甚至6月上旬,有望增加可供训练的时间。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商业滑雪场普遍缺少比赛用的冰状雪条件,而考虑到雪道数量有限和成本太高,长期封道训练也不现实。

2023年12月31日,雪友在新疆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滑雪。新华社记者 张啸诚 摄

艾德里安特别强调了冰状雪、专用竞技赛道对于提升高山滑雪训练水平的重要性。

“队员们应该去更多有挑战性的雪道上训练,而且这些雪道还需要注水,形成冰状雪,所以训练不能只局限在国内的雪场。并且,由于目前中国国内的专业选手之间竞争还不强,比赛的竞技性上限不高,他们还得去参加更多国际赛事。”

艾德里安关注到,目前国内从非常小年龄段开始滑雪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认为这对于中国高山滑雪水平提高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但是他也指出,把青少年滑雪人口转换为能参加职业高山滑雪竞技比赛的运动员其实并不容易。

他的建议是要多举办青少年竞技赛事:“中国需要有大量的青少年比赛,开始的年龄段也要小,并引导他们走上竞技道路。虽然现在中国也有这样的比赛了,但比起阿尔卑斯地区几乎每个星期都有,还是显得太少。”

艾德里安认为,在青少年比赛多起来的基础上,还得把竞争激烈度提上来,他认为有必要设立真正全国性的赛事,让全国的精英小运动员从小就在一起比赛、一同成长。

1月25日,江原道冬青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回转比赛在韩国旌善举行。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目前中国国内的竞争激烈度有限,假如小运动员们都只是在自己的圈子里比赛,就难以选拔人才。必须要有一些比赛,把他们放到一个盘子里来,才能知道谁是最好的。”

记者也了解到,尽管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冠以“全国”名头的青少年高山赛事,但在参赛者数量、来源的多样性上,仍和艾德里安心目中的比赛有很大不同。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中国有很多小孩从小学习滑雪,也参加过青少年赛事,但他们到了12岁就不再出现在比赛中了,就‘退役’了……”中学学业压力导致的小运动员“12岁退役”现象,在高山滑雪领域也不鲜见。不过,艾德里安表示理解,他认为从总体来讲,滑雪人口的增长总是会有好处的。

在冬青奥会的行程结束后,他表示自己将仔细观摩接下来国内“十四冬”的高山滑雪比赛,对来自各地的运动员进行评估和选拔。

“我想把更多的苗子选拔出来,集合在一起训练。”艾德里安说。

(责编:郝帅、李楠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农民富起来 乡村美起来(乡村行 看振兴) - 澳门特区《选民登记册》16日起展示十天

农民富起来 乡村美起来(乡村行 看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06 13:09:19 来源: sp20240906

  冬日午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西北,一片榆树林下,村民李树才正精心喂养村里的“林下走地鸡”。

  “北京油鸡肉质鲜美,市场售价高;‘九斤红’出肉量大,单只能长到10斤以上;‘绿壳柴’、芦花鸡产蛋量高。”对各个品种,李树才如数家珍,“在村里养鸡,每月收入3000元,工作稳定还能照顾家。”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特色产业,小黑垡村的2500多亩林地成了村民增收“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韩森介绍,村民年人均收入已从2016年的不足6000元增至2023年的3.5万元,“村里还设置了林地管护等公益性岗位,为低收入家庭提供130多个就业岗位。”

  小黑垡村的红火日子,是大兴区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落地“促进农民增收21条”措施,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2023年前三季度,大兴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实现稳步增长。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耕地保有量占全市约1/6、蔬菜产量占全市近1/3,作为北京市传统农业大区,大兴区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重点,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发力。“十四五”以来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余亩,2023年推广高产高效新技术16项,建成北京市规模最大集约化育苗场,全区年育苗量1.8亿株。

  在庞各庄镇一个大型集约化西瓜育苗场大棚里,育苗人员正在娴熟选苗。再过几个月,绿油油的瓜苗将被送到瓜农手上,开启新一年的“西瓜季”。

  大兴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寇玉山介绍,为提高种苗质量,大兴区在“西瓜之乡”庞各庄镇支持建设了14家西瓜集中育苗场,育苗供应面涉及全区9个镇1.12万余户瓜农。优质的种苗供应保障了大兴西瓜的品质和美誉度。2023年,“大兴西瓜”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农民富起来,农村也在美起来。走进礼贤镇龙头村,道路整洁、院落宽敞。“过去,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村民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永说,随着日子好起来,村里成立了环卫、绿化、维修、消防等管护队伍。

  “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心里也敞亮,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成了村里的文明新风尚。”刘宗永说,继2021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后,2023年龙头村又入选北京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着力补齐短板,大兴区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完成308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345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2023年,大兴区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本地特色,积极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区。

  不断提升的乡村环境,也带动大兴区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北臧村镇诸葛营村在诸葛美庐、永定轩等特色民宿中融入种植采摘等元素,打造特色品牌;魏善庄镇半壁店村探索“民宿+沉浸剧”文旅农发展新模式,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强区先强农,兴城必兴村。2022年,大兴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这既是‘成绩单’,更是‘责任状’。”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说,大兴区将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6日 07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