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塞内加尔财政和预算部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2024-07-29 13:33:16 来源: sp20240729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孙鸿宇、晓琳)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高峰论坛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共有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

塞内加尔共和国财政和预算部长马马杜·穆斯塔法·巴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因为这些领域对非洲大陆,尤其是塞内加尔至关重要。”

塞内加尔共和国财政和预算部长马马杜·穆斯塔法·巴。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塞内加尔共和国财政和预算部长马马杜·穆斯塔法·巴。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十年来,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各领域合作的重要国际平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过去十年成果的基础上,深化了“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之间的高质量交流与合作。

10月17日,中国与塞内加尔政府在北京签署税收协定,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税收合作,为跨境经贸往来创造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税收营商环境。该税收协定对促进双边贸易、技术、资金和人员往来具有重要作用。

谈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塞内加尔的发展时,马马杜·穆斯塔法·巴表示,该倡议受到了热烈欢迎且硕果累累,塞内加尔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国家,于2018年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领域涵盖2014年制定的《塞内加尔振兴计划》中提出的三个战略领域: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社会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治理、机构、和平与安全。中国投资了塞方基础设施和服务,如修建公路和桥梁。中国还与塞内加尔在能源服务(如核电站)、农业(粮食安全)、卫生(建设医院)、教育(建设大学)以及卫生、水和可持续发展等项目上开展合作。他说,“因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塞内加尔十分有益,贯穿了塞内加尔振兴计划中的战略领域。”

马马杜·穆斯塔法·巴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前景广阔,“我们希望与中国合作共赢”。

(责编:王禹蘅、常红)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成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机遇中国之下的奋进新疆——写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

成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4-07-29 13:33:17 来源: sp20240729

  绿油油的小麦一望无际,农用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盘旋……孟春时节,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协和社区,阡陌纵横的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成都市简阳市禾丰镇连山村的千亩桃园,村民们正忙着给桃树疏花、施肥,争取让今年的桃子品质更好。

  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近年来,成都将做好“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把成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特点转化为发展优势,从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等多个领域发力,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现在是小麦孕穗期,需要防治蚜虫、锈病、赤霉病等,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既高效又精准。”崇州市协和社区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仕钦一边操作无人机,一边向记者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成都按照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生态友好、稳产高产的标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成都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1.77万亩,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10万亩,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231.9万吨。

  “藏粮于地”稳产,“藏粮于技”增收。在离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仅仅十几公里的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是成都藏粮于技的关键一环。作为中国首批5个国家级种业园之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农作物种业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集科技研发、双创孵化、博览交易等功能于一体,搭建了“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种业研发平台。

  成都先后出台《成都市农业科技英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成都市深化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等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农业职业经理人扎根乡村发展。未来,成都还将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成都农匠”。

  “以前种地一年也就两万块钱,现在村里发展桃产业,除了承包土地的租金,每个月还在村集体里务工,一年下来至少有7万元。”正在桃园里忙碌着的连山村村民王性奎笑着说。

  借助桃产业,连山村不断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围绕赏花经济,连山村修建了桃源步道,统一打造了阳光房、水美乡村等消费场景,拓展‘产业+休闲娱乐观光’模式。”禾丰镇党委副书记陈伟介绍,2023年,连山村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350万元,带动该村400余人就地就业,村民务工和土地流转收入超过685万元。

  2023年,成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已达361.76亿元,集体土地1415.26万亩,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已增至246.07万元。

  “没想到能印出这么好看的花纹。”龙年春节,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村成为游客打卡点。作为远近闻名的文艺村,今年有不少游客在这里体验扎染、陶艺、水果采摘等,在自然山水间感受诗与远方。

  近年来,成都还基于“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典型特征,遵循城乡融合发展片区规划理念,统筹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制定完善和美乡村分类建设标准和星级培育体系,梯度培育一批省级精品村和美丽宜居村庄,连点成线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示范带,努力推动城乡各展其长、乡村各美其美。

  在油菜花田旁吃火锅、在竹林菜地边喝咖啡……一个又一个乡村消费新场景接连涌现,有效促进都市农业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休闲农业收入与接待人次达445.4亿元、1.58亿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5.75%、15.5%。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7日 1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