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江西省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 生态环境问题多发

发布时间:2024-07-08 14:33:12 来源: sp20240708

  2024年5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西省发现,鄱阳湖非法矮围整治流于形式,重点水域禁捕和水生生物保护落实不到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一、基本情况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对于调节长江水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鄱阳湖保护修复,是推进长江大保护和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主要问题

  一是非法矮围整治流于形式。鄱阳湖存在大量人为筑圩拦汊的矮围,影响湖区水质,阻断河湖水系连通。2020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开展长江流域非法矮围专项整治,对重点水域内非法设置的用于捕捞、养殖的矮围开展清理取缔,做到全面排查、应清尽清。但是江西省有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只是由各地自行排查逐级汇总,当时排查出鄱阳湖应整治非法矮围40个,并已上报完成整改。2024年4月督察组暗查后,地方再次排查,初步发现用于养殖的非法矮围又有44个。督察发现,九江都昌县在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数万亩非法矮围,没有彻底清理整治。南昌县大沙坊矮围面积达4万亩,圩堤没有拆除,水体严重污染,为劣Ⅴ类。

图1 2024年4月9日,督察组暗查发现,九江都昌县在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数万亩非法矮围

  上饶鄱阳县珠北圩、群力圩是两个面积均超过1万亩的矮围,一直存在非法养殖问题。清理整治时,珠北圩圩堤上仅开了不到100米长的浅豁口,督察组暗查发现豁口上正在建设拦鱼铁网,矮围内还非法填湖建设码头。督察组暗查时,面积约2000亩的鄱阳县朗埠圩正在外排养殖尾水,监测结果显示水质为劣Ⅴ类。已经整治销号的九江共青城市红星圩内依然有养殖行为,还投粪用于肥水。

  水法明确规定,禁止围湖造地。2021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和治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禁止围湖造地,有序实施退地退圩还湖。由于非法矮围整治不到位,围湖造地屡禁不止。2021年,上饶余干县将塘背圩内857亩湖泊水面疏干、填土后变为农田。南昌县磨盘洲矮围应退田还湖,但圩堤被重新封堵,矮围内2500亩湖泊滩涂变为农田。

  二是禁捕和江豚保护不力。重点水域禁捕要求落实不到位。2019年江西省主管部门明确鄱阳湖禁捕范围为湖体水线及五河干流入湖口以内水域,但是2021年4月公告的拐点坐标中,部分矮围集中区域未划入禁捕范围。九江庐山市湖区特别是长湖圩内,有盗鱼团伙用拉网、电鱼等方式非法捕捞。九江都昌县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老爷庙附近有人用抛网进行捕鱼。2022年至2023年,鄱阳湖内发现有5头江豚死于渔网和鱼线缠绕。

  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建设现场距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仅2.7公里,施工应避开3月至6月鱼类繁殖期。2024年3月督察组暗查发现,该工程正在违规进行疏浚作业,疏浚产生的泥沙将部分岸边水域吹填成陆地。3月22日和24日,疏浚船只两次发生漏油事故,建设单位江西省港口集团既未报告也未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放任油污污染周边湖面,暗查时发现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

图2 2024年3月24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违规疏浚船只发生漏油事故,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

  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近年来鄱阳湖总磷浓度一直未达到湖库Ⅲ类水标准。2023年,湖区18个国控断面中仅5个总磷浓度达标;9个断面总磷浓度同比不降反升,最高上升39.6%。滨湖地区化肥、农药施用量大,但减量化工作不严不实。抽查发现,统计部门统计的南昌县幽兰镇氮肥、钾肥施用量均为零,农业农村部门数据显示仍在施用;南昌市经开区樵舍镇近年来因城市开发已征收耕地约3000亩,但2023年化肥施用量比2021年不降反升。在南昌县、永修县,湖区围垦的农田田埂上随处可见废弃农药包装,监测结果显示,农田沟渠水总磷浓度超湖库Ⅲ类水标准3倍至13倍。湖区还普遍存在违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中封洲禁牧规定在洲滩湿地进行畜牧养殖问题,洲滩粪便成堆、污水横流。

图3 2024年4月29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南昌县湖区围垦的农田田埂上随处可见废弃农药包装

  三、原因分析

  江西省有关部门和南昌、九江、上饶沿湖三市对“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监管缺位、工作不力,攻坚克难力度不足,导致鄱阳湖保护修复中的相关问题长期存在。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编辑:李润泽】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百千万”青年力量推进乡村共富 - 森林抚育,冬季为何很重要?(把自然讲给你听)

“百千万”青年力量推进乡村共富

发布时间:2024-07-08 14:33:13 来源: sp20240708

  重庆市酉阳县何家岩村,一个坐落在崖壁下的古寨,如今成为酉阳县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试验田”。

  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启动大会现场。

  侗族斗牛历史悠久,“为村共富乡村—粤桂数字农文旅计划”将其开发成极具本地特色的旅游活动。

  大会现场的兴乡青年市集。

  从城市回归故乡并引导乡亲们种植无花果创业,在农村组建艺术团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毕业后前往茶区带领当地茶农创业……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活跃着一群年轻人,他们拥有着相同的身份——乡村职业经理人(简称乡村CEO)。近两年来,有越来越多爱农民、懂乡村、会经营的青年兴乡人才在乡间土壤里扎稳根基,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谱写青春的乐章,以自己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因地制宜,启动兴乡计划

  青年人带着知识、经验和热情返乡,对新时代乡村发展至关重要。近日,为进一步深入实施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和《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腾讯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的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启动大会暨首届共富乡村论坛在广州举行,深入探讨乡村经营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一步系统性、规模化的创新升级。

  为加快形成“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的人才集聚效应,培育计划将以服务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创业为主要抓手,面向三类人群:一是有志于回到乡村、服务乡村、愿意带领村民致富的广东在校大学生;二是已经在广东乡村发展的村庄合作社青年骨干、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村干部、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青年;三是近年来团省委组织开展的各类乡村振兴服务项目优秀青年代表。

  培育计划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合培育的模式,形成兴乡人才成长成才的合力,将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新业态管理、消费者经营、数字化营销、内容运营等综合经营能力的兴乡青年群体,最终将培育“百名兴乡典型、千名兴乡创客、万名兴乡火种”。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表示,在助力推动广东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腾讯以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共富乡村项目的探索为发动机,聚焦当下突出的“乡村经营人才创新培养”和“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问题,相信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的发布,将成为探索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聚焦青年,推进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打造了一座呼唤人才同时塑造人才的舞台。广袤田野中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潜力,为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一乡一名研究生”等一系列基层服务岗位的招募与培训,不仅为青年在乡村一线奉献才华、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他们走进农村、贴近农民、了解农业开启了通道。

  乡村职业经理人是新兴的一类乡村经营者主体,本质上是乡村多元价值的发现者。大会上,5位兴乡青年和乡村职业经理人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毕业后返乡创业成为广东茂名化橘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廖志略,讲述了自己的返乡动机,道出很多返乡青年的心声:“我在网上曾看到这么一段话: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我们贫困的家乡。”广东星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球凤通过“三地活化”项目,租用30栋民宅、300亩耕地,培训广东清远石坪村的30位管家,盘活和高效利用农民的承包地、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三块地资源。

  像他们这样有着现代管理经验与乡土情结的年轻人,像一粒粒火种,在乡村慢慢“点燃”,并形成星火之势。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为村发展实验室负责人肖黎明表示,“我们期望通过实施该培育计划,鼓励更多青年下乡返乡、振兴乡村,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提供支持。”对于乡村经营性人才的培养,两年前,腾讯就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启动了“中国农业大学—腾讯为村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并推出共富乡村学堂,探索解决乡村经营性人才匮乏问题的实践模式和路径。希望两三年以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乡村职业经理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新职业群体,可以成为一粒粒共富乡村经营的火种,带动一个村庄的发展,并且彼此之间产生化学反应,抱团发展,实现村庄的联合发展、区域的连片发展,并形成一支充满活力的兴乡青年梯队,为“百千万工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最鲜活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技驱动,探索现代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让农民参与进来,变成发展的主角,并且能够从农村的发展中受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在会上分享了《乡村职业经理人与共富乡村实践研究》报告,指出“多主体合力”与“数字化赋能”是实现乡村共富的有效机制。

  邱泽奇表示,共富的探索存在多阶段性和多主体性,但核心是农民,经营的模式也有多样性,但共性是需要盘活现有资产。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项目负责人陈晶晶介绍,在乡村经营人才创新培养方面,搭建起“共富机制+乡村经营人才+数字化赋能”的系统化方案,目前这项探索已覆盖全国120多个县。在前端,面对城市消费者,以村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引流运营;通过村庄云服务小程序提供民宿、餐饮、农特产品购买等一系列吃、住、玩、游的线上服务;并通过企业微信维护客群关系。在后端,面向村集体运营管理者开通共富乡村管理服务,通过商家管理、业态管理、账务管理服务等,实现闭环服务,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不仅返乡青年及农民,当地的小微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刘艳以“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清远先行区”项目举例道,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专家工作团愿意为青年兴乡创业者、为后辈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撑、持续培育,将调动更多的科技、产业和市场资源支持乡村小微企业发展,共同携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农业强国。

  

  本版图片均为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供图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