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党的光辉历史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29 20:08:04 来源: sp20240829

  炎炎烈日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的北大红楼内,前来研学的学生和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这一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

  在这里,有旧址复原的“五四游行筹备室”,有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有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行走其间,仿佛每一步都踏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足迹。

  阳光透过红木窗框投射进来,红楼第二阅览室内一片静谧,青年毛泽东曾在此担任图书馆助理员。在北大红楼活动期间,他接受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后来他对斯诺回忆说:“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每当红楼里的参观接近尾声,志愿讲解员、首都师范大学2023级本科生田子翀都会着重向参观者讲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正是在这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宣告成立,并帮助北方主要城市建立党团组织。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各地,“星火燎大原,滥觞成瀛海”。

  镜头定格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7月30日晚,因法租界密探袭扰,大会被迫中止。与会代表迅速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租一只画舫,于湖中开会”。

  在南湖烟雨楼东南岸水面的游船上,一大代表们重启被打断的会议,讨论并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讨论党今后工作的部署问题,并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时至黄昏,夜游消夏的游船渐多,水面上热闹起来。桨声灯影里,会议胜利闭幕,气氛肃穆庄严。

  “让我们再喊一遍口号吧!记得声音要轻一点。”“嗯!”“中国共产党万岁!”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南湖革命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张宪义介绍,近年来,纪念馆依托“红船宣讲小分队”特色宣教队伍,开创“大思政课”工作新局面,累计开展“行走中的思政课”宣教活动100余场次,受众超10万人次。

  2021年6月3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建成开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说:“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讲好党史故事。”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今年五四青年节,田子翀再次报名参加北大红楼的志愿讲解。当天与他同去的“讲友”们,小到小学四年级,大到在读研究生。谈起在北大红楼志愿讲解的收获,田子翀脱口背诵出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一段话:“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记者曹玲娟、窦皓参与采写)

  本报记者 王玉琳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百位“科学青少年”在沪对话全球顶尖科学家 - (第六届进博会)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内地旅客“十一黄金周”访港人数恢复至2019年约八成水平

百位“科学青少年”在沪对话全球顶尖科学家

发布时间:2024-08-29 20:08:05 来源: sp20240829

   中新社 上海11月5日电 题:百位“科学青少年”在沪对话全球顶尖科学家

   中新社 记者 王笈

  11月5日,当16岁的Cerelia在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落座时,心情有些紧张——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与顶尖科学家面对面“对话”。但这样的情绪只停留了片刻,台上科学家们的精彩分享就将她“拉”入了迷人的科学世界。

  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的“Sci-Ter”(科学青少年)在互动问答环节提出了一个有关旋转爆震发动机的问题,难倒了现场所有的科学家们。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与微纳米力学专家郑泉水坦然回应:“你的问题把我难住了,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11月5日,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在上海举办。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供图)

  会后,Cerelia告诉 中新社 记者,这个问题的提出十分“巧合”,她和同学不久前刚好关注到旋转爆震发动机,对它的部分设计十分好奇。“我的思维比较发散,所以平时看的东西较多。今天我对黄荷凤院士的发言印象深刻,她讲了如何在早期胚胎的时候抑制一些慢性病,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

  作为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先导活动,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5日在上海举办,希望通过跨代际的互动,鼓励年轻人尽情“绽放”创新天赋,并通过科技的力量改变世界、造福人类。

  百位“Sci-Ter”在会上从容“逐梦”,与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海内外资深科学家及青年科学家们面对面“碰撞”。一些“Sci-Ter”向记者感慨,此次“科学T大会”之行对自己启发很大,“更加明确了对哪个科学领域感兴趣,以后会在相关方面做更多研究;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可以一起交流分享。”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事业中心副总经理陈汶鑫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透露,百位参会“Sci-Ter”的选拔,不仅会考察其完成项目的研究思路、严谨度、独立性等,还会考量其对科学的好奇心、抗挫折能力和未来规划。“天赋不一定是智力上的超群,也可能是求知欲、面对一件事情的执着和勇气。在科研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重复的实验和验证,才能得到突破和真相,如果没有在这条路上坚守下去的勇气,很难去应对一遍又一遍的失败。”

  在陈汶鑫看来,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接力”,才能抵达未来的科学成就。“我们希望‘科学T大会’能够打开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看到世界的可能性,拥有全球化的格局和视野;也知道科学是很艰难的,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们都面临过‘绝望时刻’,要坚持梦想、不轻易放弃。”(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