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应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

发布时间:2024-07-23 11:35:36 来源: sp20240723

原标题:学校体育应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

   【专家视点】

   中考体育改革后,多个省区市四、六、八年级体质健康测试占据一定分数且计入中考成绩已进入议程。时下正值秋季学期,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质监测活动,部分地区开始尝试以过程性、增值性评价手段测试学生体育成绩,增加过程性测试分数在学生日常考试、升学测试中的占比。例如,北京中考体育改革今年迎来新变化:北京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将统一按要求,分层级、分时段、分内容地参加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统测。该统测成绩将作为过程性考核成绩,被记入学生中考体育总成绩。在全国范围看,不仅是北京,其他如上海、天津、云南、广东等地,体育中考开展过程性体质监测已成为常态。

   过程性健康体质监测给学校体育工作注入了“强心剂”,提高了学校、家长及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对促进学校体育评价、家庭体育锻炼和社会营造体育氛围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学校、家长及社会为取得中考体育高分才重视体育的现象,容易产生功利化、应试化和短视化的倾向,偏离体育“以考促学”“以体育人”的初衷。

   体测成绩将纳入中考体育总成绩,这根“指挥棒”也引发了一些人体育锻炼动机的功利化。在中考、高考“指挥棒”影响下,学校、家长、学生会“精准应试”,“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考什么、补什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果老师以教授中考体育应试项目的技能和技巧为主,学生便得不到全面的体育锻炼。而一些家长带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带着体测中“得优良、得满分、能加分”的功利目的。在“只要考试、必有培训”的惯性力量下,许多校外培训机构迅速开设各种应试速成班,针对性开展与体测相关的体育项目培训,满足部分家长在短期内让孩子得高分、得满分的心理需求。这不仅无助于学生找回体育的乐趣,更无益于身体健康,有悖于学校体育的目标。

   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初中男生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共五项,包括: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1000米。女生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包括: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800米。由于测试项目设置相对固定,导致部分学生只对标国家规定测试项目进行密集的、机械的、重复的训练。有些教练、家长因为担心学生某一项运动成为考试的“短板”“弱项”,影响总体体育成绩,往往采用单项集中“魔鬼式”训练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考前超负荷的强化训练。这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压力,引起他们对学校体育的逃避感和厌恶感。

   考前临时突击式训练容易导致体育锻炼效果的短视化。过程性健康体质监测的出发点在于推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更加长效,但在现实中,一些家长给孩子选择参加考试项目速成班、临时提升班、私教课、一对一辅导等,多是存在一种“临时抱佛脚”的心理。这容易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上升的假象和学生体质“停考即下降”的隐患。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凡是在国家规定考试的学段,体质健康数据普遍呈上升态势,但过了考试学段,体质健康数据又开始断崖式下降,出现明显的“下降拐点”。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学生机能、体能一般在中考期间达到最高水平,之后会呈现总体下滑态势。而且这种短期内训练提升的方式也极易造成运动损伤,极端情况下还存在影响学生不能准时参加现场测试的隐患。这与部分学校体育没有培养起学生长期的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在于育人。学校体育不只是“身体教育”,更是“生命教育”,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保障生命安全、让人生更有质量、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重要教育方式。在学校体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身健体是基础,铸魂育人是关键,二者不可偏废。体育评价改革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落脚点不单是对体质健康水平的评价,更是对完整的人的核心素养关键要素的评价。

   首先,要扭转功利化的评价观念,学校体育作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无论是学校体育评价改革,还是中考体育考试中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环节,目的都不是让学生以应考应试的心态看待、参与体育,更不能将体育锻炼当作中考、高考的“挣分机”,而是以考促学、以考促练,督促孩子参与学、练、赛的各项活动,形成运动能力,养成锻炼的习惯,塑造良好的品格,为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夯实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改变应试化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的主体性。一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充分发挥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独特功能,达到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促劳、以体育美,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引领,要求学校体育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学生健康设计、实施和评价学校体育的质量。三是坚持以“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为底线,聚焦“乐、动、会”体育学习评价,聚焦“知、能、行、健”的学业质量评价,以学生运动能力等核心素养关键要素为抓手拓展学生体育评价的内容及方式。

   最后,要超越短视化的应急心理,建立“体育为人的健康幸福人生奠基”的坚定信念。体育评价重在引导,一定要以强身健体为核心,同时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关注其心理、人格、意志品质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强调“立德”与“树人”辩证统一,“育体”与“育心”互补兼顾,“健康”与“幸福”同向互生,在终生教育引领下,建构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开展学校体育系列育人活动,满足学生长期的发展需求,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

   (作者:于素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晓燕,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陕北民歌公益推广活动·榆阳区专场在京举行 带来地道陕北风情 - 上海边防港航:完善机制 守护水域安全

陕北民歌公益推广活动·榆阳区专场在京举行 带来地道陕北风情

发布时间:2024-07-23 11:35:37 来源: sp20240723

   中新网 北京1月15日电(记者 应妮)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歌从陕北来 唱响全中国”陕北民歌公益推广活动·榆阳区专场14日在京举行。

演出现场。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演出在气势磅礴的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拉开帷幕,艺术家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昂的旋律,展现了陕北人民的豪迈情怀。随后,《信天游》《兰花花》《脚夫调》《西部放歌》等观众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逐一呈现,赢得了现场游客的阵阵掌声,唢呐演奏《黄土情》展现了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演出在幽默生动的陕北说书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公益推广活动基于“榆林·陕北民歌展”展开,展览自2023年12月27日起,将持续至2024年6月27日。通过全要素复制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展演模式,该展让观众多维度探寻陕北民歌绚烂多姿的前世今生,欣赏陕北民歌高亢粗犷、质朴率真、婉转悠扬的独特魅力。同时,现场还设立手工艺品、农产品、非遗艺术品等特色展位,让广大游客伴随着悠扬的陕北民歌,进一步品味陕北特色文化。

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演出。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前来观展的游客络绎不绝,演出开始后,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演出结束,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喜爱之情,并对文化展览与文艺演出相结合的创新呈现表示了喜爱与赞扬,“没想到可以在展馆里看到如此专业精彩的演出,听着一首首陕北民歌,我好像走在黄土高原上,展览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活动还进行了多平台线上同步直播,收获广泛关注,大量观众通过网络观看了直播,并热情参与互动。

  演出正式开始前的导赏中,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顾问周七月、集团青年声乐演员徐铭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民谚代表性传承人王建领,与众多来自陕北当地的民歌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一起带领大家“云”赏展览,让线上观众通过直播深层次领略了陕北文化坚韧之美,黄土高原厚重之美。

嘉宾与演职人员现场大合影。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此次陕北民歌公益推广活动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自身资源优势对“榆林·陕北民歌展”的一次积极助力。陕北文化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渊源已久,是集团重要的历史文化血脉之一,集团前身之一的中央歌舞团于1952年建立陕北民歌合唱队,首开我国民歌合唱队先河。2023年,集团恢复组建陕北民歌合唱队,成立新陕北民歌创作演出基地,主办《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进京专场文艺演出等,持续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以现代艺术形式助力原生民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为陕北民歌的当代传承与发展做着积极贡献。(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