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4-07-26 20:56:33 来源: sp20240726

云南大理古生村,晨光洒在洱海的湖面上,金光点点,水鸟嬉戏。每天清晨,一位特殊的村民会沿着湖边漫步,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作为古生村的“荣誉村民”,他对古生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

去年全国两会上,张福锁提交了关于协同推进流域面源污染防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份建议,正是源于他在古生村深入实践的“洱海科技大会战”。

2022年,张福锁团队以古生村科技小院为基地,汇聚全国30多家单位的300多位科研人员,共同发起了“洱海科技大会战”。

他们调研村民用水情况,为村民做科学用水、垃圾分类的科普,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给村民们做电商直播培训,打造村落能人;挖掘古生村的文化底蕴,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乡村支教工作,每月组织科技小院学生走进村里的学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实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是落实‘减碳、降污、扩绿、增长’国家行动的重大任务,是推动乡村振兴、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根据调研和实践,张福锁在如上建议中提出。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张福锁将推动科技小院模式的发展作为自己履职的重要工作。

科技小院由张福锁带领团队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16年来已拓展至全国31省区市千余个村庄。

2023年5月3日,对于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得到总书记的认可和肯定,是我们最大的幸运和幸福。”张福锁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无比激动,“总书记在信中用‘解民生、治学问’六个字来评价科技小院,这是对小院最好的诠释,也是小院的院训。”

这份殷殷关怀和谆谆嘱托,让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备受鼓舞、干劲十足。而今,“在路上”的科技小院服务模式也从最初帮扶一家一户的1.0模式,发展到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3.0模式。

在位于曲周县的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张福锁和同事们开启了新的征程。

“2023年,我们在这里也开启了一场‘科技大会战’,第一件事情,就是创建‘绿色吨半粮田’,即通过绿色高效农业技术,使每亩地全年生产1吨半粮食。”张福锁说。

紧接着,高效用肥、病虫草害多元高效绿色防控……一系列新的技术在这里落地。就在2023年末,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的种粮大户王志成喜获丰收,他的耕地全年每亩总产量接近3000斤,达到了令人欣喜的1.5吨目标。

张福锁不仅将科技小院的经验和做法带到全国两会上,还积极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更多的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投身农业农村事业。他坚信,只有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截至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小院先后引进创新了284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的面积累计5.66亿亩,节本增收累计达700多亿元。

更可喜的是,科技小院已走出国门,与全世界分享中国的乡村振兴经验。“目前,中非科技小院班已为10多个非洲国家培养了72名农学类研究生,并在马拉维建成了4个科技小院。”张福锁欣喜地说。

“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今年,科技小院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作为人大代表,张福锁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乡村,仍在路上。今年64岁的张福锁仍奋战在科技小院的一线。“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正阔步向前,我们想用自己所学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农村、增进农民福祉做点实事。科技小院永远在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也始终在路上。”张福锁如是说。

(责编:王震、陈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迎接重要发展机遇 数字科技促国漫进化 - 八成受访新职业青年通过直播平台实现就业创业

迎接重要发展机遇 数字科技促国漫进化

发布时间:2024-07-26 20:56:35 来源: sp20240726

原标题:迎接重要发展机遇 数字科技促国漫进化

2019年上线的《灵笼》凭借出色的故事题材与超前的叙事架构,成为热门国漫作品。日前,艺画开天发布了《灵笼》 第二季前瞻PV,一经发布随即登上各大热搜。同时随着整个技术产业的不断升级,以及AI等技术的加入,国漫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技术过硬 也要把故事讲好

现代动画制作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图像处理、角色建模、场景处理,都是制作一部优质动画作品需要用到的核心技术。在制作前期,设计师团队负责原画设计,在中期制作时,建模师将根据原画进行人物及场景建模,可以说从前期、中期到后期均需要精密配合,这十分考验动画制作企业的全链路整合能力。

艺画开天不断积极探索新技术,自主研发了“数字影像交互系统平台”,通过数字摄像机可以对动捕演员进行动作捕捉、数据采集,实现实时渲染和高品质输出的影像效果。其研发了面部表情系统、自动姿势校准工具等,使数字角色表情、动作更加生动和准确。“人工智能和AIGC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未来或将对动画制作产生深远影响。但它是工具,要用好工具的始终是人。不会用工具会落后,但只依靠工具将失去灵魂。”关于人工智能与AIGC如何与动漫产业相结合,艺画开天创始人兼CEO阮瑞表示。

除却动画制作技术的不断精进,一个“好故事”也必不可少,能让作品维持旺盛生命力。对此,阮瑞坦言,“对于创作者而言,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才能够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作为价值观输出的载物,动漫作品所引发的深度思考也是让作品成为经典的点睛之笔。而《灵笼》之所以能在众多动漫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现象级作品,正是由于其精彩的故事内核以及在内容创新上与东方价值观的融合。

一方面,作品通过独特的未来科技设定、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深刻的主题探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另一方面,作品深入挖掘东方价值观,传递出情感、责任等核心价值,引发观众共鸣。

作品之上 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优秀动漫产业带给我们的经验是,专注于打磨作品是成功的第一步,接着,需要把作品IP化,并迅速完成周边配套的跟进,最终,凭借一部部作品的成功,进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如今在动漫制作技术上,我国动漫已经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精良制作能力,诸如《灵笼》等作品在画面质量、动作流畅度等方面均展现了业界的高水平。阮瑞谈到,“中国动漫在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方式,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随着动画工业化体系的完善与成熟,将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中国动漫将会朝着国际化,工业体系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 阮瑞在谈到国漫产业的发展时表示。在产业布局上,我国动漫逐渐实现了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电视动画、电影动画外,网络动漫、短视频动漫等新兴形式迅速崛起。这些新平台为动漫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与此同时,动漫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日益加深,如游戏联动、动漫周边产品等,进一步拓展了动漫产业的价值链。

数字赋能让国漫更具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5G等技术的普及,数字文化业态已经渗透到各个细分领域。无论是线上观影、游戏互动还是虚拟偶像,数字化技术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阮瑞表示,“数字文化促进了动漫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在中国动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字赋能让国漫更具竞争力,将最大化发挥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优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以优质文化精品展示当代东方价值观。动漫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将带来更多创意和商业机会。例如,动漫与游戏的融合已经成为行业趋势,游戏改编自动漫作品或动漫作品推出游戏化的情况屡见不鲜。

2019年《灵笼》的“出圈”开启了一场国漫转型趋势,即利用现有的资源积累,在前沿技术层面做更多探索, 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内涵角度让故事得以升华,为更多动漫作品提供了成功范本。如今,伴随《灵笼》第二季的未播先火,也意味着中国精品动漫已经具备了能够持续破圈的长线生命力,正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未来基于整个动漫产业,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团队与创作者参与进来,推动国漫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期待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动漫的魅力,传递东方哲思。”阮瑞表示。

(责编:杨虞波罗、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