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佤乡”云南沧源的“旅游梦”

发布时间:2024-09-12 16:17:54 来源: sp20240912

   中新网 昆明3月13日电 (时文枝)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98.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08%......看着今年春节期间“世界佤乡”沧源旅游业取得的新成绩,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文旅局局长李依娲娜甚是欣喜,她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沧源位于中缅边境,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

图为沧源司岗里崖画谷景区。沧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沧源旅游资源丰富,除沧源崖画、创世史诗《司岗里》、佤族原始部落翁丁村外,还有炙手可热的拉木鼓仪式、佤王宴、摸你黑狂欢等民俗活动。

  1998年,沧源崖画1号点景区开始收门票迎客,敲开沧源旅游景点市场化运作的大门。多年来,为做好文旅融合这篇文章,依托佤族民族文化、原始森林、边境文化等旅游资源,沧源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产业建设,成功创建1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2023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260万人次。

图为沧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沧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3年以来,沧源通过国门新村、边境幸福村等打造边境旅游型村寨,发展边境旅游,探索“边境一日游、一日巡边人”旅游观光新体验,并推出“月亮古寨—芒摆碧丽源—国门新村”秘境边关风情旅游环线。“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边境风光,还可以沿着边寨走一走,体验边疆人民守边固土的生活。”李依娲娜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来,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的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通过探索建立“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以“工分制”方式参与景区旅游服务管理,以“职业农民”的身份共享旅游红利。李依娲娜介绍,“这样既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又能为游客推广佤族同胞特有的民俗文化。”

图为沧源崖画。沧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李依娲娜深知,当前的沧源文旅仍面临人才紧缺、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交通不够便利等困境。虽然沧源佤山机场已建成通航,但未来还需要在交旅融合上进一步谋划,切实推动边疆地区旅游业态发展。

图为沧源县城夜景。沧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4年是沧源解放75周年,也是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李依娲娜表示,“我们将继续写好民族文化文章,以文促旅,以旅促融,打好边境小城旅游招牌”。(完)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新农人”返乡挑起“金扁担” - 两岸音乐家联袂厦门跨界演绎古典与流行

“新农人”返乡挑起“金扁担”

发布时间:2024-09-12 16:17:55 来源: sp20240912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菜农老耿与儿子有过两场比试。比的啥?老耿拍拍口袋:“看谁赚得多,钱袋子更鼓呗!”

  头一场,留村种菜的老耿赢了,儿子辞掉城里工作,回村跟着老爹盖棚种菜;过几年,再比试,输赢双方调了过儿,老耿冲儿子竖起大拇指。

  两场比试的背后,经历了啥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耿店村,听听菜农父子怎么讲。

  “硬环境好了,人就愿意回乡了”

  老耿大名耿遵良,年近花甲,大半辈子都在侍弄菜地。他给在外务工的儿子打电话,为的总是一件事:“回村种菜。”

  儿子名叫耿付达,30岁出头,20来岁时赴苏州打工。前几年,接到父亲的来电,他态度坚决,撂下两字:“不回。”

  不愿回耿店村有原因。一个鲁西小村,无水可依,无山可傍,只能围着土地打转。耿付达记得,老一辈种菜,用的是小土棚,光说通风,一张草苫子重80斤,早晨拉,晚上拽,汗珠子摔八瓣儿,却落不着几个钱。

  老耿为啥要劝儿子回村?原来,如今种菜可谓挑起“金扁担”,农民腰包鼓起来了。

  “无特色禀赋的村子要发展,激活土地是关键。”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说,前些年,村里将零散地块统一整合,确定了深耕蔬菜产业的路子,集中改扩建高标准蔬菜大棚,领着村民到寿光学习新技术。

  告别小土棚,用上新大棚,老耿发现,种地变轻松了。大棚通风改用自动卷帘机,三四千斤重的棉被,一个按钮就搞定。浇水、施肥、播种,设备代替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效益却翻番。

  既然是“香饽饽”,年轻人仍不愿回村,这是为啥?耿付达吐露心声:“农田设施跟不上,种大棚,得修路、通渠,样样都是麻烦事;基础设施也不行,不愿回村走土路、住瓦房。”

  怎么改善?耿遵珠一一道来:“党支部牵头,修建农田设施。棚前路不好,村里给修整;水不淌,村里来开渠。硬环境好了,人就愿意回乡了。盖新楼、搬新房、建公园,村里环境大变样。”

  老耿再打电话就硬气多了,又深知儿子在外闯荡不易,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2017年时便心生一计,儿子要强,那就来比一比:“谁赚得多,就听谁的。”

  到年底,爷俩凑一块,一比收入,老耿咧嘴乐了:自己赚了9万元,儿子赚了6万多元。

  “软环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

  2018年,耿付达回村了,计划先建俩高标准大棚。可万事开头难,创业要本钱,又不想全靠父亲“支援”。于是,父子二人敲响耿遵珠家门。

  老耿笑眯眯地开了腔:“俺听说,现在政策好,建大棚有低息贷款?”

  以前,年轻人返乡创业,家庭积蓄是主要资金来源。2018年,聊城市为返乡青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茌平区设立返乡青年创业专项基金,耿店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资金互助会,解决青年贷款难。

  耿付达顺利申请到20余万元。钱到账了,棚建好了,丰收季到了,望着绿油油的辣椒,耿付达心里甜滋滋的。第一年,成功回本;接续投资,一口气再建4个大棚。1个人、6个棚,搁以前他自个儿都不信:印象里,打理大棚太不易。

  一难在育苗。小时候,个头不足锄头高,他就跟着父亲下地,佝着腰、拿着锨,平出一块地、撒上一把种子,辛苦不说,许多苗长着长着,叶子不支棱了。

  二难在卖菜。天蒙蒙亮,他还在睡梦中,父亲就出发了,坐上拖拉机,驶出50多里地,到市里的批发市场卖菜;若不去,只能等菜贩子来收,价还被压得低。

  “软环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耿遵珠说,党支部牵头创建了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个破解难题——产前育苗难,合作社建起育苗场,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产中不懂技术,合作社统一来指导;产后卖菜难,村里建起绿冠蔬菜批发市场……

  “现在打个电话,就能订苗;摘了辣椒,运到村头市场,车来车往,客户云集。从买苗到卖菜,不用出村都能解决!”耿付达直言:“多建几个棚,赚得还多哩。”

  产业服务、生活服务越来越到位,留住了年轻人及其家庭。耿付达发现,村子渐渐有了“城镇范儿”:建起幼儿园、小学、卫生院和养老院,吸引银行、驾校来设点,从“一小”到“一老”,年轻人的家庭需求得到解决,安心留乡谋发展。

  短短几年,耿付达年收入超过40万元,娶了媳妇、生了娃娃。老耿心里舒坦,拍拍儿子的肩:“早就喊你回村,幸亏听俺的。”

  “市里把‘大学’开进村,后生都去听听课”

  这一日,村里开大会,耿遵珠面露喜色:“市里把‘大学’开进村,后生都去听听课。”

  耿付达一问才知道,耿店村这几年有百余名“新农人”返乡,村子年产蔬菜1.2万吨,创业园吸引周边400多人来打工。聊城市将耿店村经验铺开,全市各类乡村人才5万余人,成规模的返乡创业村庄20余个,便又在耿店村创建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授课内容涵盖田间技能、电商销售等。

  学成归来,耿付达的大棚再升级,装上智能轨道“小火车”、自动换风机等新设备。老耿看了,摸着脑袋嘟囔:“这么现代化了?”

  以前,耿付达总拿着本本,跟在父亲后边请教;现在,有时还要跟父亲辩论一二。有一次,父子俩就病虫害防治产生分歧。儿子说,专家提醒过,不能光打药;可老耿是“老把式”,不服气。俩人决定再比试比试。

  丰收时,棚里的辣椒一对比,儿子种的明显“更俊”:看一眼,亮泽度高,颜色鲜绿;品一口,皮肉紧实,香味浓郁。这次谁赚得多?自然是小耿。“俺这一斤,能多卖两三毛。”耿付达颇得意。

  小耿也渐成“老把式”,棚里常有人来请教新技术。老耿面上不说啥,可有时也钻进棚里,跟在后边看儿子跟人侃侃而谈。

  今年,聊城市推广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听说评上后可享受职称补贴、接受技能培训,父子俩提交了申请。

  夕阳染红天际,又是一日劳作结束。父子俩来到村头的鱼馆,点了几样下酒菜。

  一杯酒下了肚,耿遵良咂咂嘴:“这次俺服输,种菜这事上你行了!”耿付达的脸红扑扑的:“爹,等职称评下来,再找机会比一比!”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6日 06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