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须增强

发布时间:2024-09-06 16:07:24 来源: sp20240906

原标题: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须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首次列专章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下文简称“三个第一”)进行一体部署,这为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路径。

光明日报10月10日教育周刊刊发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的相关报道,聚焦“产教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及时呼应、深刻阐发。

笔者对上述报道深有同感。今后,高等教育要时刻牢记“三个第一”,坚持创新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实现“三个第一”的最佳结合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实际中,三者之间还有一个如何转化的问题。只有将“人才第一资源”的能力有效地转化为创新这一“第一动力”,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也只有与创新这一“第一动力”、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才“第一资源”的效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何实现这“三个第一”的有机结合?其最佳结合点正在于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科技、人才、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并通过相互融合,达成同时实现“三个第一”的目的;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科技、人才、创新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确保了“三个第一”之间的相互转换由可能走向现实;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科技、人才、创新所涉及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主体组成了一个新的系统,以系统的整体性推进“三个第一”的有机融合。

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弱项和短板

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弱项和短板,集中表现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不足。

一是“产”的主体内生动力不足。表现为:有些企业不愿或被动地参加当地的产学研合作或技术创新联盟;有些企业对借助产学研合作获得技术突破的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彰显,从而缺乏主导作用与话语权。

二是“学研”的主体内生动力不足。表现为:有些高校、科研机构将产学研合作项目简单地作为横向项目对待,在科研评价、人才评价中权重较低;尽管在职称评审方面,近年来新增了社会服务型的副教授、教授,待遇与学术型人才大体一致,但参评者和相关方总感觉这类副教授、教授的含金量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有些高校、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于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支撑的重要性还存在认识偏差。

三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和机制所形成的内生动力不足。表现为:参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企业从中得益不多,甚至只有付出,而没有明显收益;高校、科研机构往往不愿意毫无保留地将知识或技术转让给企业,而企业在科研成果创效后也不愿意更多地与合作单位分享,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创新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尚不够明确,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整构建。这也是产学研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障碍。

以“三个第一”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

企业是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主战场,是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的用武之地,是产生创新第一动力的一大主体;与此相对应,高等教育是形成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是培养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力量,是产生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源泉。而正是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企业与高等教育有效地连接在了一起,将“三个第一”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进而以系统的方式形成科技、人才、创新互为循环、互为促进的巨大系统效应。因此,在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方面,必须坚持以“三个第一”为引领,引领企业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相匹配,增强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引领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加深对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投身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体系的优化和改造,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所形成的内生动力。

坚持以“三个第一”引领企业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相匹配,增强企业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就是要站在“三个第一”的战略高度,不仅在思想上对企业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位,而且在行动上对企业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的做法落实到位,使两者完全相匹配。

坚持以“三个第一”引领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加深对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投身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就是要从“三个第一”实现有效转换的深度、广度着手,深化各方对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破除一切阻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机制体制障碍。

坚持以“三个第一”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体系的优化和改造,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所形成的内生动力,就是要深刻把握好“三个第一”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理,从中寻找到优化和改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体系的方法和路径。当务之急,就是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筛选机制、企业家介入机制、管理机制。

(作者:张坚强,系江苏科技大学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谢忠秋,系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责编:李昉、李依环)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融合发展 - 多地高速管理部门:免费时段全国统一无法“宽限”

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06 16:07:25 来源: sp20240906

  四川成都金沙小学内的金沙迷你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四川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古蜀文明重要考古发现——金沙遗址原址上兴建的,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博物馆早在2015年就打造了四川省首个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区,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2016年,博物馆组建社会教育专职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博物馆自主创立“小金课堂”青少年教育品牌,包括“考古·金沙”“科技·金沙”“自然·金沙”“戏剧·金沙”等十大课程体系,已形成馆内馆外、线上线下、多学科融合、多元化教学的博物馆教育模式。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社教团队入选2022年四川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优秀团队。

  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跨学科领域具有优势。

  在构建“小金课堂”课程体系时,金沙遗址博物馆注重将博物馆教育与多学科教学相结合,课程内容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科技、自然等众多方面,希冀从不同的视角解读金沙文化内涵,以满足青少年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2015年,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了原创儿童舞台剧《金沙王国之太阳神鸟金箔》,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再现古蜀历史。此后,博物馆相继开展了“庞贝最后的一天”“小象金沙历险记”等戏剧教育活动,将“装扮”“游戏”“模拟”等戏剧技巧运用到博物馆教学之中,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眼、耳、手、脑及肢体等感官,通过想象和场景演绎,感受古人的生活、情感,探究古人的思想、信仰。

  2019年,金沙遗址博物馆研发“金沙小小科学家”跨学科教育项目,选取“太阳神鸟”“金面具”等代表性文物策划9个主题,在深度解读文物内涵的同时,引领学生探索文物背后蕴含的天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建筑学等科学原理。同时,博物馆结合青少年喜欢的乐高课、编程课,开发“金沙小小编程师”系列课程,让孩子在编写代码、创作小动画和小游戏中了解古蜀历史、探究传统文化。

  博物馆还将古蜀文明的思想内涵和自然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资源优势,在园区开展“夜探金沙”“金沙观鸟”“我的新朋友——蚕宝宝”等课程,让青少年穿梭在金沙自然环境之中,探古今之变,感生态之美。

  “跨界”早已成为博物馆的热门词语。馆校合作等跨界现象,实现了博物馆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将学校课堂直接搬进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与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深度开展主题课、社团课、选修课等系列课程,先后在金沙小学、天府四中建设迷你博物馆。2021年起,又联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打造“我来金沙讲堂课”品牌项目,以市级赛课的方式激励广大教师深挖金沙文化内涵,研发以“古蜀文明金沙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开创了国内首个在考古遗址上呈现的教学课堂,该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优秀案例。

  实现跨界传播。金沙遗址博物馆创新开展“城市文化传播者——从金沙出发”特色讲解服务项目,将文化宣讲拓展至机场、地铁站等城市交通枢纽,组织讲解员在机舱、列车内开展特色宣讲活动。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

  让文物在书籍里立体鲜活起来。金沙遗址博物馆相继出版《寻秘古蜀金沙》(AR读本)、《小象金沙历险记》(AR读本)等科普书籍,配合临展编印《探秘古埃及》《对话庞贝》等亲子导览绘本,吸引小读者在生动的故事、趣味的语言、多彩的画面之中了解古蜀文化。

  博物馆还结合绘本内容开展线下戏剧课程,并创作线上儿童广播剧,在官方自媒体、云听APP、成都故事广播等平台进行传播,受到孩子们的热情追捧,收到家长们的积极反馈。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打造优质线上教育服务,博物馆成了一座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大学堂。

  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18年创建了青少年版官方网站,分设“金沙攻略”“玩转金沙”“金沙百宝箱”“最新消息”四大板块,通过全景导览、主题动画、趣味问答、电子学习资料、讲解音频、科普视频等方式,提供各类线上教育资源,供广大青少年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2020年,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共青团四川省委社会联络部合作开展“青春守护·共享金沙——凉山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云夏令营”,此后又与高校合作,持续为凉山、阿坝地区的青少年开设线上和线下文化课堂,助力偏远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开拓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博物馆特别推出“相约云端·共话金沙”系列专题直播分享,邀请来自博物馆、历史、美术、阅读推广等领域的资深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视角分享如何善用博物馆资源助力孩子终身发展。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教育发挥强强联合的协同效应,在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融合发展中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金沙遗址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5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