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门口”就业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7-24 09:22:09 来源: sp20240724

原标题:打造“家门口”就业新模式

【经济界面】

1月18日早上6点钟,山东省临邑县临南镇零工市场大厅内已聚集了二十多名零工人员,他们都在等待班车前往一家面包厂做包装零活。“我现在干的零活是工资日结,每天有班车接送,还提供免费早餐,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零活真是便捷又舒心。”零工人员王立新说。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近年来,各类各具特色的零工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极大拓宽了灵活就业渠道。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如何更好发挥零工市场作用,满足零工者多元化就业服务需求?记者进行了采访。

优化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范围

在江西宜春,求职者彭冬华走进当地新开设的一家“零工驿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记了求职信息。经过驿站工作人员匹配,她很快在离家不远的连锁超市找到一份收银员的工作。

零工市场由来已久,“打零工”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过去的零工市场主要依靠自发组织,缺乏有效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秩序乱、权益保障难等问题。

零工市场是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对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通知》围绕规范服务定位、规范服务功能、规范建设布局、规范运行模式、规范信息分析、规范服务要求、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组织实施等八方面推出具体举措,从制度层面优化零工市场建设。

在具体实践中,本着“零工在哪里,市场建在哪里”的原则,各地因地制宜全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构建了分布合理、科学有效、便捷灵活的零工市场服务体系。

湖北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聚集特点,因势利导将驿站建设延伸到有需求的中心街区;选择对零工需求多的产业园区建设零工驿站,帮助群众闲时打工,又帮助企业忙时用工,改变了招聘和求职“两头找不到”的局面。山东优化布局,在大中城市,选择济南、淄博、烟台、潍坊、临沂等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输入输出地,建设综合性的零工服务中心;在吸纳灵活就业农村劳动力较多的县(市、区),建立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为依托的公益性零工市场。浙江依托汽车总站交通枢纽建立零工市场,突出海洋特色建立渔业、水产品贸易零工市场,因地制宜建设零工驿站等,最大限度盘活原有人力资源市场、农村经济合作社等资源。

1月2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就业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1万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加速布局,3200余家零工市场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我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及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把重点群体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增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更加突出政策协同、岗位挖掘、创业带动及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数字赋能和基层治理,推出全国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精准供需对接,提升服务成效

为更好促进零工人员“家门口”就业,各地不断创新零工服务模式,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山东德州,零工市场推出了“妈妈岗”手工活,吸纳插花、饰品、手链等零活儿项目进驻,同时对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将教学课堂搬进零工市场,帮助劳动者看单选择、分类培训。“送孩子上学后我就来这里插花,到点就接孩子回家做饭,时间自由,什么事都不耽误,一天下来挣几十元补贴家用,这活儿真是太适合我了。”山东德州陵城区的二孩妈妈苏婷婷说。据统计,2023年,德州市各零工市场累计开展求职招聘、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困难援助等公共服务活动1112场,累计服务零工16.2万人次。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为帮助退捕渔民顺利实现转产上岸,零工市场专门设在紧邻农贸市场、水产市场的区域。前不久,退捕渔民朱兴走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社区人社专员为他推荐了公益性岗位,他顺利干起了村庄环境整治的零工工作。

在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供求、职业培训、招工用工登记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不少零工市场还拓宽功能,开展生活服务、就业创业服务、维权法律服务等。

“我早上到零工市场务工,登记了求职基本信息,下午就接到了第二天早上去江苏南通上班的通知。”山西运城市万荣县95后务工人员张桃千说,与他一同去的不仅有20个同乡,还有一份外出务工维权手册,手册里印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及务工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维权电话等信息。“2023年以来,我们定期组织开展劳动维权培训,提高务工人员合法维权能力,全力保障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下,有活干、能挣钱、有保障’。”山西运城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人岗精准匹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衣军强表示,人性化、规范化、高效化打造零工市场,既是广开就业门路的重要渠道,也是缓解招工难题的有效途径。

线上互联互通,创新服务方式

“这两天雪天路滑,我没到市场上找活儿,用手机在微信小程序上搜一搜,看到合适的岗位就直接联系。今天我电话应聘了车工,明天就去厂子干活儿。”1月17日,车工师傅赵富龙说。打开小程序,可以看到土建工程、物流用工、管理施工等招聘信息,工资、人员要求、公司地址等信息一应俱全,求职者可以电话联系用人单位,也可打字咨询,实现了线上快速对接。

近年来,在全面规范提升线下零工市场的基础上,各地深入发展线上零工市场,打造“零工地图”——

黑龙江佳木斯建立了覆盖四区六县一农场的四级“微信矩阵”,运用微信矩阵群转发零工市场信息。零工人员能及时获取零工市场的具体位置、企业联系方式、招工工种等信息。截至目前,佳木斯市共建立200余个微信群。每个群成员300人左右,群众参与5万余人,几乎覆盖了区域所有企业和劳动者,有效推动就业服务向乡村地区和重点人群倾斜。

依托江苏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苏州零工市场强化与公安、卫健、商务等部门数据共享,智能匹配,向企业和求职者,精准推送各类就业政策、就业服务。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就业专员“一对一”服务制,建立“网格微信群”,工作日和节假日全天候开放运营,真正实现劳动者随时入场、随时应聘的即时快招。

山东推动建立零工求职登记和用工需求信息库,利用大数据对工种、技术、工作时间等信息进行筛选匹配,制发零工市场“电子地图”,完善共享用工余缺调剂平台,实现“岗位找人”、供求有效对接。

浙江建设完善“浙里找零工”线上服务平台,统筹各地人力资源招聘网、门户网站、公众号联网,发布招聘、见习、培训等服务信息,实现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政策智推、权益保障一站式服务。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为零工从业者和雇工方提供更为全面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提高市场供求信息对接效率,化解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平台的积极作用,建设具有信誉度的零工就业服务平台,在为零工市场雇佣双方提供就业服务的同时,确保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安全,达到多赢目的。”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罗明忠说。

人社部提出,将继续多举措推进就业政策落实见效,集中开展就业政策分类宣传,盘点核查政策落实进度,大力推广“直补快办”经办模式,突出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同时,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建设全国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全国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记者 邱 玥)

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2023年,重点群体就业基本平稳,招募“三支一扶”计划人员4.2万人,年底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397万人。

2023年,我国加强就业兜底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2万人。

(邱玥整理)

(责编:温璐、薄晨棣)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产业强起来 农民富起来 - 马来西亚发生直升机相撞事故 致多人伤亡

产业强起来 农民富起来

发布时间:2024-07-24 09:22:10 来源: sp20240724

  莽莽吕梁大山,黄河奔流其间。吕梁山腹地所在的吕梁市,曾是山西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随着现行标准下5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如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吕梁,杂粮、马铃薯、食用菌等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镇、特色产业村在山间“遍地开花”;吕梁山护工、汾阳厨师、临县“的哥”等劳务品牌声名鹊起;文旅小镇、传统村落等一批美丽乡村在文旅赋能下焕发生机……强产业、拓就业、兴文旅,乡村全面振兴生机勃勃。

  夯实产业之基,全链条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冬日,走进岚县康农薯业生产基地,一片翠绿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上午11点,随着太阳升高,栽种种薯的蛭石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

  马铃薯的收成,七分靠种子。“一个土豆切成七八块种下去,经济实用,但时间长了容易积累病害,导致产量降低。”岚县农业农村局产业股股长刘林权介绍,一代土豆种植3年便需要脱毒,以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所谓‘脱毒’,就是除去马铃薯本身所带的病毒,减少病害。”康农薯业负责人王秀明翻弄着蛭石,一个个“原原种”显露出来,“脱毒种苗扩繁后再移栽定植培育,就会长出不携带病毒的‘原原种’,‘原原种’种到地里,长成‘原种’,‘原种’再下种,长成‘一级种’,供农民种植,实现丰产。”

  王秀明介绍,以前两个人一天能收1床种薯,在“收获机”的助力下,现在一天能收4床。

  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温室系统、离地苗床、种薯大小分离器、计数器……智能化、机械化设备为种薯的生长收获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岚县及周边县建设一级种薯基地4万亩,生产一级种1.2亿斤,能满足40万亩商品薯生产用种。

  拉长马铃薯产业发展链条,让更多农民分享农业产业化红利。

  “没想到土豆宴这么多人喜欢吃!”晌午时分,大大小小的车辆“见缝插针”,一股脑儿地涌进岚县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的停车院。

  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土豆宴厨娘”王秀英不自觉地加快了手里的活计。一个个又圆又白的土豆面团,在模具的按压下,变成了一顶顶“小帽子”,一蒸一蘸,入口弹嫩爽滑。

  近年来,岚县打造了集土豆宴研发推广、厨师厨娘培训、土豆宴电商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108道不重样的菜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土豆盛宴。

  按照“种薯繁育扩量、基地建设提质、品牌创建知名、市场营销创新、经济链条延伸、产业发展融合”的思路,岚县初步形成了“土豆种—土豆花—土豆—土豆宴”产业链条。

  土豆产业只是一个缩影。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吕梁将杂粮、红枣(药茶)、沙棘等产业列入全市重点产业链,深化科企融合,开展试验示范。截至2023年8月末,全市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20家,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20亿元;创建区域公用品牌3个、功能农产品品牌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

  强化职业技能,擦亮外出就业名片

  “‘鲫鱼豆腐汤’如何烹饪,汤水才能浓白?”

  “汤水浓白,放盐的时间有讲究……”

  去年年末,在吕梁高级技工学校月子餐培训课上,学员孙俊芳边记笔记边与老师互动。

  “孩子们上大学了,自己闲下来,就到家政公司报名做育儿师。”让孙俊芳没有想到的是,公司推荐她到市里参加“吕梁山护工”培训。

  “吕梁山护工”是吕梁脱贫攻坚的劳务品牌之一,旨在帮助农村劳动力通过掌握技能实现就业,项目包含养老陪护、病患陪护、月嫂育儿嫂、家居保洁4个方面。

  开学第一天,让孙俊芳意外的是,从填表到报到,班主任刘巧英全程指导,手把手教学。

  吕梁高级技工学校培训科负责人张秀德介绍,培训期间,学员实行“三包五免”政策,包吃、包住、包就业,免除服装费、体检费、保险费、学杂费、教材资料费,“一句话,带着自己来就够了”。

  为了保障“吕梁山护工”培训有效果,就业有市场,吕梁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智平介绍,2016年6月起,吕梁相继印发政策性文件,出台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标准化培训,主动对接市场。

  如今,“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日趋成熟,一本本自编的培训教材应用到了课堂上,一个个致富的励志故事激励着老区人民。

  截至目前,吕梁已累计培训50期“吕梁山护工”近10万人。许多人经培训带着一技之长,走进城市,捧起新“饭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吕梁山护工”的成功先例,吕梁市实施“一县一品牌”战略,打造了一批地域鲜明、行业领先、技能突出的劳务品牌。

  “汾阳厨师”致力于发展烹饪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支持知名厨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新人;“石楼物业工”通过政府主导、支部引领、面向市场、专业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临县的哥”驾驶员培训服务则实行驾校培训考试,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推动农村劳动力从“靠力气打工”到“凭技能吃饭”的内生性转变。

  吕梁市已认定5个市级劳务品牌,培育8个县级劳务品牌,打造了8个体现吕梁特色、市场知名度高、竞争优势突出的就业特色小镇,共带动3万余人就业。

  一技在身、一证在手,致富路在脚下铺就。“近年来,经过我们培训就业的各类护工中40%以上是脱贫人口。技能培训、外出就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支撑。”刘智平说。

  加快文旅赋能,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一根根线条、一抹抹色彩,跃然纸上的临县孙家沟村窑洞建筑群苍劲有力;一孔孔窑洞、一幅幅画作,被艺术点亮的孙家沟村,开启了一扇连通外面世界的窗口。

  被列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孙家沟村一度空心化严重。而今,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已经走过4年多光阴。

  孙家沟村,位于临县三交镇东部,四面环山,18大院和32小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水南北两岸的盆地内。隐于山间的小村如何巧借艺术而蝶变?

  20世纪80年代,国家一级美术师谢永增第一次到吕梁写生,便被这片土地的质朴和雄浑所震撼;2018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谢永增在村里建立了艺术馆。艺术馆在红纸、红灯笼等点缀下,让古老的窑洞焕发新生机。

  几年间,四面八方的画家和游客来到孙家沟。村里举办画展近30次,签约美院写生基地近10家。文旅赋能推动了孙家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古村孙家沟“活”了。

  孙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龙说:“每年都有一两千学生来村里常住写生,村里配套发展起窑洞宾馆、农家乐,兴办起红枣醋厂、散养乌鸡场,每逢‘五一’、国庆、春节等节日还举办系列活动,农家乐年收入40余万元。”

  孙家沟村,是吕梁文旅赋能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吕梁正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让那些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的村活起来,也火起来。”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9日 1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