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愚公故里“济源种”开出“振兴之花”

发布时间:2024-08-03 17:26:39 来源: sp20240803

   中新网 济源11月2日电(刘鹏 杨宜方)从播下第一粒“希望之种”到致力将“济源种,种天下”,20多年来,有着“当代愚公”之称的全国劳动模范侯三元带领团队潜心制种,将一粒粒“济源种”播撒在世界20多国的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地处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济源市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被称为“愚公故里”。这里山区丘陵面积占80%以上,大山丘陵为蔬菜制种创造了良好的天然屏障,成为制种的“天然实验室”。

图为侯三元介绍企业培育的蔬菜种子。刘鹏 摄

  2001年,从事农作物种子繁育工作的侯三元等人,在家乡济源成立了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绿茵种苗),也由此拉开了济源市蔬菜良种繁育产业的发展序幕。

  “发展产业要和农户一条心。”自绿茵种苗成立后,侯三元便带领技术人员一年300多天投身在田间基地,全天候、全方位、零距离地对农户进行种子繁育指导,建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网络的生产管理体系,把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落实到科学育苗、精准定植、田间去杂等种子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图为济源绿茵种苗为世界多国培育的各类蔬菜种子。 刘鹏 摄

  “致力于做好每一粒种子”是绿茵种苗烙在企业墙体上的发展理念,也是侯三元一直努力追求的事业。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济源市承留镇栲栳村的绿茵种苗探访看到,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员工们有序将一粒粒饱满的蔬菜种子称重、包装,准备发往外地。

  在展厅内,“希望之种”“创业之种”“振兴之种”“世界之种”等板块,记录了绿茵种苗20余载的发展历程,也记录了济源市蔬菜良种繁育事业的蜕变过程。

  在侯三元的带领下,绿茵种苗在济源已形成了王屋镇柏木凹等八大蔬菜制种片区,覆盖120余个村4000余户,累计带动1.5万余户农民增收致富、30多个村庄逆转变身为当地“经济发展先进村”。蔬菜制种因此也成了济源市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图为济源绿茵制种产业园内蔬菜种开出的“乡村振兴之花”。刘鹏 摄

  放眼绿茵制种产业园的多彩田间,由紫苏等蔬菜种子开出的“乡村振兴之花”分外醒目。侯三元介绍,从最早单一类别的白菜制种到年生产600多个品种的蔬菜种子,如今的绿茵种苗已是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及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示范区。在助力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同时,制种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满足国外多类别蔬菜的用种需求。

图为绿茵制种在世界多地分布图。 刘鹏 摄

  一直以来,侯三元深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的安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而,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提升制种科技创新,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河南省绿茵蔬菜种子工程院士工作站”等研究中心,以加强种子繁育技术攻关,使制种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从一名农业工作者到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及“当代愚公”殊荣,当地有人说,68岁的侯三元用了大半生时间丈量了这个过程。谈及未来发展,侯三元告诉记者,将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诚信”为基、“繁种”为本,瞄准“世界一流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奋斗实干,期待将“济源种”从家乡飞向更远的田间。(完)

【编辑:李岩】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跨国青年社群菁英研修班在沪开班:文化铸魂 创新领航 - 【世界说】外媒:通胀率仍远超大多数美国人的承受力 物价持续处于高位令民众既痛苦又愤怒

跨国青年社群菁英研修班在沪开班:文化铸魂 创新领航

发布时间:2024-08-03 17:26:40 来源: sp20240803

   中新网 上海3月31日电(记者 范宇斌) 由上海市侨联主办、黄浦区委统战部支持、黄浦区侨联承办的“文化铸魂 创新领航——跨国青年社群菁英高级研修班”30日开班。该研修班安排专题授课、合力共创、头脑风暴、成果展示等课程,为侨界青年人才成长提供舞台和机会。

授课现场。 上海侨联供图

  文化铸魂,助侨青开启创新之旅

  上海市侨联主席齐全胜表示,本次研修班是上海市侨联会同相关方面加强对跨国性青年社群的团结引领、积极凝聚侨界创新人才力量的一次实践,希望学员砥砺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增强创新勇气和能力,深化对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各项重大部署的认识,从各项活动中汲取营养,加强交流互动,积极建言献策,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正表示,参加研修班的侨界青年都是各自专业领域的翘楚,希望学员们通过研修班等平台更深入了解上海、了解黄浦,把握机遇、共赢未来。同时,通过这样的机制和平台更好链接全球,传扬中国声音。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静发来贺信表示,举办此次研修班有助于跨国青年社群菁英读懂中国、融入上海,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备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国际化青年人才,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希望学员们发扬创新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自信和侨界青年力量。

学员共创交流。 上海侨联供图

  双向奔赴,让上海成为侨青追梦之地

  此次研修班关注“社群”这一群体,他们以名校或业态划分,联系面广,知识层次高,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群体中影响着侨界青年,研修班将激励他们更加热情投身到国家和上海高质量发展之中。

  “作为一名海归青年,我们需要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更深入的跨文化交流、更精湛的专业能力,研修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英国华威大学上海校友会负责人朱虹慧表示,这次研修班汇聚了几十位拥有不同海外经历的社群领导者,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社群链接海内外侨青智慧,汇聚全球资源,共同推动上海的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研修班的王梦蝶表示,未来不设限,青年对未来有无限憧憬。她相信青年会站在更多国际舞台上,去链接世界,展示中国青年风采,期待未来可以把跨国青年社群服务做得更好。

  上海人唐文洁回国后也遇到很多类似背景的青年。“希望我所学的知识回国后可以在家乡上海创造价值,为祖国建设发力,也希望借助社群平台,讲好中国青年的故事,讲好中国科技女性的故事。”

学员们参与大思南侨史City walk。 上海侨联供图

  “青年们来到一座城,喜欢一座城,扎根一座城,归根到底是因为这里能追逐梦想,拥有无限可能。”黄浦区侨联党组书记施海燕表示,推动优秀侨青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进步、中外文化交流,义不容辞。黄浦区将为优秀侨青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更好服务,实现双向奔赴。

  当日,学员们还参与了大思南侨史City walk,领悟侨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围绕黄浦区“东方经典·文化出海”,学员们还分组进行了头脑风暴、共创策划,形成初步方案,将在结业时交流分享,为文化出海、传扬中国声音献智。(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