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家里”,习近平再访匈牙利有新意

发布时间:2024-08-19 14:26:02 来源: sp20240819

  (近观中国)“来家里”,习近平再访匈牙利有新意

  中新社布达佩斯5月10日电 题:“来家里”,习近平再访匈牙利有新意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郭金超

  “欢迎你们‘来家里’,我们感到极大荣光。”

当地时间5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布达佩斯,应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夫妇、外长西雅尔多等政府高级官员在机场热情迎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当地时间5月8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布达佩斯国际机场时,在机场热情迎接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这样说道。一句温馨亲切的“来家里”,传递出中匈两国关系的不同寻常。

  15年前,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曾到访过匈牙利。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踏上匈牙利的土地。在署名文章中,习近平特别用“故地重游”一词来形容此访,期待同匈牙利朋友畅叙友情、共话合作。

  “来家里”的热情,体现在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中。

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达佩斯出席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共同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这是习近平在舒尤克陪同下检阅仪仗队。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人们注意到,习近平此访是应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的共同邀请,欢迎仪式同样也是总统和总理共同出席。这一特殊安排在匈牙利外交历史上并不多见。当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乘坐的国宾车队在匈牙利礼宾马队护卫下缓缓驶入布达王宫内庭,舒尤克夫妇和欧尔班夫妇热情迎接。

  在古老宏伟的布达王宫中,中匈两国国旗相映成辉。欢迎仪式结束之后,欧尔班为习近平详细介绍布达王宫内庭。在这座新巴洛克式建筑,为外国领导人举行欢迎仪式尚属首次,充分体现匈方对习近平此访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

  “来家里”的热情,还蕴含在访问安排的细节里。

当地时间5月8日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机场欢迎队伍中的匈牙利姑娘欧拉·塔玛拉。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在与舒尤克会谈时,习近平特别提到此次访问中的一个温暖瞬间。当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布达佩斯时,一名大学生向他献花,而这名学生正是2009年习近平访问匈牙利时,为他献花的小女孩。

  “昨天给我献花的姑娘,就是15年前给我献花的小姑娘。”习近平微笑着对舒尤克说。紧接着,习近平从这一小细节谈到中匈两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姑娘到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不就是象征着中匈友谊友好的成长吗?”

  时光流转,中国与匈牙利的友好始终向前。

  时隔15年,习近平故地重游匈牙利,既有满满的怀旧,更有面向未来的新意。其中最受瞩目的,在于两国关系定位的又一次提质升级。

  两国关系的新定位,源自彼此的登高望远和双向奔赴。2019年,欧尔班在访华期间曾对习近平说,“10年前我就意识到,匈牙利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中国的关系”。今年,正值中国与匈牙利建交75周年。此访中,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回顾过往,匈牙利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从2004年结为友好合作伙伴,到2017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两国关系如今再次迎来新定位,为驶入“黄金航道”的双边关系指明航向。

  另一新意在于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去年,欧尔班连续第三次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赞赏道:“这说明你是坚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欧尔班回应说:“一开始我就支持您的倡议,我深信这个倡议能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经济,也能给更多的人带来福利。”

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达佩斯总理府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此访中,习近平与欧尔班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我们都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高度契合。双方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指出,致力于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匈牙利“向东开放”政策框架下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从经贸、投资、金融到新兴产业合作,习近平在与匈牙利领导人的沟通交流中,为两国未来务实合作划出重点,18份签署或达成一致的合作文件是最好的见证。尤其是双方在人文交流上的合作,更成为此访传递出的又一大新意。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匈牙利文化既有西方特色,又有东方元素,被称为“最西边的东方国家”。在与欧尔班会谈时,习近平特别指出,双方要继续支持两国语言教学,加强人文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语言是了解彼此的一把钥匙。15年前,习近平在访问匈牙利时考察了匈中双语学校,他用中国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寄语学校发展。15年后,在机场向习近平献花的人中,就有匈中双语学校学生用中文向习近平表达欢迎之意。

  一句亲切而温馨的“来家里”,或许正是两国人文交流的最好写照,让外界看到中匈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在谈及为何向习近平夫妇说起欢迎“来家里”时,欧尔班向中国媒体作出的回答真挚而动人——

  “我们是从东方迁徙而来,我们在西方定居,但是我们的根特别重要”,欧尔班说,“这样的会面对匈牙利人来说,总蕴含着特殊的情感,所以我对习主席说欢迎‘来家里’,希望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完)

(责编:牛镛、岳弘彬)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协奏曲”越奏越响 - 乌克兰等国就伊朗击落乌客机启动争端解决程序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协奏曲”越奏越响

发布时间:2024-08-19 14:26:04 来源: sp20240819

本报讯(记者王永前 胡洁菲 魏一骏)继去年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后,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达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5%。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动能成为引领社会全面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新发展理念在长三角这片高地上的生动映照。

从跨境数据流通新探索到外贸产业规模创新高,再到前沿技术不断涌现……近日,在浙江温州举行的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多位企业家、学者感慨,自2018年11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迎来多点突破。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第二个五年”,新阶段下,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紧密呼应,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协奏曲”正越奏越响。

率先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构筑新质生产力“样板间”

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涉及智能网联汽车跨国生产制造、医药临床试验和研发等11个场景,划分64个数据类别600余个字段……近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及清单配套操作指南正式发布,迅速引起高度关注。

“跨境数据流通是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能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推动国内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说,长三角的系列探索具有重要价值。

不只是跨境数据流动,长三角正加速挖掘数据的更多价值,在多领域推进先行先试。近日,浙江省诸暨市传媒集团成功完成教育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数据资产入表金额超百万元,这也是全国教育领域数据资产“入表”首单;2021年正式挂牌的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产品已超过1700个,2023年全年交易额超11亿元。

数据,看不见、摸不着,却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上海市数据局城市数字化转型处处长钱晓说,作为价值不可估量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正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关键内容。以数据为依托和牵引,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化产业革命正在长三角加速进行。

从东部的临港向西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其中,吴江算力调度中心动力中心大楼已完成封顶,项目建设现场大型塔吊林立、工程机械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忙碌作业;此外,优刻得上海青浦数据中心一期已实现“东推西训”“东数西算”“东数西存”等应用场景,近期智算中心的国产千卡集群也已投入运营。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邵志清说,从云计算、大数据,到人工智能、元宇宙,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数据与算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长三角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有助于构建起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是“东数西算”工程八大算力枢纽之一,也是“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这条发源于上海青浦,依托G50高速公路主干廊道的数字创新发展带正多点开花,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以华为为例,在上海青浦区落地华为青浦研发中心、上海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在江苏吴江区,成立华为(吴江)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与当地高校共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ICT人才岛;在浙江嘉善县,携手敏实集团共同打造智能制造“灯塔工厂”标杆,建设“中软国际长三角新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布局正加快形成。

外贸规模再创新高,优势产能“走出去”蹄疾步稳

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外贸形势整体向好。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04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5%。出口前十的城市中,长三角占5席。

外贸规模创新高,浓缩在数字里,是“创新高”的增长,延展到社会生产生活中,内涵却丰富得多。

“创新高”的背后,首先有产业升级、优势产品作为支撑。

如果说“客户来什么单,就做什么款”是父辈多年养成的经营习惯,那么通过入驻跨境电商平台、建立品牌、自创爆款,就是青年企业家吴劲松接班后的“三把火”。

“以前接海外订单我们基本上只做均码,根本不考虑细分市场的需求,直到2022年才发现不同地区的客户对款式、版型、花色的要求都不一样。”吴劲松来自浙江义乌,运动护具产品是家里已经做了二十几年的生意。不同于过去“盲人摸象”,通过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他开始了解到海外市场更加弹性的反馈,并不断调整产品尺码、提升科技含量,由此公司逐渐实现“轻松运营”,从一开始的月销售额十几万元,发展到最近的月销超过280万元。

“中国在外贸服务技术和平台领域遥遥领先,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和开拓意识也很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说,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长三角区域正在逐步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这既是“丝路电商”等政策带来的成效,也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和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创新高”的背后,还有源源不断的制度创新作为保障。

今年3月,60个装载聚丙烯塑料粒子的中欧班列集装箱进入南京综保区(龙潭片)。这批货物将在综保区内进行存储、销售和分拨,标志着江苏省率先推出的“中欧班列+保税”进口模式正式实施。

与传统的中欧班列货物分销模式不同,这一模式省去了卸货、清关等环节,直接将中欧班列延伸至综保区内,有效减轻企业税款资金压力,大幅降低人工装卸、保税仓储等多项成本。

“创新高”的背后,更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作为基础。

长三角区域的外贸结构中,民营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季度,长三角民营企业进出口1.98万亿元,占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超过一半。

浙江衢州鱼子酱占全球三分之一产量;江苏丹阳年产镜片4亿多副,约占全国75%、全球40%;江苏泰兴黄桥古镇生产了全国70%、全球30%的提琴……近期,长三角的隐形“土特产”走入公众视野,让一些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县城成为链接全球经济、文化的重要支点。

在全球最大鱼子酱供应商鲟龙科技董秘许鹏飞看来,公司之所以能做到全球头部,与长三角长期以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有着重要关系,“我们是外贸型企业,时常遇到对国外市场法律监管不熟悉、衔接不够顺畅等问题。对此,政府经常组织相关培训,召开座谈会甚至是现场办公,帮助我们与海外主管机构联系、沟通,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尖端研发加速迎突破,科创“协奏曲”越奏越响

从指甲油的亮片,到太阳能光伏背板基膜,再到新能源车上的锂电池隔膜……一张厚度不到半根头发丝的薄膜,不仅是国际新材料竞争的焦点,也决定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生产成本和发展质量。

近日,总部位于江苏苏州的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12条生产线全面投料试生产。该项目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47万吨,基地全面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有望突破国内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产业瓶颈。

攻克“卡脖子”技术,前沿技术加速涌现,这既是长三角区域日渐成熟的市场机制的孕育和催化,也是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带来的效应。

通过众筹科研模式吸引数十家国内行业企业众筹1400多万元,开展大型风电叶片翼族千万级雷诺数气动试验,为行业共性技术提供关键试验数据支撑;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让龙头企业“出题阅卷”牵引产学研协同攻关,帮助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对接,就“抗体药物国产化制备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区域内联合攻关,产学研用创新已不再“孤单”。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说,作为科技部批准、沪苏浙皖共建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长三角国创中心在江苏和上海已累计实施拨投结合重大产业化项目100余项,13个项目完成并研发获得市场融资,多项技术和产品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产业链联盟对于技术攻关有重要推动作用。近日举行的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会议上最新消息显示,继此前成立14个产业链联盟后,此次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又成立了5个产业链联盟,涉及储能与安全,绿色低碳、汽车后市场等。此前,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整合国内超导技术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世界首条超公里(1.2公里)的35千伏超导电缆工程通电运行;长三角智慧零售服务产业链联盟推动成员企业与腾讯智慧零售、字节抖音电商、拼多多电商等合作,推动长三角智慧零售服务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广。

各类科创协作机制也在不断谱写“协奏曲”。其中,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了区域内科研设施27个、大型科学仪器超4.6万余台(套),服务机构3100余家;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累计申领企业超3000家,申领金额超2亿元,兑付金额7600余万元。

曾刚认为,长三角一直是中国改革创新的高地之一,瞄准“极中极”、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是这片热土的内生基因。如今,在各项成熟制度框架下,长三角正不断吸纳各项社会资源充实发展动能,既为本地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将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力量持续提供澎湃动能。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