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的13.2% 总体进展顺利

发布时间:2024-09-20 16:35:44 来源: sp20240920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13.2%,进度同比略快0.1个百分点。

  目前,全国大部天气晴好,南方早稻栽插过半,播栽进入高峰,东北春耕备耕有序展开,中稻育秧过七成。全国春小麦已播37.9%,春玉米已播10.3%,春大豆已播4.7%。全国春播总体进展顺利。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提升春耕春管质量

  今年,各主产区采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升春耕春管质量。

  在河南孟州,眼下这里的小麦进入拔节孕穗期。与往年不同,今年当地的小麦专业合作社种植了8700亩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58,而且还加入新组建的产业化联合体,推广“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统一销售”的新模式。

  中农发种业集团洛阳中垦负责人 褚晓斌:目前小麦还没有抽穗,但是已经“名花有主”了。因为去年我们在提供种子的时候,就与种植合作社签订了加价回收协议。我们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种植合作社只要种好管好就可以了。

  今年,中国农科院棉花、小麦、玉米研究中心和农田灌溉研究所强强合作,在河南安阳通过采取“良种+良法”的小麦高产高效新模式,提升小麦管理水平。

  中国农科院棉花小麦玉米研究中心研究员 闫素红:我们棉花小麦玉米研究中心主要提供高产优质小麦良种,农田灌溉研究所配套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力保小麦高产稳产。

  在福建福州长乐区一家育秧中心里,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今年,农业、电力等部门升级改造智能数字育秧系统,让刚刚催芽成熟的优质稻种,可通过自动流水线和有机质混合到秧盘里,再一排排自动摆放到智能化温室大棚。

  福建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向雪:我们的育秧温室采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设备,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节约了育秧成本,亩均节本增效20%以上。

  不仅育苗环节智能化,在四川丹棱的稻田里,今年新上的秧盘智能传输带也派上了大用场。传输带把育秧车间长出嫩芽的育秧盘运送到田间,通过补土、施肥、覆膜,轻松完成秧苗移栽。

  全力防治病虫害

  夺取夏粮丰收

  当前,正值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防治病虫害。各主产区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全力防治病虫害,夺取夏粮丰收。

  全国农技中心会商研判表明,今年全国小麦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9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2亿亩次,虫害发生3.7亿亩次。

  农业农村部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志国:4月初至5月中下旬,小麦病虫害陆续进入发生流行高峰期。赤霉病、纹枯病等重大病虫害在主产麦区重发风险大。各主产区要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

  小麦第一大省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目前长势良好。根据面积大、分布广的特点,河南分别针对豫南、豫中、豫北的小麦病虫害,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防治方案。

  眼下,山东滨州沾化72万亩小麦进入防治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当地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利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雾机等农业机械,开展“一喷三防”春季管护作业。

  滨州市沾化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张毓贤:随着气温大幅度回暖,小麦病虫害有加快扩展和蔓延的趋势。今年我们争取资金384万元,全力防治病虫害。

  近十年来,我国的植保无人机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保有量达到20万台,植保无人机航空植保、统防统治已经变成现实。

  农业农村部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志国:目前,小麦病虫害90%以上都用植保无人机来防治,一台无人机一天可防治1000亩地,能顶替100个劳动力,而且不重喷,不漏喷,非常精准。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施韶宇 刘志浩 王栋) 【编辑:梁异】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密大学子:记录下我们的留学故事 - 国际识局:过剩的不是产能,是西方的傲慢与焦虑

密大学子:记录下我们的留学故事

发布时间:2024-09-20 16:35:45 来源: sp20240920

  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组织的赛艇队正在训练。   作者供图

  2023年12月,经过5年的筹备及制作,由密歇根大学校友王卫东、胡澜等人发起、专业摄影团队拍摄制作的《密行》纪录片在北京首映,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密歇根大学中国学子的留学生活,采访了密歇根大学众多杰出校友,展现了他们不畏挑战、突破自我、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密歇根大学在U.S.News美国最佳公立大学排名中常年位居前列,自19世纪起,密歇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就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与中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1896年,两位来自中国的女生在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回国投身医学教育事业。当时,密大校董深受触动,专门建立了东方妇女奖学金,为亚洲女性提供留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密歇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一线。物理系毕业生朱光亚参与组织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多项工作任务;工程学院毕业生任新民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们是众多密歇根大学留学生中的一部分,学成归来,为祖国的发展献出力量。

  这部纪录片的发起人王卫东在上世纪80年代前往美国求学,当时他的导师不仅前往机场接他,还为他联系学校宿舍。初来异国的王卫东感受到了陌生环境的善意,他很快适应了异国学习生活。王卫东后来成为一名律师,他将善意传递了下去,在担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的行业导师时,他关心各国学子,带外国学生了解中国多元文化,增进情谊。

  在密歇根大学,老师常常和中国学生交流互动:商学院的吴迅老师同校友一起赞助中国留学生成立了赛艇队,丰富留学生的生活,锻炼大家的体魄;法学院的几位教授不仅关心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常到中国讲学,对中国文化颇有了解。

  当《密行》在密歇根大学实地拍摄时,我正在物理系读书,参与了纪录片的拍摄,同时增强了对学校有关中美人文交流历史的了解。纪录片中密歇根大学学子们留学报国的故事深深激励了我,我在担任密歇根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期间,推动学联更加积极地组织中美民间交流活动,搭建中美青年学者交流的桥梁。

  密歇根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由学校中国青年组成。每年,我们在密歇根剧院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把年味带进安娜堡。春节联欢晚会不仅让留学同胞感受到节日氛围,也吸引了许多美国朋友参与到中国新年的庆祝活动中。我们每年还会举办密歇根(密西根)中国论坛,吸引了上千人参与。此外,我们还邀请中国公司前往密歇根大学举办招聘会,为密大毕业生拓展就业机会……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密行》纪录片体现出这一理念,鼓励更多海外求学的中国青年响应时代的召唤,留学报国,不负使命。

  (作者曾系密歇根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

(责编:李依环、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