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留学生颜青:希望把我热爱的汉语和中华文化带到苏丹

发布时间:2024-09-08 16:32:17 来源: sp20240908

   中新网 兰州11月14日电 (王牧雨)“说实话,小时候的大部分事情我都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几位中国叔叔,我记得清清楚楚。”来自苏丹的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颜青谈及自己与中国的缘分时说道,正是小时候与中国叔叔们的交流,埋下了她的中国情缘。

  今年9月,颜青在2023年“汉字缘”国际故事大会决赛中荣获一等奖。近日,在兰州大学校园中,颜青接受了 中新社 、 中新网 记者专访。

  2004年,听说有中国人来为他们建设学校,颜青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观看,心怀胆怯地尝试与中国叔叔们交谈。“惊喜的是,他们会一点阿拉伯语,就这样我们认识了,我很喜欢和他们交流,之后每天都会和弟弟去看中国叔叔们。”她回忆道。

2004年在苏丹,颜青和弟弟遇到的两位和蔼可亲的中国叔叔(左二、左三)。 受访者 供图

  颜青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中国人。在她父亲眼中,中国人工作严谨、和善包容,父亲非常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从儿时便看到中国人为他们建设医院、学校、体育场,颜青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这个遥远国度的友爱与帮助。

  上大学后,在苏丹念心理学专业的她依旧无法放下对学习汉语的执念,放学回家后自学汉语。恰好就读的学校对面就是孔子学院,每当有汉语考试时,颜青便会报名参赛。2019年,在自身努力和家人的支持下,颜青来到中国,到兰州求学。

  来中国前,颜青还会担心到新的国度自己是否能够适应。“来到兰州后,不管我有什么问题都能够得到身边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现在我已经觉得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了。”颜青开心地说。

  谈起中国美食,颜青兴奋地表示自己来中国吃胖了不少。饺子当属她最喜欢的中国美食。大盘鸡和牛肉面也都是颜青偏爱的美食,她喜欢大盘鸡里炖得软烂的土豆,也喜欢牛肉面里诱人的红辣椒。颜青希望可以在中国学会做更多美食,回家之后好在亲朋好友面前大显身手。

2023年10月,就读于兰州大学的颜青正在课堂上学习。王牧雨 摄

  “我知道中国发展得很好,但是来这儿之后我还是被这里的美丽繁华震惊到了,比我想象的还要便捷。”起初颜青也会在地铁站里迷路,但现在自由穿梭在城市时,颜青对便利的交通赞不绝口。

  谈起网购,颜青更是滔滔不绝,“我非常喜欢购物,中国发达的网购简直不要让我太满足。”现在,颜青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购物软件,买衣服,买电器,淘些小玩意儿。

2023年10月,颜青在兰大校园内朗读古诗词。王牧雨 摄

  颜青说,自己的妈妈是一名教师,来到兰州大学后更是感受到教师的职业魅力,因此她也表示本科毕业后会继续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希望能回到苏丹做一名中文老师,不仅教授汉语,更希望将她对中国文化的所学所知带给苏丹民众。(完)

【编辑:姜雨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科技+农机”打造春耕生力军 各地合力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 河北将迎大范围降雨 冀中南局地面临城市内涝风险

“科技+农机”打造春耕生力军 各地合力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发布时间:2024-09-08 16:32:18 来源: sp20240908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科技装备已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行走春耕一线,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支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正合力夯实今年粮食丰收基础。

科技力量“慧”就春耕图

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的一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技术人员正在对新安装的节水平移式喷灌机喷灌进行巡检。

“这个桁架式喷灌机灌溉面积大,抗风能力强,同时不影响机械作业,适用于小麦玉米全程浇灌,成为绿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利器’。”技术服务中心经理李亮对新装备投入使用很有信心。

“将肥料溶解后,只需要打开手机客户端,设置好灌溉单元与灌溉时长就可以了。”李亮边操作边介绍,“比起传统的灌溉方式,现在更加智能、精确、高效。”

“要通过科技创新追求稳产增产。”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科技是我国农业突围的重要依托,农业科技工作要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成果转化。

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丘陵山地有了“丰收策”

春暖花开,各地春耕备耕火热进行,大型农机装备驰骋在千里沃野,一派繁忙景象。

我国耕地类型复杂,超过1/3耕地处于丘陵山区,面积近7亿亩。在平原大有作为的大型农机难以在丘陵山区施展“拳脚”,补强这些地区农机装备的短板弱项,是粮食生产提档升级关键所在。

这几天,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的玉米种植户们也开始体验上了全程机械化播种。

“价格不贵,正打算入手几台。”农机手朱训明边摸边看,“我们这里的耕地高低不一,不同于平原地区的连片土地,大马力机械完全不适用,反而这种因地而造的小型机械可适配本地地形。”

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曹光乔表示,南方农业种植面广量大,接近40%的水稻、30%的玉米和80%的马铃薯都种植在丘陵区域,亟待提高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这将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启动了丘陵山区农机补短板行动,组织了一批优势科研单位和各地龙头企业进行合作,以加快推进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棉油糖主产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

夏粮春管服务按下“保姆键”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有效途径。我国有13个粮食主产区、800个产粮大县,13个主产区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是粮食提产能、保供给的重头大头。

从比重看,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从全局看,抓好春管春耕,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至关重要,对于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意义重大。

春日的“中原粮仓”,正孕育着新一季的丰收。天气渐暖,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91万亩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长势喜人。

因去年播种稍晚,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郭桑村种粮大户郭建刚家的麦苗长势相对较弱,让这个种地“老把式”一时犯了难。

“这块地要抓紧施肥,抓紧浇水,同时注意小麦的纹枯病和麦圆蜘蛛,打药的时候配上叶面肥……”在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李金海的细心指导下,郭建刚的眉头渐渐舒展。

“为抢时争速做好小麦春管工作,这些年种植大户们纷纷开启了‘科学管田’模式,智慧农机开始普及的同时,更离不开农业技术员的配套技术服务。”郭建刚站在田边,笑意盈盈。

据介绍,在春管时期,当地通过组织10多个农业技术小分队,奔赴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重点对三类长势较弱的麦田地进行指导,加快小麦促弱转壮。

从全国范围看,近期,农业农村部派出7个工作组和专家组,分赴14个春耕春管重点省份,深入一线查农情、分区分片抓春管、严把关口防灾害、聚焦重点促春耕,助力各地夺取夏季粮油丰收,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

从“基本靠经验”到“全程靠科技”,从“手拉肩扛”到“智慧农机”,春耕下的中国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绘就出一幅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农业锦绣画卷。

(责编:郝帅、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