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古都共议教育新发展 西安交大校长:教育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

发布时间:2024-07-19 21:45:24 来源: sp20240719

   中新网 西安3月18日电 (杨英琦)“教育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准确地、科学地把握规律,引导我们人类社会走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18日表示,在当前的数字经济背景下,知识体系与产业形态会发生重构,教育应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更好地引领这场技术革命。

  当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内上合组织成员国高校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中外专家、学者及高校代表齐聚西安,围绕“数字化教育赋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行交流探讨,并寻求合作与未来发展的良机。

图为论坛现场。杨英琦 摄

  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新时代教育开放布局持续优化,共建行动不断深化,教育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我们学校和中国的大学以及联盟内其他大学的合作,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校长图伊梅巴耶夫·占塞伊特说,数字技术对当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图为各学校代表共同签署《高等教育合作协议》现场。杨英琦 摄

  活动现场,西安交通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伊朗科技大学、塔什干信息技术大学、吉尔吉斯国际大学、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共同签署“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内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合作协议》。在该合作协议框架下,各方达成首个学分互认项目的共识,即共同建设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在线课程”。

  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在线课程”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表示,未来,各所学校将通过跨学科的研究,通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努力推动高等教育所有的学科专业都包含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使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思考、行动。

  “借此契机,我希望年轻人、高校教师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来共同促进教育、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王树国说,“期待我们这项活动能够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为各国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作出有效贡献。”(完)

【编辑:唐炜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让高铁列车与生态美景“同框” - 融国画与京剧两大国粹 新编京剧《齐白石》在长安大戏院首演

让高铁列车与生态美景“同框”

发布时间:2024-07-19 21:45:26 来源: sp20240719

原标题:让高铁列车与生态美景“同框”

初冬的鄱阳湖,水天一色,绿波万顷,疾驰的列车宛若游龙,从湖面飞速滑过。2023年12月27日,杭昌高铁黄山至南昌段(以下简称“杭昌高铁黄昌段”)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

杭昌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其中,黄昌段近九成线路高架于湖泊、平原、丘陵之上,先后穿越长江江豚繁殖地鄱阳湖、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军山湖、白天鹅群居栖息地金溪湖,跨越信江、乐安江、昌江等10余条河流。保护沿线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杭昌高铁黄昌段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环保优先,设计先行

“杭昌高铁黄昌段的沿线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但对于施工的环保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要优先考虑。”杭昌高铁黄昌段站前工程技术负责人黄志荣说。

早在设计之初,杭昌高铁黄昌段就通过优化铁路线路、优化桥型等多项技术手段实现最大程度保护沿线生态环境。“杭昌高铁黄昌段在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桥型结构提出了优化。”黄志荣向记者介绍,相比传统铁路桥梁使用的32米连续梁,杭昌高铁黄昌段鄱阳湖特大桥采用了40米新型简支梁跨越湖区,可以减少墩台230余个,最大限度减小对湖区生态影响。

工程建设者甚至连施工过程中溅出的“泥点子”都进行了考虑。杭昌高铁黄昌段金溪湖特大桥共有8.8公里横跨鄱阳湖湿地,部分桥墩处于鄱阳湖银鱼产卵场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将所有的泥浆、渣土、污水全部外运,对可能飞溅出的污泥,采用泥浆箱进行防护,杜绝湖水污染。

保护江豚及各类珍稀鸟类

鄱阳湖是江豚重要栖息地。江豚依靠声呐交流,对声音十分敏感。为了降低施工建设期间工程噪声对沿线野生动物及居民的扰动,建设团队采用噪声较小的反循环钻机工艺施工,并将噪声较大、冲击性较强的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同时,在所有临时场区设置音量传感器,建设团队派专人检测、分析、记录噪声排放情况,并及时加以控制,将噪声对沿线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除了水里游的江豚,各类珍稀鸟类也是杭昌高铁黄昌段的“常客”。鄱阳湖是候鸟迁徙越冬的宝藏之地,每年秋冬季节,以白鹤为代表的数以万计候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鄱阳湖。此时,结构稳固的铁路接触网支柱成为候鸟最喜欢光顾的场所。

为了保护候鸟不被高压电击伤,以及避免鸟窝等异物造成接触网短路跳闸,影响高铁运行安全,建设者们在重要设备接触网支柱上全部装设反光式防鸟器、防鸟网等。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监测平台,在候鸟迁徙时对区段内各类重要设备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准备搭建的鸟窝等。该区段的青年职工也自发组建起候鸟保护突击队,积极与鄱阳湖生态保护区的候鸟保护机构联系,加强铁路沿线候鸟保护宣传,学习受伤候鸟紧急救治措施等。

如今杭昌高铁正式全线贯通,黄志荣期待着看到江豚、白鹤与高铁列车“同框”出现这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