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和音)

发布时间:2024-09-08 19:56:14 来源: sp20240908

  “中澳两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两国共同利益出发,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11月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为双边关系改善发展指明方向、作出战略指引。

  中澳建交51年来,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值得双方珍惜。过去几年,中澳关系出现一些曲折,教训值得汲取。两国没有历史恩怨纠葛,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完全可以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发展中澳关系,关键在于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共赢。中澳关系走向成熟稳定,首先应体现在正确看待彼此的差异和分歧。中澳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存在分歧很正常,但不应让分歧定义两国关系。

  在和平共处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是中澳关系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中澳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不足1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2209亿美元。中国长期保持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将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阿尔巴尼斯总理率团赴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约200家澳大利亚企业参展,说明澳大利亚各界看好、看重中国机遇。中澳充分发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潜能,拓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维护全球和区域自由贸易体系,为两国企业投资经营提供良好营商环境,有助于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建立更加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

  把握中澳关系正确发展方向,需要放眼世界大势的深刻变化。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强调,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风险和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机遇和合作。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期待,也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应对世界百年变局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或者“去风险”,本质上都是保护主义,违背市场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潮流。

  携手实现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是中澳的共同责任。中方愿同澳方在内的地区伙伴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开放的区域主义,推动亚太成为合作发展的高地,打造更具惠及性的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搞排他性小圈子,不搞集团政治,不搞阵营对抗。小圈子解决不了全球面临的大挑战,小集团适应不了当今世界的大变局。对那些把亚太地区搞乱的企图,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中方愿同澳方开展更多三方、多方合作,支持南太平洋国家增强发展韧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在开放包容中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两国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双方应更多聚焦积极正面议程,理性友善包容地看待对方,奉行积极务实客观的政策,相向而行,妥处分歧,扩大合作,形成不断向上的良性循环,确保中澳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8日 0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 力促新质生产力推动消费变革 - 多家车企官宣降价 车市打响年终“价格战”

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 力促新质生产力推动消费变革

发布时间:2024-09-08 19:56:15 来源: sp20240908

   中新网 上海5月17日电(记者 樊中华)17日,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信息消费节为期一个月,包括以“数质新时代,未来新消费”为主题的开幕式和联动全市各区及产业独角兽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评选、产业生态集市、行业高端对话、云品直播推介、商圈互动体验、品牌普惠福利等配套活动。

  近年来,上海通过持续举办信息消费节、示范项目评选等一系列工作,推动信息消费快速发展,呈现消费产品多样化、产品技术高端化、商业模式创新化三大发展趋势,居民消费体验更加新鲜多元,高端技术赋能更加深入,新型消费商业模式创新不断。

  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吴力坚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信息消费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更加注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与体验,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现了从迎合消费向引导消费的转变,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等特点,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催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释放出消费新潜能,是新质生产力加速渗透,推动消费变革的生动写照。

5月17日,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上,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中的代表性场景进行集中签约。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40个元宇宙重大场景完成数实对接

  今年年初,上海围绕工业、文旅、教育和医疗四个领域发布了第二批40个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供需对接,10个代表性场景于此次开幕式上进行了集中签约。

  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盛雪锋在介绍对接成果时表示,此次第二批40个优秀场景从218个场景申报中遴选而出,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揭榜挂帅”,共收到来自上海、北京、深圳、苏州等各大城市的企业的338份揭榜意向,通过40多场对接评审会完成了精准有效的对接。

  2022年底,上海发布了首批20个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到2023年底,宝钢、东方明珠、中共一大、瑞金医院、久事体育等10个元宇宙场景已基本建成。元宇宙正在逐步渗透于上海的生产生活中并带来了重要变革。盛雪锋举例,宝武碳业基于化工领域低碳安全的元宇宙场景建设,实现了更高的人效比,人员效率上提升10%,安全事故降为0,质量合格率已提升3%。

  同样于当天发布的《2023元宇宙科技降本增效白皮书》显示,元宇宙应用为企业降本增效量化效果明显,最高提升了近500%的运营效率;文旅行业距离元宇宙商业化更近;爆款IP与科技融合,可产生几何级裂变;多种技术融合、细分领域垂直深耕和方案定制标准化初现等也是目前元宇宙应用中的鲜明特征。

5月17日,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上,沪港双城共建共享“海外仓”计划战略合作项目启动。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沪港战略合作共建共享“海外仓”

  在开幕式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葛东波、香港特区政府驻沪办副主任林景富、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以及香港中华工商总会联席主席李道洪共同启动了沪港双城共建共享“海外仓”计划战略合作项目。

  这一项目计划首批服务100家企业,通过政策宣导、供需对接、精准服务等手段,共同畅通境外业务资金和人才回流渠道。

  陆雷在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海外仓”远不止是实体货仓的概念,它将作为内地企业出海的前置站点,在沪港开放合作的态势下,进行企业与人才的往复循环和深度融合,助力内地企业进一步了解海外市场,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金与人才双向循环。

  林景富在随后举办的沪港对话双城论坛上致辞表示,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一方面支持香港的居民和企业把握内地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协助内地城市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台角色。

  他列举的数据显示,2023年,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协助来自45个经济体共382家内地及海外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其中136家公司来自中国内地。2022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积极接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金融科技、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有关企业,截至今年3月底已引进了大约50家重点企业伙伴,他们会在香港投资超过400亿元,创造超过13000个职位。这些企业中约有4/5来自中国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约有1/5来自欧美地区。

  香港中华工商总会副主席李建亚则认为,香港的优势在于其高校与国际连接更紧密,同时拥有很多世界500强外资公司,香港可以成为内地与国际在科创、金融领域进行资源互动的纽带。

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上,多家沪上数字平台企业开启“数质”新力量赋能行动。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三大版块多向激活新型消费潜力

  此次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沪上数字平台企业以“数质”新力量赋能商家和消费者的行动发布仪式,“THE BOXX数字艺术共创平台”全球首发仪式,2023年度上海市示范型、培育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和2024年上海市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发布仪式等,在不同领域,多层次地展示上海信息消费培育成果,引导赋能,树立标杆。

  据了解,为期一个月的信息消费节,将重点呈现聚焦数质化信息消费前沿发展的“数质新产业”,助力国潮文化闪耀未来消费新市场的“国潮新模式”和聚焦“Z世代”消费的“消费新趋势”三大版块,通过如设立信息消费新兴岗位体验及线下人才招聘专场、打造首个“数字经济0碳先行”直播间、举办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电竞大赛等亮点活动,带动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全面参与到信息消费的新鲜体验中去。

  上海市经信委官方表示,下一步将从推进信息消费产品开发、支持优秀信息消费产品出海、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数智化三方面持续激发信息消费市场活力,提振群众消费信心。

  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黄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承办,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促进会、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 中新社 国际传播集团上海分公司协办。(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