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码头,比洋山四期还有看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发布时间:2024-07-16 14:00:48 来源: sp20240716

原标题:这个码头,比洋山四期还有看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5月26日,当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进入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采访时,心里有些疑惑:上海的自动化码头最有名的当属洋山四期无人码头,罗泾港区这里有什么过人之处?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和新建工程,设计年吞吐能力260万标准箱,业务以内贸箱为主。码头平面呈反“F”形深入长江,分前、后、内三档布置:前档建设1个10万吨级泊位,后档和内档分别建设2个1万吨级泊位。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上港集团供图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上港集团供图

在港区穿行,记者的疑问很快被打消了。

“洋山四期投入运行时,被人们赞叹为‘无人码头’。它大量运用了‘自动导引车’搬运集装箱,码头上看不到人。”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副总经理石岩边行进边指着窗外的无人车介绍,“你们别看我们码头的车长得跟洋山港AGV‘自动导引车’一样,其实根本不同,它叫AIV,‘一字之差’,内涵有很大的不同。”

他解释,洋山四期码头在地面布置了6万个磁钉,无人车通过磁力循迹引导进行作业。而罗泾码头采用的AIV通过北斗导航,做到了全场无循迹的自动引导,自动驾驶级别达到L4,从而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

在罗泾集装箱码头,还有不少亮点。

“码头改造一期工程2022年12月26日开工,2023年12月28日交付,仅用了一年时间,速度之快,创造了全世界码头建设的奇迹。”石岩说,一般而言,年吞吐30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码头,建设周期都要在3年左右。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上港集团供图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上港集团供图

上港集团响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发展新趋势,主动适应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实施了我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项目,将罗泾港区这个传统散货码头,改造成为智慧码头、绿色码头。

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秦涛介绍,相较于在开阔水面造一个新码头,旧码头改造更为复杂。他们一改集装箱码头常用的环形路线,创新采用了反“F”形布局。锚定绿色、低碳、环保要求,改造中最大限度利用旧结构和旧材料,而不是全部推倒重来。最终,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拆除下来的30%如混凝土、钢筋等都被再次利用,没有向外运出过一方废料,让工程对环境的压力降到最低,在码头转型和工程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落实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求。

在智慧化港口建设中,工程采用“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化AIV+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RMG)”装卸工艺方案,使用以全栈自主可控的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操作系统、计算芯片、存储及数据库系统等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管控系统NEO-TOS,全面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实现生产计划、任务调度、交互控制的智能化运转。

此外,全新研发的水平运输管控调度系统HTMS,实现了AIV的任务调度、路径规划及交通控制、作业交互等核心功能,创新性地实现了不同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在同一港区的全自动化混合运转。

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采购的45台主要设备已全部到齐,已经形成14条作业路、24个自动化箱区的生产规模,将于2024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它的建成投用,可有效缓解上海港“十四五”期间集装箱能力瓶颈压力。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伟说,要打造新一代智慧绿色港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主线,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为上海港“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谢卫群 刘温馨)

(责编:方经纶、陈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全国百余青年岐黄学者齐聚山西 共话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全国百余青年岐黄学者齐聚山西 共话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16 14:00:49 来源: sp20240716

   中新网 太原3月29日电(记者 范丽芳)3月29日,第五届青年岐黄学者培训班在山西太原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青年岐黄学者将在为期4天的培训中,通过专家授课和参观实践的方式,了解中医药发展历史,共话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第五届青年岐黄学者培训班在山西太原开班。山西中医药大学供图

  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是面向中医药青年设计的培养专项,培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突出中医药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培养,着力通过项目实施造就一批中医药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在开班仪式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唐志书勉励青年岐黄学者,要不断探索中医药创新路径,敢于攻坚克难,善于团结协作,将研究成果应用在振兴中医药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更要珍惜学习机会,汲取各领域专家的科学风采,加快成为新时代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人才。

  山西中医药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素有“北药宝库”之称;这里也是中医药传统名品聚集地,有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等,也有很多中医药老字号,名中医傅山先生亦出生于此。

  近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医药强省战略。“山西中医药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轨道。”山西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吉建生说,作为一所年轻的中医药高校,山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该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的新高地。

  此次培训邀请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中医经典、中医经典针灸学、中医学等专题进行授课。

  “我们也设置了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课程,选择了被称为山西文化名片的场馆进行实践学习。”山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郝慧琴说,山西博物院以“晋魂”为主题,可多视角展示山西历史文化之美,有助于了解中医药文化发展,“我们学校中医药博物馆馆藏量在全国中医药类院校排在最前列,希望通过展示山西文化底蕴、讲述山西中医药历史,增强大家中医药文化自信。”

  本次培训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山西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山西中医药大学承办。此前,已于苏州、上海、南京、杭州举办四期专题培训。(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