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扎根驼峰的“柔情铁汉”

发布时间:2024-08-08 14:33:02 来源: sp20240808

   中新网 广州2月5日电 题:扎根驼峰的“柔情铁汉”

  作者 郭军 刘一颖 陈奕炫

  “东峰上峰,准备开始作业。”1月30日9时,电台里响起了来自驼峰作业楼的指令,江村编组站下行驼峰“一提”连结员刘龙威拿起电台,铿锵有力地回复了一句“收到”。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戴好防护帽,大步流星地走出驼峰待令室,拿起提钩叉,准备进行驼峰溜放解体作业。

  编组站又叫“列车工厂”,驼峰就像是它的心脏。它是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成适当的坡度,上面铺设铁路。列车被推上峰顶后,利用车辆下峰的重力势能将列车按照货物的类别、方向拆分成一个个车组,像血液一样流入车场里,等待着重新组装、再次出发。这是编组站解体列车的一种主要方法。“一提”连结员是驼峰车辆解体的关键岗位,负责峰顶作业的具体组织,是驼峰的小组长。

刘龙威拿着提钩叉,准备进行驼峰溜放解体作业。广铁集团 供图

  列车被缓缓推至峰顶,刘龙威核对了手里的计划,小跑到指定位置,待解车辆接近瞬间,他挥起钩叉,对着车辆连接处的提钩杆一钩一挑,干净利落,三四秒间就让连在一起的货车车辆分离。他一路跟着目送车辆平稳溜下,随即高举右手手臂示意离口完毕。一次解体作业就是按照计划不断通过提钩将车列拆分的过程。据了解,一个驼峰每班要至少对27列车进行解体作业。

  “每逢春运,调车任务都会愈发繁重,最近每天的车流比平时多了两至三列。任务越艰巨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越谨慎,要保证好作业安全。”刘龙威认真地说道。作为驼峰的小组长,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始终坚持标准,遵章守纪。为驼峰溜放解体作业保驾护航,入路以来,他做到了作业零事故。

  班组长廖友旋这样评价道,“干净利落的提钩手法,不拖泥带水的步伐,还能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用我们广东话来说,就是这个小伙子很醒目。”

  工作间歇,刘龙威也没有闲着,他叫住了新工刘耀文,“耀文,刚刚看你好像有点疑惑,怎么啦?”刘耀文是刚入路不久的新工,性格有些内向,言语不多。他怯生生地说,“威哥,我好像还是不太懂怎么看车辆状态。”刘龙威笑着说,你跟我来,我教你看。他示意刘耀文蹲下。

  “你看,车辆这个地方有个像打气筒一样的装置,叫鞲鞴筒,相当于货车的‘刹车装置’,它如果是往里收,就表示当前车辆没有制动力。”刘龙威指了指车辆的底部。

  “但如果是外伸的状态,表示车辆处于制动状态。这对于解体作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车辆可能会停在下坡的半道上溜不下去。所以我们在列车溜下去之前,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刘龙威微笑着拍了拍刘耀文的肩膀。

  现场就是最好的教学课本,刘龙威抓住每一个工作细节,尽力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悉数传授给每一位新工。

  驼峰解体作业是体力活,一列车推上来按照调车计划,驼峰连结员通过手里的提钩叉提钩,将车列分离,有序溜放到编组场里。这个提钩叉,大约4至5斤,不算重,但像刘龙威这个岗位,一天下来要挥舞它提钩近300次。“也有累到不想动的时候,但每每想到家里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瞬间就提起精神了。”刘龙威坦言。

  今年春节,刘龙威继续选择坚守岗位,提到家人,他的眼神变得柔和。“虽然过节不在家人身边,但只要休息的时候能看到他们的笑脸,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聚焦海峡论坛)第十二届两岸公益论坛启幕 两岸共探“公益助推两岸融合发展” - 因港而生、向海而兴 擘画向海图强新蓝图

(聚焦海峡论坛)第十二届两岸公益论坛启幕 两岸共探“公益助推两岸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08 14:33:03 来源: sp20240808

   中新网 厦门6月14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十二届两岸公益论坛14日在厦门开幕,来自两岸86家社会组织的200余名代表、志愿者和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公益助推两岸融合发展”主题共同展开探讨。

第十二届两岸公益论坛14日在厦门开幕。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供图

  本届论坛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中国致公党中央社会发展与服务委员会、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设置“共同富裕青年行动”议题及考察交流等活动;两岸19位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分享实践经验和理念,就公益服务社会发展,助推两岸融合发展等进行交流研讨。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李斌在开幕式上致辞称,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公益慈善事业都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岸同胞身上都凝结着中华民族崇善向善的共同基因。两岸公益交流日益热络,为两岸民间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李斌希望两岸公益论坛汲取公益慈善能量,服务两岸同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助力两岸青年追梦、筑梦、圆梦。

  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薛祺安称,厦门始终致力于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尤其在公益领域更是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两岸公益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期待通过第十二届两岸公益论坛的举办,共同探索公益助推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荣誉理事长赵怡表示,两岸人民都是华夏文明孕育出来的炎黄子孙。两岸公益论坛源自于老祖宗济弱扶倾、悲天悯人的生命哲学,两岸当代的中国人都应当“发善心、说好话、行义举”,彼此宽待包容,相互理解,搭建起一条让民间消除隔阂、骨肉重续亲情、两岸融为一体的康庄大道。

  主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汪曙申、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执行长石静文、台湾金门县华夏圣贤文化学会荣誉会长谢远智、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组长庄雪吟、厦门海沧台商台胞服务站主任助理吴胜男与厦门海沧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项目部主任童韦谕分别作《公益助推两岸融合发展》《我家的两岸故事——迁台历史缔造文化交流》《用爱搭桥——长情大爱永续行》《台湾公益团体在文化融合上的耕耘》《发挥优势先行先试——厦门市海沧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探索和实践》主题报告,从深化涉台服务探索和实践到两岸共同传承历史文化,从两岸携手公益实践到新形势下融合发展路径,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思考与共鸣。

  分论坛上,两岸各类社团组织交流了在各地开展公益活动的感人故事。

  论坛期间,发布了两岸公益论坛主题曲《天下为公献博爱》,还组织台湾嘉宾参观考察海沧赤土社和厦门沧江研学营地。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沈蓓莉,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仇开明,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黄如欣,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薛祺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张吉明,中国致公党中央社会发展与服务委员会秘书长孙宇鹏,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荣誉理事长赵怡,台湾张老师基金会董事长葛永光,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沈智慧等出席开幕式和论坛活动。

  两岸公益论坛自2013年设立以来,秉持“携手公益,惠泽两岸”的宗旨,推动两岸100余家机构、3000余名嘉宾参与活动,200余位嘉宾讲述两岸交流的“公益故事”,100余家两岸媒体参与论坛报道,已成为推动两岸民间交流、拓展公益合作的重要平台。(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