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军寄语台湾同胞:守正创新 奋发作为

发布时间:2024-08-29 21:30:07 来源: sp20240829

   中新网 北京1月3日电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在2024年第1期《两岸关系》杂志发表题为《守正创新 奋发作为》的新年寄语,全文如下:

  凛冬新梅蕴春意,时序流转待新篇。值此2024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向广大台湾同胞和所有关心两岸关系发展的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勠力新时代,继往启征程。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科技创新生机勃发,民生福祉有效保障,国家安全有力维护,大国外交扎实推进,综合国力稳步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履铿锵,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升。新时代新征程上,全体中华儿女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奋楫笃行。

  2023年是两岸关系砥砺前行、孕育新机的一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指引下,我们顺应岛内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常态化,从马英九来访到海峡论坛,从海峡青年节到企业家峰会,两岸民间交流在疫情后按下快进键。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持续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与台湾同胞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有力回击“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确轨道。百川入海,江汉朝宗,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车轮滚滚向前,两岸关系主导权主动权始终牢牢掌握在两岸热爱和平、追求统一的中国人手中。

  2023年是海协会工作服务大局、开拓进取的一年。面对疫情防控政策平稳转段后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我们牢记建会初心,立足功能定位,在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指导下,围绕对台工作中心任务,在服务工作大局、维护同胞权益、推动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新的积极努力。我们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举办汪辜会谈30周年系列活动,系统回顾总结汪辜会谈的历史和成果,阐释汪辜会谈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强化对“九二共识”重要意义的正确认知,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服务意识,稳妥处理各类涉台突发事件和急难救助事项,尽心竭力为两岸同胞排忧解难,努力维护两岸正常交流秩序。我们扩大与台湾各界的联系交流,广泛参加各地涉台活动,积极邀请岛内团体来大陆参访,举办多场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在传统节日向台湾同胞表达关心慰问,与新老朋友加深情感交流,积极帮助台胞台企解决实际困难,为推动两岸人文交流、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贡献新的力量。经过持续努力,海协会的朋友更多了,服务更优了,招牌更亮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参与感、荣誉感、获得感更强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新征程上虽不免艰难险阻,但山重水复挡不住我们对柳暗花明的追求,风高浪急更凸显我们到中流击楫的豪迈,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画卷,也有底气和韧性应对两岸关系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祖国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增进同胞利益福祉的初心不会改变,坚守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的底线不会改变。两岸中国人要看清大势,坚定信心,携手并进,共促九州一统,同享复兴荣光。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过往的华章夯实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可期的未来正激励我们乘风破浪。历经30多年两岸关系发展的跌宕起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两岸同胞深知和平发展的宝贵,正共同努力守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和平统一前景。展望2024,国家发展的蓬勃生机必将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为祖国统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即将举行的台湾地区两项选举,是和平与战争、繁荣与衰退两条道路、两种前景的重要抉择,广大台湾同胞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为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轨做出坚定正确的选择。新的一年里,海协会将继续深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践行海协会宗旨,守正创新,奋发作为,与广大台湾同胞同心协力,以文化促认同,以交流增情感,以融合汇力量,共同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做出新的贡献。(完) 【编辑:刘欢】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合肥打造空天信息产业新高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美两党商议援乌陷僵局 泽连斯基取消视频参会

合肥打造空天信息产业新高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8-29 21:30:09 来源: sp20240829

  “逐梦星空”正在照进安徽合肥产业现实。今年9月5日,“合肥高新一号”卫星在东方航天港搭载火箭发射,合肥空天信息产业迎来光彩时刻。

  在合肥西郊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展厅,天都一号、天都二号试验卫星模型引人注目。“两颗卫星的名字出自黄山主峰,是我们实验室研制的,计划明年发射。”实验室业务总监于继科介绍,两颗卫星将与鹊桥二号中继卫星联合开展技术验证,后续为鹊桥通导遥星座系统论证实施提供设计参考。

  这个实验室将建设成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重大科技工程的综合支撑平台。在其周边,“瞄准”深空互联网、深空遥感、深空资源利用的空天信息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合肥坚持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勇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不仅拥有深空探测实验室、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北斗导航技术安徽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还培育了汽车、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多个超千亿元规模产业。

  “合肥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生态,还有当地政府对空天产业的支持,是我们选择这里的重要理由。”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副总裁孙耀晖说。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自此,合肥拉开了谋划空天信息产业、竞逐新赛道的大幕。

  出台《加快推进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推出50亿元规模的安徽空天信息产业基金和首只商业化空天信息专项基金——和生星图基金;合肥高新区设立产业园,将空天信息产业纳入“未来科学城”空间规划,从总部落地、研发创新、融资支持、频轨资源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大批科研机构、研发团队和创新企业投身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带着“天启星座”来了。“合肥高新一号”就是天启星座规划38颗星中的第二十一颗低轨通信业务星。天启卫星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赫义明介绍,天启星座的发射运行,如同在太空“打地基”,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空天基础设施,将带动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升级转型。

  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来了。这家脱胎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企业,不到一年就已在合肥高新区建成基地。“合肥的产业土壤,加速了我们原始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司总经理周健说。

  零重力飞机“飞”起来了。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是一家院士领军的创新型企业,主要研发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10月,第一代多旋翼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ZG—ONE一号机装配完成并成功试飞。公司总经理李宜恒说:“从深空到低空,从信息服务到硬件设备,一个地方产业生态丰富,让企业发展拥有了更大的空间想象。”

  今天的科技,未来的产业。通过应用牵引、资本助力、生态营造,合肥的空天信息产业迅速发展。2021年底以来,合肥签约空天信息产业项目54个,协议投资额达335亿元,汇聚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创新平台近百家。

  “空天信息产业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随着航天宏图、银河航天、北航天宇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地、运营,合肥初步形成航天产品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试验及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框架。”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专班负责人说,目前在谈的储备项目有60余个,意向投资额超200亿元。

  根据《合肥市“十四五”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力争“十四五”末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左右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培育千亿元级“空天系”产业生态。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30日 01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