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将创新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2024-09-01 18:16:03 来源: sp20240901

   中新网 上海1月8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8日从上海市爱卫办获悉,今年上海将大力推进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训基地(简称: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打造精品“云课堂”、培训覆盖“全人群”,创新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机制,储备病媒防制专业人才,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动员全社会参与卫生治理的新模式。

上海创新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机制,储备病媒防制专业人才。(上海市爱卫办供图)

  据悉,一方面,打造“云课堂”,以“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居家防治为主要内容,改变以往“上大课、讲理论”的传统方式,探索创新教培模式,以居家生活环境为基础,植入病媒生物繁殖、活动、危害的虚拟场景,根据病媒生物栖息环境、居家防治常用工具和方法,设计相关元素、关卡,将知识点渗透在几十秒或一两分钟之内,轻松有趣、寓教于乐。

  另一方面,实训基地将开设防治实用技能公益培训课程,向上海病媒生物防制服务机构的有害生物防制员以及各类单位参与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人员开放,便于指导专业人群提升技能等级水平,为全面提高上海病媒生物防制服务水平提供有效专业支撑。

  此外,实训基地将梳理重点课程标准化工作成果和面向社会重点人群开展的培训课程,编制出版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课程书籍,利用线下活动、线上推送等方式推动实训基地成果向社会公开。

  据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环境变化,传统爱国卫生工作方式无法适应当前民众需要,为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上海市爱卫办联合专业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社会力量,以现代化手段打造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训基地,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民众提供有针对性、便捷可及、专业科学的知识普及和技能提升服务。

  此前,由上海市爱卫办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和市健康促进协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上海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训基地揭牌成立。该基地率先聚焦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集教学、培训、实操、展示、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面向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专业防制人员、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热心民众、在校学生等社会多层次多种类人群,建设适用于不同场所重点人群的培训模块,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科学信息,提高人群接受度,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升社会参与卫生治理水平。

  上海市爱卫办副主任王彤表示,实训基地建设将紧扣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大卫生、大健康”主题,围绕提升全社会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意识和防治方法实用技能水平为目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互动教学实践、社会公益培训等,注重多维度培训方式建设,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可及性和专业性,引导各行各业科学、高效落实病媒生物防制主体责任,推进防治科普知识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全面营造病媒生物防制共享共治的社会参与氛围。(完)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堵城”雅加达有个“无车日” - “重返月球”路多艰

“堵城”雅加达有个“无车日”

发布时间:2024-09-01 18:16:04 来源: sp20240901

   中新社 雅加达11月5日电 题:“堵城”雅加达有个“无车日”

  作者 李志全 陈诗梦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号称“堵城”,但在市中心繁华的谭林街至苏迪曼街,政府却设置了“无车日”,除公交车外,禁止其他机动车进入。

  一身运动装的安娜(Ana)正在慢跑,她专门从雅加达郊区德波坐火车前来。这是新冠疫情后,她第一次到这里参加“无车日”。

  “站在苏迪曼街上,我觉得很自由。能够近距离接触来来往往的人,和这座城市重新建立联结,我感到非常开心。”安娜说。

当地时间11月5日,雅加达民众在“无车日”散步、慢跑。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摄

  像安娜一样,每个周日6点到11点,成千上万的民众在街头散步、慢跑、骑行、健身,场面蔚为壮观。各色商贩也在汇集众多国家机关、商业综合体的街道两侧叫卖,烟火缭绕、人声鼎沸。

  放在平时,安娜身后这条雅加达的南北“大动脉”当是车马如龙。若遇堵车,双向8车道瞬间会变成“停车场”。但此刻,没有机动车的轰鸣,没有刺鼻的尾气,近10公里的大街仿佛“运动场”。

  雅加达以“椰城”著称,但因交通问题,又被唤作“堵城”。究其原因,一来车多。根据雅加达警局车辆登记中心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雅加达机动车数量已达2300万辆。二来人多。雅加达所在爪哇岛居住着超过1.5亿人口。加之交通设施薄弱,“堵”就在所难免。

当地时间11月5日,雅加达民众在“无车日”散步、跑步。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摄

  设立于20多年前的“无车日”起初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倡导绿色出行,从早期每月一次到现在每周一次,它又被赋予更多新内涵。

  费比(Febi)正在街边为慈善募捐,她深谙当地人的习惯。“雅加达人非常喜欢‘无车日’,因为‘无车日’当天,市民可以在苏迪曼大街走路、跑步、骑行锻炼,不会有机动车打扰。”在她看来,因为人多,这是一个募捐的好地方。

  身着“可巴雅”、打扮复古的艾达(Ida)和她的姐妹们站在苏迪曼街头,向众人展示这一印尼传统民族服饰。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起更多的印尼女性喜欢并穿戴“可巴雅”。

  印尼总统佐科及印尼一众高官也曾体验过“无车日”。当地媒体镜头中,多次出现佐科穿着经典的白色T恤,搭配黑色长裤,戴上鲜艳的红色头盔,从苏迪曼到谭林来一场亲民骑行。

当地时间11月5日,雅加达民众在“无车日”现场的集市上购物。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摄

  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每周的“无车日”都会聚集众多商贩,构成雅加达最大的路边集市。他们沿街售卖水果、饮料、小吃、服饰、工艺品和电子产品,能比平时多赚不少。

  最近的“无车日”又上演了新故事。由于临近2024年印尼大选,这里成了拉票的“角力场”。

  “无车日”的苏迪曼还流动着一批弹着吉他、唱着民谣的街头艺人,精彩的表演吸引行人为艺术付费。

  10点,烈日当空,人群慢慢散去。安娜在一处摊位买到了她最喜欢的小吃——裹着厚厚巧克力酱的冷冻水果,这让她心满意足。对安娜而言,这就是“5点起床赶火车”的动力和意义。

  很快,苏迪曼和谭林又将恢复它最初的模样。印尼人很清楚,雅加达只是有个“无车日”,雅加达很难有个“无车日”。(完)

【编辑:魏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