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劳务协作深化“山海情”(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4-08-31 21:54:26 来源: sp20240831

  新春开工,福建泉州市德化县韵丽陶瓷厂一派繁忙景象。生产车间内,来自宁夏的务工人员苏鹏贵身着灰色工服,手持记录表,逐项检查机器参数。

  “订单已排到了二季度。”厂子生意红火,苏鹏贵干劲十足:“去年一年挣了6万多元,今年的收入看来只多不少。”

  苏鹏贵老家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南角湾村,4年前,在一次闽宁专场招聘会上,他和多名乡亲应聘到韵丽陶瓷厂工作。来闽务工,见识多了、口袋鼓了,他们成为闽宁劳务协作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春节假期一结束,他们又在当地组织下,早早返岗投入生产。

  近年来,宁夏、福建不断深化闽宁劳务协作,赓续山海情。福建对口帮扶宁夏27年来,两地通过拓宽劳务协作领域、丰富劳务协作内容、提升劳务协作水平,持续加大劳务协作的广度深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精准转移、稳定就业,走出了一条东西部劳务协作新路子。截至2023年底,宁夏累计赴闽务工达33万人次,在闽常年稳定就业超过5.5万人。

  建立劳务输出、输入、对接“三个清单”,促进劳动力精准转移就业

  宁夏固原市组织“山海联动点对点”包机,160多名务工人员乘坐专门航班赴闽就业;吴忠市同心县举办闽籍企业专场招聘会,并与福建莆田市建立劳务协作机制……新春伊始,通过“点对点输出、一站式返岗”,从宁夏赴福建务工人员纷纷返岗就业。

  宁夏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75万人,超过宁夏总人口的1/10,转移就业收入约占宁夏农村居民纯收入的40%—70%。为帮助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宁夏建立起精准的就业信息资源库。

  “我们的就业信息资源库汇集了超过15万条人员信息,涵盖擅长工种、就职现状等情况,能实现信息查询和精准推送,并且这些信息还在不断更新中。”宁夏人社厅信息数据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宁夏各乡镇将收集的当地务工人员信息录入库中,各市、县区再根据企业招聘需要,推送相应的务工人员信息。

  “线上务工信息的精准对接,有助于劳务精准输出,促进群众增收。”这位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宁夏、福建联合建立了劳务协作对接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劳务输出、输入、对接“三个清单”,实时将宁夏的务工人员信息精准推送至福建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企业,实现从“等人上岗”向“按需出工”转变。

  “多亏了区里组织的招聘会,我才能来到厦门打工。这里工资水平不错,还包吃住,我一定要好好干。”务工人员王凤林在福建厦门市翔安区一家微电子公司做仓管员,他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王凤林是固原市彭阳县城阳乡城阳村村民,2023年10月,翔安区组织辖区内重点企业举办“翔安区·彭阳县闽宁劳务协作线上招聘会”,包括王凤林在内的彭阳县各乡镇近300名村民成功应聘,赴闽务工。由于踏实勤快,王凤林半个月就转为了正式工。

  劳务协作环环相扣,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在实现信息精准推送的同时,闽宁两地线下互动,为劳务协作持续推进提供重要保障,形成“线下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劳务协作格局。

  如今,闽宁之间的省市县劳务互访已经常态化,两地的城市之间、区县之间签订了劳务协作合作项目,建立起企业岗位信息互通和需求对接机制。2023年,两地各级部门开展劳务对接56次,签订各类劳务合作协议28份,举办闽宁专场招聘会137场次,162家福建企业参会,总计提供岗位1.5万个。

  采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精准就业等模式,持续提升劳务输出质量

  “收入涨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技术。”在厦门市一家科技公司就业的务工人员李国虎,经过技能培训,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电工。“技术让我的务工之路越走越宽,现在我是一名班组长,还考取了中级职称,收入涨了不少。”来自同心县下马关镇新园村的李国虎高兴地说。

  多年的闽宁劳务协作,让很多农民成为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加强技能培训,才能让劳务输出更好发挥增收致富的作用,这一点成为闽宁两地的共识。

  “收入不低,工作也稳定,而且没想到我也能带徒弟了。”来自固原市原州区的母得余,高中毕业后进入当地的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学习。2021年,他应聘到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上班,2023年底晋升为车间班长,管理10余名员工。

  作为福建福州市重点用工企业,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在原州区建立技工学校,开设电子技术应用等3个专业。学校从公司本部引进生产线15条,进行“生产式教学”,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公司就业。宁夏不仅为学校免费提供教学场地,还安排闽宁协作资金和政府配套资金,帮助该校更新教学设备、扩大规模。

  闽宁劳务协作抓住技能提升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合建技工学校,采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精准就业等模式,不断提升劳务输出质量。

  宁夏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赫金贵介绍,2022年9月,厦门市在银川市投资设立了闽宁劳务协作服务基地,短短一年多时间,已有12家企业入驻,课程涵盖装载机和挖掘机模拟操作、厨师培训、焊工电工实训等,培训农村实用技能人才760多人,带动就业2000多人。

  不断完善就业帮扶和保障政策,让务工人员安心工作

  “50元的保费,政府补贴一多半,既划算又有保障。”春节假期刚过,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村民杨友德和乡亲们来到泉州市务工。临行前,他们按村委会发放的政策指南,在手机上购买了“铁杆庄稼保”——个人只需掏15元,便能为这一年的外出务工增添最高26万元的人身保险保障。“让务工没有后顾之忧,还是政府想得周到!”杨友德感慨。

  为吸引和鼓励更多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闽宁两地人社部门不断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宁夏为务工人员推出保险、就业奖补等政策,仅“铁杆庄稼保”就累计有232万人次参保。福建对来闽务工人员的“政策礼包”也诚意满满:对赴闽就业满3个月的劳动力给予每人1500元的交通补贴,对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分别给予补助。

  “要不是这趟包机,光路上转车就要耽误近两天工夫!”2月27日,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贾塘乡双河村村民罗荣平乘坐务工人员包机,飞抵厦门市务工。罗荣平原本打算购买长途汽车票回厦门,县里组织免费包机的消息让他喜出望外。由于符合政策规定,他还能从厦门市人社部门领取一次性交通补贴和长期稳定务工补贴。

  用专机、专列或专车进行“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送;推出节后返岗或长期务工激励;发放各类交通补助……闽宁两地协作持续发力,为广大务工人员提供更为精准的就业帮扶。

  为增强宁夏赴闽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宁夏还在福建各地设立劳务工作站,对宁夏籍务工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定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工资收入和有无劳务纠纷等情况。目前,宁夏共设立驻闽劳务工作站15个。

  “劳务协作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十年,宁夏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达到年均107亿元,年人均务工收入增长超过10%。”宁夏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劳务品牌、深化劳务协作,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拓展更大就业空间,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目前,宁夏已将闽宁劳务协作的模式向长三角等地区延伸拓展,先后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签订县级以上劳务协作协议130余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1日 1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精准打击,无声‘核爆’:这项治疗技术直击肝癌 - 假期临近 乘火车出行要注意财物安全 切勿携带违禁物品

精准打击,无声‘核爆’:这项治疗技术直击肝癌

发布时间:2024-08-31 21:54:27 来源: sp20240831

   中新网 北京7月28日电(韦香惠)一根细长的导管,如同探索者手中的钥匙,轻轻穿越曲折的血管,直达肝脏肿瘤的深处。随着轻轻的一推,几百万到几千万颗钇90树脂微球,被精准地注入到肿瘤的内部。

  操作这一切的人叫邵海波,他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的主任,也是东北地区首个开展钇90治疗肝癌患者的医生。

邵海波教授手术中注射钇90树脂微球治疗

  患者是一位77岁的老人。手术3个半月后,最近一次复查结果显示,老人的肿瘤已经小了将近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肿瘤或许还将逐渐缩小,直至最终消失。

  不过,对于发生的这一切,老人至今不是特别清楚。

  肝癌的发生,与肝炎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乙型肝炎,不少患者感染之后,经过很多年逐渐发展成肝硬化,最终变成肝癌。今年7月28日,第14个“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老人的外孙杨华向中新健康讲述了他们一家人的战癌故事。

  隐瞒

  故事的起点,是三年前一场看似平常的体检。

  2022年11月末,杨华带姥爷林峰去体检。经过医院诊疗发现胆管结石并同时发现有一个两厘米大小的肝部占位。随即,医院开具的诊断结果显示:“肝恶性肿瘤”。

  当诊断书摆在面前时,杨华一家仿佛遭遇了晴天霹雳。肝癌,这个沉重的字眼,瞬间打破了家庭的平静。

  姥爷曾经在沈阳一家国营厂工作,因工作原因常有应酬,年轻的时候更是烟酒不离手。退休后,一手带大的外孙去了外地读书,他和儿子、儿媳居住在一起。平日里,女儿也就是杨华的母亲常来照料。

  常年作为单位领导和一家之主的个性,以及年事已高的现实情况,一家人选择先将病情瞒下来。“我们告诉他这只是一个囊肿,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杨华说到。

  邵海波告诉中新健康,肝癌在未达到中晚期时通常不会出现太多临床症状,因此患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病情已经恶化。

  2022年12月,老人因胆管结石接受了手术,与此同时,医生发现体内原本2.5厘米的小肿瘤已经长到了5厘米。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肿瘤长了一倍。

老人种植的花卉

  “核爆”

  发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是肝癌的重要特征。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70%至8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国内肝癌患者的五年总生存率仅14.1%。

  邵海波介绍,目前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手术切除和肝移植为主的外科治疗,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患者,则采取介入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以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最早,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较高,并伴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很高。医生开始尝试使用靶向药物治疗,随即,头晕、呕吐等一系列副作用开始折磨老人,期间也做了常规的介入治疗,但是效果也不理想。

  与此同时,家族成员们仍然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秘密,不让老人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每当老人问起自己的身体状况时,家人总是尽量以轻松的语气回答:“没事,只是一点小毛病,很快就会好的。”

  随着病情的发展,杨华和家人开始寻求更先进的治疗方法。作为人工智能与医学交叉领域的从业者,他对钇90治疗肝癌的技术早有耳闻。为了尽快帮姥爷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他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就连后来的主治医生邵海波教授都说,难得见到如此了解病情的患者家属。

  钇90是一种治疗用放射性核素,通过介入技术,将载有钇-90放射性核素的树脂微球经肝动脉送入肿瘤内部,针对肿瘤给予近距离高剂量放射性照射杀死肝癌细胞。其放射能量高、穿透距离短,可精准打击肿瘤组织,对正常肝脏组织伤害较小。

  临床文献数据显示,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7个月,使用钇90树脂微球治疗后中位生存期达到了2.2年。此外,钇90树脂微球治疗还能缩小肿瘤,让患者重新获得手术的机会,通过钇90树脂微球治疗后可肝移植的患者,中位生存期达到了12.5年。

邵海波教授手术中注射钇90树脂微球治疗

  凝聚

  中国医大一院是目前东北地区唯一能够开展钇90治疗的单位,也是国内首批开展钇90治疗的中心。2022年6月,该院首个钇90微球介入手术就是在介入治疗科邵海波带领下完成。

  根据老人的病情,邵海波团队制定了治疗计划,并决定采用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技术。

  没有任何犹豫或者逃避,杨华一家人决定携手并肩,共同面对。手术当天,整个家族都聚集在手术室外,默默地为老人祈祷。

  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钇90树脂微球精准地进入了林峰体内的肿瘤区域。微球体就像一个个微小而坚韧的战士,携带着高能量的β射线,在肿瘤内部安营扎寨,释放出足以摧毁癌细胞的强大力量,而周围的正常肝组织,则成功被“豁免”。

钇90治疗,术前和术后三个月MR对比影像

  这一切,都在老人毫无知觉中悄然进行。出院后的老人病情一直相对稳定,在家人的照顾下,杨华印象中那个总是说一不二、精神饱满的姥爷似乎又回来了。

  不过,肝癌的治疗仍然充满挑战。邵海波教授说,不同个体的肝癌病情可能是千差万别,常常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钇-90作为肝癌治疗中的有力武器,亦需全面评估,方可最强“制敌”,最大程度保护“战友”!为了让“核弹”在精准打击肿瘤的同时不伤害肝组织,需要专家团队对肝脏血管、肺分流、钇-90剂量等进行十分严谨地评估。

  邵海波还表示,不同阶段的肝癌患者,其实都可以进行钇90树脂微球治疗。早期的患者能够进行根治治疗,避免手术,实现通向治愈。而中晚期患者可以用钇90进行降期,缩小肿瘤,增大余肝,消退门静脉癌栓,争取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的机会,使患者能够战胜癌症。针对有高复发风险因素的肝癌患者,也可以使用钇90树脂微球进行新辅助治疗,然后再进行手术切除,降低复发风险。

  与病魔的抗争之路显然还有很长一段,杨华和家人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杨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见证勇气与智慧较量,科技与生命完美融合。他说。希望能有更多像钇90树脂微球治疗这样的创新疗法能够惠及更多患者。同时,他也坚信,在家人和医生的共同支持下,姥爷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获健康。(完)(文中除“邵海波”外,受访者均为化名)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