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智慧台湾”抢眼 台企海交会觅科创合作

发布时间:2024-08-01 12:32:51 来源: sp20240801

   中新社 福州5月18日电(叶秋云)在大陆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风向下,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成为正于福州举行的第26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上台企热衷寻找的商机。

  “此次来大陆参展,就是为了寻找契机,谋求合作。”台湾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理事、京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豪向 中新社 记者表示,合作,人很重要,政策也同样重要。

5月16日,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推介区亮相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格外抢眼。  中新社 记者 叶秋云 摄

  本届海交会设置台湾青年创新成果发布区、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推介区,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开展产业对接和招商推介,吸引两岸企业面对面洽谈合作。台湾岛内50多家工商团体、1000余名各界人士参会。

  在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推介区,李俊豪向大陆客商介绍了水刀雷射激光机台、各式光学尺等产品。他表示,公司在激光制造行业深耕三十余年,此次把最新的产品拿来展览,是希望找到合作对象,“不排除到大陆设厂的可能”。

  “智慧台湾”几个字,在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推介区内颇为显眼。止鼾豆、头部按摩仪……台湾台南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医疗类、按摩类科技产品,吸引了与会客商的目光。

  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唐琳现场向客商介绍说,有些人晚上睡觉会打呼噜,止鼾豆戴在脖子喉结处,监测打呼噜了,就会通过射频震动,让气道敞开些,减轻打呼噜的症状。“我们还有一款App配合使用,可以看到使用人的睡眠报告。”

  黄唐琳认为,现在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领域、细分市场纷纷入局;未来,智能化、大健康领域会有非常大的潜力,期待与大陆企业合作。

5月16日,台企负责人黄唐琳在海交会上向与会客商现场推介科技产品止鼾豆。  中新社 记者 叶秋云 摄

  距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推介区不远处,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规划设立的电子产品专区及智慧生活馆吸引许多参观者。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专案经理林嘉诗告诉 中新社 记者,今年该公会带领17家企业来参展。

  智慧生活馆中,台湾ICT科技产品及相关应用服务琳琅满目,涵盖了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制造、智慧穿戴及智慧家庭等领域。

  林嘉诗表示,以“智慧生活”为主轴,透过创新发明的台湾科技精品,展示智慧生活、智慧城市产业中的各种解决方案,让民众感受智慧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希望两岸企业紧密合作。(完)

【编辑:张子怡】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因时因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 - 国家体育总局:巴黎奥运会备战工作已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因时因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24-08-01 12:32:52 来源: sp20240801

原标题:【光明论坛】因时因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血脉中,爱国主义自古就是流淌其中的主旋律。近期,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提出,指导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平台载体,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实施。这对于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由宏大叙事向细微叙事转变。形象生动、娓娓道来的故事更能吸引人感染人,平实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也更能拉进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让话语表达兼具历史厚度、思想高度和生活温度,用老百姓“听得懂”“说得出”“传得远”的大众话语、时代话语讲清、讲透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理论,真实生活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接地气、蕴底气、融入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能增进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成效。因此,既要善于以小见大,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素材,同时还要善用微电影、微小说、微慕课等微载体,以及动态图、表情包等微形式进行生动呈现,在润物无声中推动爱国主义入脑入心。

推动数字赋能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建设。数字展览馆、3D博物馆等数实融合场馆利用沉浸式数字技术,推动红色历史、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让红色资源及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为可“视”的精神与可“触”的信仰,使观者零距离感受祖国壮美河山和悠久文化,激发爱国情怀。此外,智能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改变了传统以授为主的教育形态,依托沉浸式教学场景,让学生得以在多重时空场景中自由“穿梭”,深切感悟社会的变迁,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未来,还应持续发力,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结合青少年行为偏好和认知规律,大力开发更多有趣有益的爱国主义教育沉浸式课程,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寓教于乐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适应分众化传播趋势,用智能媒介讲好爱国故事。爱国主义教育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必须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瞄准不同群体的需求及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不断扩大内容供给,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一方面,要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与内容建设,通过打造集文献资料库、图文数据库、理论资源库于一体的“云教育基地”,不断丰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阐释、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再现等,制作和生产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数智技术精准把握目标受众的认知差异、能力差异、需求差异、个性差异,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智能再造与精准分发,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此外,打造多维化传播矩阵,实现多种媒介的优势相融、话语相通、形式互补,汇聚多元化主体力量,生动讲好爱国故事,画出爱国主义教育最大同心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结合新的媒介环境,统筹各类资源,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式,注重落实落细落小,培育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凝聚奋进新时代的澎湃力量。

(作者:徐曼、张治夏,分别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责编:李昉、郝孟佳)